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人工智能法案

  • 英国人工智能法案即将出台

    英国将在明年立法防范人工智能风险

    英国科技大臣彼得•凯尔表示,英国将在明年出台立法,以防范人工智能的风险,并承诺投资于支持该领域增长所需的基础设施。该立法将专注于“前沿”模型。凯尔周三在英国金融时报人工智能未来峰会上表示,英国关于AI测试的自愿协议“正在发挥作用,是一个很好的准则”,但备受期待的AI法案将专注于让这类协议与领先开发者具有法律约束力。凯尔表示,这项立法将在本届议会提交给议员,还将把英国的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转变为一个独立运作的政府机构,使其“拥有完全代表英国公民的利益行事的独立性”。目前该机构是科学、创新与科技部的一个部门。

    —— 英国金融时报

  • 加州人工智能法案 SB 1047修订

    加州人工智能监管法案 SB 1047 因大量反对而被重新修订

    加州为防止人工智能灾难而提出的法案 SB 1047 遭到了包括 Google 和 Meta 在内的硅谷多方的强烈反对。周四,该法案在加州拨款委员会获得通过,朝着成为法律迈出了重要一步,但立法者也屈服于行业压力,包含了反对者提出的几项关键修改。

    最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不再允许加州总检察长在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前起诉 AI 公司疏忽安全实践,如果其模型确实导致灾难性事件,仍然可以起诉 AI 开发商。此外,AI 实验室不再需要提交安全测试结果证明,只需提交概述其安全实践的公开“声明”,并不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现在,该法案要求开发人员提供“合理谨慎”以确保 AI 模型不会造成重大灾难风险,而不是之前要求的“合理保证”。最后,还增加了对开源微调模型的保护, 明确不将进行模型微调者视为开发者,责任仍将由模型的原始、更大的开发者承担。

    —— TechCrunch

  • 欧盟推出人工智能法案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生效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8月1日正式生效。该法案规定,聊天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系统必须明确告知用户他们在与机器互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必须确保合成的音频、视频、文本和图像内容能够被检测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此外,该法案规定,禁止使用被认为对用户基本权利构成明显威胁的人工智能系统。对有违规行为的企业,欧盟最高将对其处以全球年营业额7%的罚款。欧盟成员国需在2025年8月2日之前指定各自国家市场监督和法案适用的主管部门。欧盟委员会的人工智能办公室将是该法案在欧盟层面实施的关键机构。据悉,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相关规则将分阶段实施,某些规则将在该法律通过6个月后或12个月后生效,而大部分规则将于2026年8月2日开始生效。

    —— 新华社

  • 欧盟批准人工智能法案

    欧盟理事会正式批准《人工智能法案》

    当地时间21日,欧盟理事会正式批准《人工智能法案》。该法案在经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签署后,将于近日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并在公布20天后生效。今年3月13日,欧洲议会以523票赞成、46票反对和49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该法案。该法案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来规范人工智能的使用,并彻底禁止一些“不可接受的风险”用例,例如认知行为操纵或社会评分。法案还定义了一组“高风险”用途,例如生物识别和面部识别,或用于教育和就业等领域的人工智能。

    ——央视、 欧盟新闻稿

  • 《人工智能法案》欧盟达成临时协议

    欧盟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临时协议

    该协议要求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在投放市场前遵守透明度义务,包括起草技术文件、遵守欧盟版权法以及公开用于模型训练的内容摘要。具有系统性风险的高影响基础模型必须进行评估,减轻系统性风险,进行对抗性测试,向欧盟委员会报告严重事件。

    协议还对政府行为予以约束,政府只能在面临恐怖袭击等真正、当前或可预见威胁时,才可使用实时生物识别监视。协议禁止认知行为操纵、禁止从互联网或监控视频中抓取面部图像、进行社会评分、或者对种族、宗教信仰、性取向等进行识别分类。

    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成员将在未来几天讨论细节,一旦双方正式批准,法案预计将在明年初生效,并在两年后实施。

    虽然欧盟委员会委员称赞欧盟起到了全球标准制定者的角色。但“数字化欧洲组织”批评此举给公司增加负担,“欧洲数字权利中心”也批评法案将使得欧盟范围内的实时公开面部识别合法化。

    —— 路透社 , 竹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