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今后可全球民航通用
据中国民航报,日前,包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最新修订版正式生效。
这标志着中国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 (ICAO) 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北斗系统纳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对于推动民航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进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应用。
—— 界面新闻
中国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今后可全球民航通用
据中国民航报,日前,包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最新修订版正式生效。
这标志着中国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 (ICAO) 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北斗系统纳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对于推动民航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进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应用。
—— 界面新闻
领先的云服务、半导体和系统提供商联合组建超以太网联盟
领先的云服务、半导体和系统提供商今天联手成立了Ultra Ethernet联盟,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联盟,旨在为高性能网络构建完整的基于以太网的通信堆栈架构。
该联盟旨在满足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工作负载需要顶级的功能、性能和互操作性,而又不会损害成本效益或可用性。Ultra Ethernet解决方案将利用以太网的广泛适用性和灵活性来支持各种工作负载,同时保持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率。
UEC的创始成员包括一系列知名企业,每家企业都有能力为高性能解决方案做出重大贡献。创始成员包括AMD、Arista Networks Inc.、博通、思科、Eviden SAS、惠普、英特尔、Meta和微软。
白皮书
—— 超以太网联盟
七国集团领导人呼吁制定和采用全球人工智能标准,评估机遇和挑战
七国集团 (G7) 领导人周六呼吁制定和采用可信赖的人工智能 (AI) 国际技术标准,因为富裕国家的立法者关注新技术。
他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数字经济的治理应继续与时俱进 与我们共同的民主价值观”。
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的人工智能法。
G7 领导人提到了生成人工智能,这是由 ChatGPT 应用程序推广的子集,称他们“需要立即评估生成人工智能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首脑周五同意在今年年底之前创建一个名为“广岛人工智能进程”的部长级论坛,讨论围绕生成人工智能工具的问题,例如知识产权和虚假信息。
此次峰会是在上个月举行的 G7 数字部长会议之后举行的,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国家在会上表示,他们应该采用“基于风险的”人工智能监管。
—— 经济时报 (The Economic Times)
OpenAI、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本周将讨论制定AI使用标准
4月11日消息,本周三,人工智能开发领域顶尖企业的高管和员工将开会讨论制定关于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标准。
据外媒报道,OpenAI、微软、谷歌、苹果、英伟达、Stability AI、Hugging Face和Anthropic等公司的代表预计将出席周三举行的此次会议。这次会议由顶级投资公司SV Angel召集,与会代表计划讨论如何以最负责任的态度继续开发人工智能。
几周前,以马斯克为代表的多位科技行业大佬联名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OpenAI和其他公司暂停开发人工智能技术6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制定并落实安全协议。
与此同时,美国议员们认为有必要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监管,但目前尚未通过任何重大立法。
—— 网易新闻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
通知要求:
生产企业应确保移动智能终端中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
基本功能软件仅限于“操作系统基本组件”、“保证智能终端硬件正常运行的应用”、“基本通信应用”和“应用软件下载通道”四类,同一基本功能应用至多有一个可设置为不可卸载。
—— 信息通信管理局
欧盟境内统一使用Type-C接口用于移动设备充电
根据欧洲议会公布的有关法规,自2024年起,所有在欧盟销售的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以及无线耳机等电子设备生产商应将充电接口统一为Type-C,生产商在销售这些设备时不必配售充电设备。据统计,该做法将为消费者每年节约2.5亿欧元的开销,并减少1.1万吨电子垃圾。
所以你的typeC是什么型号,多少W。
一位专业人士声称Android11之后,应用程序无需权限即可向标准文件夹添加文件
Magisk 的代码贡献者南宫雪珊说:
从Android11开始,应用能「不需要」存储权限,向Download、Documents等标准文件夹内新增文件或文件夹,传统的File API就行。并且,可以读取存储空间全部文件夹名字。仅名字,即目录结构,文件看不到。(但自己添加的文件在卸载前能一直看见并修改)
再次重复:以上这些读写行为,都不需要授予存储权限,只需要Android 11+。
目前正在利用这一行为(注意这不是漏洞,是Android11的行为变化)的app有哔哩哔哩,它在 Documents 文件夹内存放了用户ID文件,可能用于持久跟踪。
鉴于卸载重装后,之前新增的文件不再对它可见,所以哔哩哔哩还采用了文件夹名字来存放用户ID。
—— @vvb2060Channel
相关参考:
https://developer.android.com/preview/privacy/storage#media-direct-file-native
甲骨文推出了一种新的免费实例 VM.Standard.A1.Flex ,最高可自由分配4个OCPU,24 GB 内存,最大200GB空间容量和4GB的带宽。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