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产业发展

  • 中国2025年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规模及趋势

    中国2025年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规模及趋势

    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在迅速崛起,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发布的《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2.39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约50%。与此同时,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52.95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约27%。

    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正加速演进,并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制高点。从全球范围来看,2025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95.25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激增至2326.3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4.18%。

    当前,自动化和制造业是具身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此外,医疗和物流行业的装机量也在持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在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技术领域的创新布局正在加速,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取得更大的突破。

    根据最新预测,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到2029年预计将突破750亿元人民币,继续在全球市场中保持重要地位。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前沿技术的集大成者,其发展将对未来社会和工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熊本县打造以台积电为核心的半导体科学园区

    熊本县计划打造半导体科学园区,以台积电熊本工厂为核心

    熊本县政府25日宣布,拟在该县菊阳町的台积电熊本工厂周边建设”熊本科学园区”。该计划旨在吸引国内外利用半导体技术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入驻,打造产学合作平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根据规划,科学园区将重点引进从事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企业,同时设立可供学生与企业共享的无尘实验室。此外,还将成立专门法人机构,为入园企业和日台合作提供行政支持服务。

    熊本县知事木村敬表示,这一平台将成为汇聚人才、孕育新产业的重要基地,计划最晚于2034年实现全面落地。

    该构想参考了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的成功经验。作为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核心研发区域,新竹园区内聚集了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多家知名科技企业。台积电在台湾的领先地位及其在全球晶圆代工领域的突出表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些成功经验将为熊本科学园区的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日本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通过这一新园区的建设,熊本县希望能够在半导体相关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 欧洲汽车业需向中国学习以避免落后

    雷诺CEO:在汽车行业欧洲应向中国学习

    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梅奥日前公开呼吁,面对中国强劲发展势头,在汽车行业,欧洲应当转变思维方式,向中国学习,以避免彻底落后。梅奥指出,目前欧洲仅控制着10%的电池生产,90%的锂精炼产能在中国。欧洲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速度也慢了很多。欧洲市场对电动汽车需求不足,因为欧洲产的电动汽车竞争力不强,比中国车售价更高,而欧洲民众的购买力跟不上。汽车向电气化发展是有利趋势,“我们不会再回到过去了”。欧洲应采取虚心态度,建立新的联系,与中国制造商合作,从他们的方法中汲取灵感,并尝试预测新的技术革命方向。

    —— 新华社、法兰西西部报

  • 小米汽车交付30万辆

    雷军誓言2025年要交付30万辆小米汽车

    在跨年直播中,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立下“新年第一个Flag”,交付30万辆汽车。据雷军披露,2024年小米汽车完成了13.5万辆的交付量,“可能很多朋友们不太了解车厂,很多车企可能干了十几年销量都没有超过30万辆。过30万辆不是一个轻松的指标,今天干得最出色的车厂比亚迪,也是用了10年时间才过30万辆。”对于小米汽车的成功,雷军坦言,自己仿佛“活在梦里”:“这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成绩,很多朋友也在问我,说实话,我自己都有点懵。”雷军表示,希望中国汽车产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少一点背后发黑稿、捅刀子,“大家有本事,就放在产品和客户服务上,不要把精力放在歪门邪道的事情上。”

    —— 澎湃新闻

  • 台积电熊本工厂开始量产

    熊本县知事称台积电熊本工厂已开始量产

    熊本县知事木村敬12月2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台积电的熊本工厂运营子公司JASM于12月23日告知,本月已开始量产。台积电曾经计划2024年12月开始出货,将采用 12/16nm 和 22/28nm 工艺技术生产芯片。

    木村知事表示,他曾要求JASM在工厂开始运营时通知他,以便进行工厂排水的监测调查。他还表示:“看起来已开始正常生产。具体的投产日期等信息,我并不知晓”。随着工厂投入运营,熊本县将于2025年1月开始对工厂的排水进行监测。

    —— 日经新闻

  • 宁德时代推进换电标准化

    宁德时代曾毓群:换电电池要走向标准化

    12月18日,在2024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生态大会上,宁德时代宣布明年落地1000座换电站。宁德时代董事长、CEO曾毓群说,宁德时代会继续推进换电标准化,最核心的是电池尺寸的标准化。对标加油,汽油有92号和95号,而巧克力换电也将使用两种标准换电块,宁德时代把它命名为20号和25号换电块。通过不同的电量为用户提供按需配电的个性化服务。曾毓群表示,到2030年,换电、家充、公共充电桩将三分天下。

    —— 证券时报、财联社

  • 德国政府向半导体行业提供20亿欧元新投资补贴

    德国政府计划提供约20亿欧元新芯片补贴

    德国政府准备向该国半导体行业提供数十亿欧元的新投资。两个月前,英特尔搁置了在马格德堡建设一家价值300亿欧元芯片工厂的计划。德国经济部发言人安妮卡·艾因霍恩周四在声明中表示,新资金将提供给芯片公司,用于开发“大大超过当前技术水平的现代化产能”。两位参加本周有关融资计划官方活动的人士称,预计补贴总计约20亿欧元。德国经济部希望利用新提议的资金补贴一系列领域的10至15个项目,包括未加工晶圆的生产和微芯片组装。艾因霍恩表示:“资助的项目应该有助于德国和欧洲建立强大且可持续的微电子生态系统。”

    —— 彭博社

  • 力积电转向印度

    力积电放弃进驻日本 转为在印度提供技术

    台湾大型半导体企业力晶积成电子制造将放弃进驻日本。力积电原计划与日本SBI控股在宫城县建设半导体工厂,但取消了合作。SBI将寻找新的合作对象。力积电9月26日表示,将向塔塔集团在印度国内建设的半导体工厂提供技术。在业绩恶化的情况下,力积电将集中于资金负担较少的项目。力积电涉足的老式半导体因中国大陆企业的供给过剩而陷入了不振,力积电截至2024年4至6月连续5个季度出现营业亏损。

    —— 日经新闻

  • 小鹏汽车在欧洲建厂

    小鹏汽车计划在欧洲生产电动车以降低关税

    小鹏汽车正在寻找欧洲生产基地,成为最新一家寻求通过在该地区生产汽车来减轻进口关税影响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何小鹏上周四在广州总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欧洲建厂属于未来本地化生产计划的一部分,目前在欧盟的选址处于初始阶段,公司预计在“劳动力风险相对较低”的地区建立产能。何小鹏还称,由于高效的软件收集对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至关重要,小鹏汽车还计划在欧洲建立一个大型数据中心。他坚称,小鹏汽车全球扩张的总体计划不会受到关税提高的影响,但他也指出,“关税上调后,小鹏汽车来自欧洲国家的部分利润将会减少”。

    —— 彭博社

  • 中国半导体能力与台积电落后3年的差距

    中国半导体制造能力仅落后台积电三年

    美国对中国华为启动出口禁令已有5年。美国政府一直在采取遏制中国芯片技术的措施。但实际效果很少被讨论。日本半导体调查企业TechanaLye的社长清水洋治表示,中国芯片的实力已经达到比台积电落后3年的水平。虽然在良品率上存在差距,但从出货的半导体芯片的性能来看,中芯国际的实力已追赶到比台积电落后3年。虽然线路线宽为7纳米,但可以发挥与台积电的5纳米相同的性能,因此可以分析出海思半导体的设计能力也进一步提高。清水洋治详细分析了华为最新款智能手机得出结论是:“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的管制只是略微减慢了中国的技术创新,但推动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生产”。

    —— 日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