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产业发展

  • 英伟达推动人工智能快速普及

    英伟达发布软件和服务 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快速普及

    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宣布了一系列软件更新,旨在让更多企业更容易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这家芯片公司正式发布了Nvidia inference micro services(NIMs),这个软件包可以解决将人工智能用于特定目的所需的许多后勤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是聊天机器人、语音识别和其他自动化人机交互背后的技术,通常需要协调众多硬件、软件和信息检索。许多公司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英伟达试图就此提供服务并收取费用。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周一在丹佛举行的Siggraph大会上展示了该公司的最新产品。他在这个图形技术大会上试图说服尽可能多的行业开始使用英伟达的技术,在经济中普及人工智能。

    —— 财联社、彭博社

  • SK 海力士将投资750亿美元

    韩国SK海力士将在2028年前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投资750亿美元

    韩国 SK 集团旗下的半导体子公司 SK 海力士计划在 2028 年前投资 103 万亿韩元 (748 亿美元),彰显出该集团对其认为对其业务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领域的押注。SK 集团周日在声明中表示,其中约 80% (即 82 万亿韩元) 将用于投资高带宽内存 (HBM) 芯片。SK 海力士的 HBM 芯片针对英伟达公司的人工智能加速器进行了优化。作为对人工智能押注的一部分,SK 电讯公司和 SK Broadband Co. 将在其数据中心业务上投资 3.4 万亿韩元。

    —— 彭博社

  • 中 chip industry 面临挑战

    中国芯片出口快速上升,但成熟工艺可能接近产能过剩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最近发布的半导体进出口报告,中国官方媒体称进出口额增长是中国科技行业的一大胜利。对于成为全球第二大纯晶圆代工厂的中芯国际来说尤其如此。但中芯国际最新的财报显示,其收入增长,但利润下降。这可能归因于新技术开发导致研发成本增加,但许多非中国媒体认为,下降的原因是产能过剩,此前中国芯片行业曾承认短期难以攻克工艺问题。

    5 月份,韩国依靠先进技术芯片出口额增同比增长 54.5%,远高于同期中国的21.2%增速,美国也在提高芯片产能,预计到 2032 年将生产全球 30% 的尖端芯片。行业分析师认为,中国最近转向成熟芯片生产可能会导致未来几个月供应将远远超过需求,由此引发价格战和芯片过剩的预测成为现实。

    此外,拜登政府已宣布对中国半导体征收 50% 的关税,并正在考虑对中国制造的 GPU 和主板征收 25% 的关税,这可能会严重损害中国的半导体出口。如果美国的制裁和关税继续增加,中国传统芯片生产产能过剩或许会变为现实。
    
    —— 数字时报

  • 中芯国际推进国产化

    中芯国际加速国产化,向戒掉对美依赖迈进

    中国国内芯片业正努力实现自给自足。中国芯片龙头企业中芯国际在北京市郊工业区的中芯京城新厂正积极地将国产半导体生产设备纳入生产线。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说,中芯国际现在已经能够在这条生产线上生产制程达到28纳米的芯片,而且最近的产量已经超过了试生产水平。

    一位知情人士说,生产线使用的国产工具包括中国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生产的工具,如北方华创科技集团、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和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要实现真正的本土化,中国不仅需要国产芯片制造设备,还必须确保国产设备内部的元件是国产的。中国还需要在本地生产芯片所用的晶圆和其他材料。在高端光刻机方面,中国没有本土替代产品。中国国内的首选是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其网站显示,该集团可生产90纳米光刻机。在全球范围内,这项技术早在20多年前就已问世。

    —— 华尔街日报

  • 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增加

    中国信通院:4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2407.1万部 同比增长28.8%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4年4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2407.1万部,同比增长28.8%,其中,5G手机2023.2万部,同比增长52.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4.1%。智能手机出货量2266.8万部,同比增长25.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4.2%。

    2024年1-4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9148.6万部,同比增长12.3%,其中,5G手机7666.5万部,同比增长18.3%,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3.8%。智能手机出货量8644.1万部,同比增长10.3%,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4.5%

    —— 中国信通院

  • 美光将在广岛县建造新芯片厂

    美光将在广岛建立新芯片厂 最快在2027年底投入运营

    据透露,美国半导体公司美光科技计划在日本广岛县建造一家新的 DRAM 芯片工厂,目标是最快在 2027 年底投入运营。总投资估计在 6000 – 8000 亿日元之间。 新厂建设将于2026年初开始,该厂还将安装 EUV 系统。美光科技最初的目标是在 2024 年之前让工厂投入运营,但由于市场环境困难,目前似乎已经修改了计划。

    —— 日刊工业新闻

  • 日本将利用AI技术boost漫画出口

    日本将用AI翻译使漫画出口增至5万部

    日本将启动一项政企合作举措,利用 AI 翻译技术使日本漫画出口在5年里增至3倍以上。小学馆和日本经济产业省管辖的产业革新投资机构 (JIC) 旗下公司等10家企业已向使用 AI 翻译漫画的新兴企业出资29.2亿日元。AI 将把翻译速度最大提高至10倍,使漫画作品的出口数量增加到5万部,促进日本内容产业的增长。新兴企业 Orange 5月7日公布出资详情以及漫画出口计划的概要。Orange 的 AI 最多能以此前10分之1左右的时间和成本实现漫画翻译。由 AI 进行翻译之后,再由译者修改语句表达,最快两天即可交货。首先将从2024年夏季开始在美国通过手机等的专用商店“emaqi”发布电子漫画。翻译作品也可以在其他出版社的电子书发布网站上销售。

    —— 日经中文

  • 台积电在熊本县建成首家工厂

    台积电举行日本熊本第一工厂开幕典礼

    台积电24日,举行了建在熊本县菊阳町的第一工厂的开幕典礼。这是台积电在日本的首家工厂。为了在四季度开始量产,将加紧构建生产线。加上将于年内开始建设的第二工厂,日本政府将提供约1.2万亿日元 (约合人民币574亿元) 的补贴,这一国家项目即将启动。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董事长刘德音等出席了开幕典礼,日方有经济产业相斋藤健、知事蒲岛郁夫等受邀参加。第一工厂将生产日本企业无法生产的制程12~28纳米的逻辑半导体,用于日企的图像传感器和车载设备。投资额约为86亿美元,日本政府最多将提供4760亿日元补贴。

    —— 共同社

  • 台积电首家日本工厂即将举行开业仪式

    台积电熊本工厂将在24日举行开业仪式

    本月24日,台积电将在熊本县举行其首家日本工厂开业仪式。 该工程无尘车间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东京巨蛋的大小,是日本最大的无尘车间之一。 接下工厂将在春季完成制造设备的交付和安装,预计年底开始产品出货。 此外,台积电已确定建设的熊本第二工厂也即将开工建设。

    —— 日本经济新闻

  • 中国政府加速电动车企全球扩张

    中国政府提供支持,加速本土电动车企全球扩张

    中国鼓励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扩大海外业务,包括与外国研究机构和国家合作建立产业集群。中国商务部在周三的一份声明中表示,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并与航运企业共同整合在海外市场的仓储、物流资源。商务部表示,将优化信贷支持方式,鼓励银行机构开展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的境内外供应链金融服务。此外,还鼓励银行机构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

    —— 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