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规范

  • 《5G手机须支持5G消息规范»

    《5G手机须支持5G消息规范»

    工信部拟规定:新申请进网许可的5G手机需支持5G消息

    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手机生产企业按照5G消息行业标准与进网规范,完成计划上市的5G手机系统设计和功能升级。在过渡期结束之后,手机生产企业新申请进网许可的5G手机需支持5G消息。

    相关基础电信企业应配合手机生产企业做好适配工作。电信企业还应加强 5G 消息保障措施和机制,保障用户权益与网络数据安全。

    手机厂商设置 5G 消息功能开关,规范 5G 消息的界面显示,区分 5G 消息与其他类型信息。不得擅自改变混淆 5G 消息显示内容和形式。加强对于移动应用程序调用 5G 消息的权限管理,防范因相关违规调用所引发的电信诈骗。

    —— 澎湃新闻

  • 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第九条 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第十条 提供者应当明确并公开其服务的适用人群、场合、用途,采取适当措施防范用户过分依赖或沉迷生成内容。

    第十五条 对于运行中发现、用户举报的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生成内容,除采取内容过滤等措施外,应在3个月内通过模型优化训练等方式防止再次生成。

    第十六条 提供者应当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生成的图片、视频等内容进行标识。

    —— 网信办 快照

  • 国家严格规范“自媒体”营利行为

    网信办:将“自媒体”营利收益与信息内容合规情况深度绑定

    国新办3月28日就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牛一兵在会上介绍,严格规范“自媒体”营利行为,指导网站平台建立健全“自媒体”粉丝数量管理、营利行为监管等制度机制,将“自媒体”营利收益与信息内容合规情况深度绑定,决不允许“自媒体”靠发布传播谣言、有害信息、虚假消息破坏网络生态,博取流量、增加粉丝、攫取经济利益等等。

    —— 央视网

  •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规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

    通知要求:

    生产企业应确保移动智能终端中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

    基本功能软件仅限于“操作系统基本组件”、“保证智能终端硬件正常运行的应用”、“基本通信应用”和“应用软件下载通道”四类,同一基本功能应用至多有一个可设置为不可卸载。

    —— 信息通信管理局

  • 《关于进一步规范明星广告代言活动的指导意见》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明星广告代言活动的指导意见》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强化行业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严格信用监管、倡导社会共治、做好宣传引导,切实清理明星广告代言全链条各环节乱象,规范明星、企业、媒体各方行为,有力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广告领域清朗风气。

    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明星广告代言行为规则,加强广告导向监管,强化明星自我约束,规范明星广告代言行为。

    —— 中国网(含意见全文)

  • 微信更新《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

    微信发布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的更新说明

    更新内容如下:

    1、在点对点聊天场景中将可直接访问外部链接;

    2、在监管部门指导下,为贯彻安全底线原则,同时兼顾用户使用体验,将在群聊场景下试行开放电商类外部链接直接访问功能;

    3、后续计划开发自主选择模式,为用户提供外链管理功能。

    https://mp.weixin.qq.com/s/7zxqex8DuuWj8cFfDhz2bw

  • 工信部规范电商短信营销行为

    工信部规范电商短信营销,已有购物平台推出“协助退订营销短信”功能

    IT之家 11 月 8 日消息,工信部于 2021 年 10 月 25 日召开行政指导会,规范电商平台短信营销行为,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美团等主要电商平台企业,以及相关基础电信企业和短信息服务企业代表参会。

    最近,已有购物平台推出协助退订营销短信功能。(应该是淘宝)

    —— IThome

  • 大数据杀熟和人脸信息等个人信息收集行为被规范

    今天,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

    过度收集个人、大数据杀熟、人脸信息等将会被规范。

    #孰真孰假
    #慢讯慢品

  • 人脸识别技术需要更多的规范和法律保护

    央视热评:规范“人脸识别”,为盗刷者戴上“紧箍咒”

    包括针对人脸识别技术在内的个人信息保护,民法典有规定,行政立法、地方立法也有不少规范。但民法典的规定比较原则,行政立法、地方立法的层级相对较低,而《个人信息保护法》尚未出台,从现实看,对人脸识别的规范有待加强。用更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给恣意而为者戴上“紧箍咒”,为公民维权撑腰,最高法院出台司法解释恰逢其时。(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