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部长愿为大众汽车提供帮助以避免工厂关闭
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周五表示,他希望帮助大众汽车度过削减成本的时期,而不必采取关闭工厂的措施。罗伯特·哈贝克在访问大众位于德国埃姆登的工厂期间表示,希望确保人事政策措施仍在正常的集体谈判框架内。并坦言,政府对大众汽车的支持是有限的,大众的业务结构和生存能力取决于公司政策。“很大一部分的任务都必须由大众自己来,这是公司的职责。”哈贝克发表上述言论之际,大众汽车管理层将于工会就新的工资协议和可能关闭德国工厂展开激烈谈判。
—— 路透社
德国经济部长愿为大众汽车提供帮助以避免工厂关闭
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周五表示,他希望帮助大众汽车度过削减成本的时期,而不必采取关闭工厂的措施。罗伯特·哈贝克在访问大众位于德国埃姆登的工厂期间表示,希望确保人事政策措施仍在正常的集体谈判框架内。并坦言,政府对大众汽车的支持是有限的,大众的业务结构和生存能力取决于公司政策。“很大一部分的任务都必须由大众自己来,这是公司的职责。”哈贝克发表上述言论之际,大众汽车管理层将于工会就新的工资协议和可能关闭德国工厂展开激烈谈判。
—— 路透社
比亚迪全资控股腾势汽车:合资变国产
日前,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发生股权变更,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将腾势剩余的10%梅赛德斯-奔驰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股份回购,腾势从合资变成自主车企。腾势新能源汽车于2011年成立,是由比亚迪与梅赛德斯-奔驰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注册资本77.6亿元,最初比亚迪和梅赛德斯-奔驰各持股50%。2022年7月,比亚迪对腾势的持股比例提升到90%,梅赛德斯-奔驰减少到10%。如今比亚迪拿下腾势汽车100%股权,意味着腾势由“中外合资”变更为“法人独资”企业。
—— 新浪新闻
比亚迪全球扩张遭遇日本严峻考验
比亚迪正在日本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加大营销力度,提高对客户的购车激励,旨在提高日本市场的销量。日本市场已成为比亚迪全球扩张的绊脚石。然而,对于外国汽车制造商来说,进入日本市场仍非易事。“这些车很棒,但我不认为它们会在日本畅销,”58岁的小畑幸弘说。他今年7月和儿子一起参观了东京附近城市横滨的比亚迪展厅。小畑幸弘说:“日本人认为日本制造的商品要比中国和韩国的好。我们无法相信中国产品的质量会更高。”比亚迪汽车日本公司总裁东福寺厚树表示,有些日本人非常不喜欢中国产品,所以强行推广不是好办法。相反,他更希望通过比亚迪的性价比来赢得消费者青睐。
—— 路透社
日产展示“晒不热”车漆 携手中国企业开发
日产汽车公司8月6日向媒体展示了一种特殊车漆的实证试验,即使暴晒在夏季烈日下也能控制车内温度上升。据称,车身表面温度最多可下降12度,能减少使用空调。今后将探讨用于卡车、救护车等车辆。
这种特殊车漆是与拥有辐射制冷技术的中企联合开发。在开发阶段,确认到与常规车漆相比,车身表面降低12度、驾驶席头部空间降低5度。开空调时降至设定温度的时间也能缩短。除反射阳光外,还通过释放汽车表面热能,防止温度上升。正在开发的车漆漆膜较厚,用于量产车存在问题,力争改良。日产有意推动提高燃耗性能和节约电池。
—— 共同社
奇瑞汽车出台14维度降本举措,同步要求供应商一起跟进
获悉,奇瑞汽车近期在公司内部下发14维度降本举措,同步要求供应商一起跟进,具体包括设计优化,减少零件数量,采用集成式的零部件,减少不必要的加工、转运,提升合格率,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新工艺,对供应商的管理由原本只是管理一级供应商下沉到对二级和三级供应商的管理、垂直整合等。需要指出的是,奇瑞汽车在文件中要求降本不能放松对质量的要求。
—— 第一财经
本田因销售低迷计划在华产能削减5万辆
本田公司25日透露了把在华汽车年产能削减5万辆的方针。这是本田首次削减在华产能。原因是与当地厂商的竞争趋于激烈,本田销量低迷。本田目前在华拥有149万辆的年产能,将削减以汽油车为主的29万辆。公司计划大致在10月和11月,分别将当地合资的“广汽本田汽车”和“东风本田汽车”各一家工厂停产。虽然本田计划今后将纯电动汽车产能增加24万辆,但整体来看将减少。
—— 共同社
小米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小米汽车生产企业由北汽变更为小米
7月12日,在工信部官网披露的第38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出现四款“小米牌”纯电动轿车,值得注意的是,其企业名称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取得独立造车资质,其生产企业名称也由北汽更换为小米。
—— 界面新闻
东风日产常州工厂关停:资源优化调整 将加大新能源研发布局
6月24日,针对东风日产常州工厂关停一事,东风日产向记者贝壳财经回应:基于整体战略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东风日产对内部产能和资源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更好适应企业转型发展,我们在确保现有燃油车型产能的前提下,加大对于新能源车型的产线布局和投入。有消息称,东风日产常州工厂产能约为13万辆,约在2017年前后接手,彼时也承担了一些政企产能调整的任务。该工厂主要生产逍客车型,近年来产能利用率不高。东风日产方面表示,工厂约300名相关员工均已得到妥善安置,安置方法包括本地转岗、裁员补偿等等。
—— 贝壳财经
日产汽车关闭常州工厂 消减10%在华产量
日产汽车公司6月21日宣布,将关闭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的乘用车工厂。该工厂产能约为每年13万台,将使日产在中国总产能少10%。 中国的价格竞争正在加剧,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 日本制造商销量严重下滑,甚至导致工厂关闭以求重建。日产汽车与中国大型国有汽车公司东风汽车集团的合资企业,以东风日产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 日产已开始考虑将中国的产能最多削减50万辆左右,目前的年产能为160万辆左右,相当于中国年产能的3成。
—— 日经新闻
Stellantis拟将部分零跑汽车生产转移到欧洲
Stellantis 将把部分中国品牌电动汽车的生产转移到欧洲。这家拥有雪铁龙和菲亚特品牌的公司今年5月宣布,将从9月起在其欧洲经销商处销售中国汽车制造商零跑汽车的电动汽车。不过,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唐唯实周四证实,部分汽车将在 Stellantis 位于欧洲的工厂生产。他补充说,欧盟计划加征的关税,将“纠正”欧洲汽车制造商与中国竞争对手相比“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唐唯实表示,欧盟委员会宣布的关税水平高于该公司此前认同的使得进口比在本地生产更合理的水平。
—— 英国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