微闻

标签: 裁员

  • 日产汽车公司全球裁员9000人

    日产全球裁员9000人也包括日本国内员工

    日产汽车公司作为经营合理化措施的一环推进的在全球裁员9000人中,也包括日本国内员工。此外还获悉目前63人的董事体制也将在4月缩小。考虑到力争6月与本田签署经营合并协议,日产将彻底实现组织“瘦身”,此举也意在消除本田对日产重振经营的疑虑。日产汽车2024年11月7日与截至9月的财年中期合并财报同时公布了合理化措施。核心内容是削减全球13.358万名员工中的9000人。截至2025年1月1日,包括董事、执行董事等在内共有63名董事,将削减其中的一部分,同时简化管理职位的层级。此举意在能够迅速进行决策,以期缩短车辆和发动机的开发时间,并根据需求灵活调整销售战略。

    —— 共同社

  • 瑞萨电子全球裁员

    日本瑞萨电子将在全球裁减不到5%的员工

    日本芯片制造商瑞萨电子将在全球裁减不到5%的员工,即不到1000个职位,以应对芯片需求低迷的问题。瑞萨电子的客户包括汽车制造商丰田和日产,还取消了原定于今年春季进行的包括高管在内的加薪计划。瑞萨电子并未透露裁员的具体人数。瑞萨电子表示,裁员将增强公司执行长期增长战略的能力,同时考虑到持续的市场疲软。以汽车芯片闻名的瑞萨电子正在实现业务多元化,并于去年二月宣布将以59亿美元收购电子设计公司 Altium。瑞萨电子股价周三下跌3%。

    —— 路透社

  • 微软将加大对表现不佳员工的审查和裁员

    微软计划裁员并更加关注表现不佳的员工

    知情人士透露,微软正在计划近期裁员,作为裁员计划的一部分,公司将对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更严厉的审查。微软发言人证实了裁员计划,但拒绝透露具体的裁员人数。微软发言人称,微软关注高绩效人才。公司致力于帮助员工学习和成长。当员工表现不佳时,公司会采取适当的措施。当有人因绩效原因离职时,微软通常会补充新员工,因此公司的总员工人数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截至去年六月底,微软共有约22.8万名全职员工。知情人士称,微软正在绩效管理方面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在过去几个月里一直在评估员工。裁员正在整个公司进行,包括其重要的安全部门。

    —— Business Insider

  • 保时捷中国开始裁员

    保时捷中国:确实在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重组

    日前有消息称豪华汽车品牌保时捷中国开启裁员,并给出“N+6”的赔偿。12月17日,保时捷中国内部员工透露,公司总部确实已经开启裁员,裁员比例约为10%,本轮裁员已经完成,“当天通知、第二天就走人”。对于传言所称“N+6”的赔偿,消息人士表示部分员工是这一标准,但入职时间短的员工获得的赔偿低于这一标准。对此,保时捷方面回应称,“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我们确实在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优化重组,以求在行业快速转型中保持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保时捷中国正持续提升各部门及项目的效率、优化成本。根据实际情况,相关措施也涉及直接人力成本及包括行政管理开支、差旅费用及培训成本等在内的间接人力成本。”

    —— 澎湃新闻

  • 云鲸智能大裁员

    扫地机器人云鲸智能大裁员 涉研发等多部门

    被称为扫地机器人“行业四杰”之一的云鲸智能,内部正上演着一场裁员大戏。近日,多名云鲸智能内部人士及离职人员透露,该公司近期开启了大裁员。本轮裁员涉及业务部门广泛,包括开发部门、测试部门等,且以组为单位,一些组别直接人员砍半,极端的组别裁员比例达65%。此外,该公司12位总监级别领导,在近一年内3位离职,“流动性非常大。”此次裁员的原因可能与公司经营利润不及预期有关,尽管产品销售额较高,但营销费用的急剧增加导致公司需要采取节流措施。被裁人员被要求立刻签字走人,其可获得N+1赔偿,但如果拖延不签字,或者一个月后再走,则只能获得N赔偿。

    —— 新浪科技

  • 通用汽车中国大规模裁员

    通用汽车中国大裁员:多部门裁三分之一

    通用汽车中国多个部门裁员三分之一,这是通用汽车中国首次大裁员。通用汽车中国开启了竞聘裁员模式。据悉,财务、研发等部门大幅裁员。其中,财务部门将减员三分之一,产品规划部门减员三分之一,负责智驾的研发团队被“清零”。其余部门还在竞聘中,最终裁员名单尚待确定。通用汽车在华的智能驾驶研发模式将变,从“美国引入式”进入“和中国车企合作”式。此前,通用汽车中国的智驾研发由北美牵头,中国研发团队做落地小研究。但最终结果不如人意。一方面,中美相关数据不能共享;另一方面,中国本土智驾技术商业成熟度远远强于美国,无论在契合中国消费者需求,还是在成本优上势。

    —— 穹眼财经

  • 空客裁员超2000人

    空客将在国防和航天部门裁员超2000人

    欧洲航空巨头空中客车公司宣布在国防和航天部门裁员2043人,约占其第二大部门的5%,以应对美国在卫星领域的竞争。因公司卫星业务遭受严重损失,在裁员岗位中,超过一半 (涉及1128个岗位) 将属于空间系统业务。集团还表示,不会进行强制性裁员。本次裁员预计将于2026年中期实施,旨在减少管理费用和固定成本。10月份,空客曾宣布计划裁减国防和航天部门最多2500人,此前该公司在卫星业务上亏损了15亿欧元,其中大部分来自陷入困境的 OneSat。

    —— 路透社

  • 富途裁员被批评

    富途裁员引发不满 在公司楼下举牌控诉

    11月28日讯,有网友在社交媒体爆出,随着富途裁员数量增加,有富途被裁员工在公司楼下举牌控诉公司的行为:“前脚对需求。后脚被裁员”、“诱导签字,钓鱼执法”。据该网友了解:第一,裁员非常仓促,员工被通知之后立马就得走,没有反应时间;第二,口头答应的13薪和年终奖并没有,只有n+1。所以很多被裁员工不满,希望通过舆论给到公司压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富途官方曾表示,近期公司为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调整以提升运营效率。在调整过程中既有新增岗位,也有部分存量岗位优化,涉及到的人员流动在公司总人数占比为5%左右,属正常经营迭代。

    —— 新浪科技

  • 蒂森克虏伯钢铁子公司计划裁员11,000人

    蒂森克虏伯钢铁子公司拟裁员11,000人

    蒂森克虏伯钢铁子公司计划到2030年裁撤或外包1.1万个工作岗位,从而缩减这项因全球钢铁过剩和能源价格上涨而损失数十亿欧元的业务。该公司周一表示,钢铁公司的董事会提议裁员5000人,同时将另外6000个职位转移给外部服务提供商。该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将人事成本平均降低约10%。这家拥有2.7万名员工的公司正与捷克亿万富翁Daniel Kretinsky的EP Corporate Group进行磋商,考虑将后者在这家钢铁制造商的股份从20%增加到50%。蒂森克虏伯表示:“产能过剩以及由此导致的廉价进口增加,尤其是来自亚洲,对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 彭博社、路透社

  • 汽车行业衰退加剧导致博世裁员5,500人

    汽车行业衰退加剧 博世将裁员5,500人

    由于汽车行业的困境波及整个供应链,零部件供应商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5,500人,主要在德国。根据德国金属工业联合会的一份声明,全球营收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将在德国裁减与自动驾驶和汽车转向产品相关的岗位。博世发言人证实,该公司将在全球裁员5,500人,其中包括德国裁减3800个岗位。博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汽车行业正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并称实际裁员人数将在与劳工代表的谈判中确定。“竞争和价格压力持续加剧。”

    —— 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