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中国

  • 中国煤电项目威胁碳达峰目标

    报告:中国去年煤电项目威胁碳达峰目标

    研究人员称,中国去年的煤电厂建设力度激增至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2030年前碳达峰的承诺相冲突。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和全球能源监测在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在2024年新增了创纪录的356吉瓦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能力,但同时也开始建设94.5吉瓦的煤电厂,后一项为2015年以来最多。报告表示,尽管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但这些新建项目以及另外3.3吉瓦停建项目的复工,提升了煤炭在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电力系统中的作用。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的并行扩张有可能阻碍中国的清洁能源转型。

    —— 法新社、英国金融时报

  • 印度考虑征收对中国廉价钢铁产品的临时关税

    印度称或对中国廉价钢铁产品征收临时关税

    印度官员表示,印度可能在未来六个月内,对来自中国的钢铁产品征收15%至25%的临时关税,指中国廉价钢铁产品对本国钢铁业界构成严重挑战。印度钢铁部长指出,中国廉价的钢铁产品进口增加,是受不公平贸易行为所推动,对印度构成严峻挑战。印度政府坚定致力保护本国的钢铁产业,防止不公平竞争。新德里去年12月调查是否需要对中国产品加征在当地叫保护税的临时关税,以限制钢铁进口。如果加税获得通过,有效期限可能长达两年。

    —— 香港电台、路透社

  • 中国载人月球车“探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中国载人月球车“探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经公开征集评选,近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已经确定,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望宇”寓意遥望宇宙、探索未知。“探索”寓意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实践。广汽集团表示,其正联合中国航天五院开展探索载人月球车初样研制,将为载人月球车的底盘设计、造型设计、性能测试、集成验证等提供支持。底盘设计方面,广汽集团与航天五院将聚焦车辆动力学设计与评价技术、底盘智能协同控制、悬架设计及测试等环节。

    —— 新华社、广汽集团

  • 中国成为俄罗斯无人机零部件走私枢纽

    爱沙尼亚称中国利用走私西方零部件帮助俄罗斯生产无人机

    爱沙尼亚外国情报部门在周三今天发布的年度国家安全报告中称,中国正成为莫斯科武装部队走私关键西方零部件的枢纽,以帮助俄罗斯生产军用无人机。报告称目前俄罗斯进口的此类零部件中约有80%来自中国。中国是俄罗斯进口高科技和军民两用产品的“主要枢纽”,逃避西方的制裁。俄罗斯国内没有无人机零部件的替代品,因此主要从西方采购。报告称:“中国政府通过私营公司促进双边合作和两用部件的秘密转让。这种做法可能会减少俄罗斯对西方零部件的依赖,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削弱西方在这一领域发挥影响力的能力。”爱沙尼亚情报部门称,西方公司在中国的办事处可能参与了这些计划。

    —— 路透社

  • 中国芯片制造设备采购量预计将下降

    预计今年中国芯片制造设备采购量将下降

    加拿大半导体研究公司 TechInsights 周三表示,由于半导体产业正努力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以及美国制裁带来更大限制,中国芯片制造设备采购量在经历三年增长后,今年将出现下降。中国至少在过去两年一直是芯片制造设备的最大买家,购买了价值 410 亿美元的设备,占 2024 年全球销售额的 40%。但分析师称,今年中国的支出预计将降至380亿美元,同比下降6%,其在全球采购中的份额将降至20%,这是自202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由于出口管制和产能过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支出有所放缓。尽管中国一直在努力实现芯片制造设备自给自足,但其最大弱点仍然是光刻系统以及测试和组装工具。

    —— 路透社

  • 中国长八甲火箭首飞成功

    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八甲火箭首飞成功

    2月11日17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悉,这是长征八号甲火箭的首次飞行,该型火箭针对未来中低轨道巨型星座组网发射需求而改进研制。沿用了长征八号火箭的芯一级和助推器,芯二级为新研制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配装5.2米直径整流罩。该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7吨级,可以覆盖未来主流轨道任务载荷的发射需求。

    —— 新华社

  • 中国百度将发布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

    中国百度今年将发布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

    据知情人士透露,随着 DeepSeek 等新玩家正在颠覆这一领域,中国百度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发布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文心5.0被称为“基础模型”,将“在多模态能力方面有重大增强”,但没有具体说明其功能。“多模态”人工智能可以处理文本、视频、图像和音频等不同形式的数据,并进行转换和结合,比如将文本转化为视频,或反向操作。百度李彦宏本周在迪拜的世界政府峰会上说:“我们正处于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12 个月内,基础模型的推理成本预计将下降90%以上。如果成本能够大幅降低,意味着生产力将呈同等比例提升。这也正是创新的核心所在。”

    —— CNBC

  • 欧盟加强对抗China 和美国

    欧盟:中美尚未赢得 AI 领导地位的竞争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周二表示,欧盟将调动总计2000亿欧元用于欧洲的人工智能投资。这笔资金包括之前宣布的来自投资者和工业界的1500亿欧元资金,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将再注资 500 亿欧元。冯德莱恩表示,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开发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专注于工业和关键任务应用,并为欧洲“超级工厂”提供处理大型模型的动力。冯德莱恩说:“我们希望欧洲成为领先的人工智能大陆之一,这意味着拥抱一种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生活方式。我经常听说欧洲在这场竞赛中落后了,而中国或美国已经领先了。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人工智能竞赛还远未结束。”

    —— CNBC

  • 韩国人在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订单达211亿元

    韩国人去年在中国电商订单总额或超210亿元

    韩国市场调查机构 Wiseapp 今日发布的估算数据显示,韩国消费者2024年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订单总额同比大增85%,为4.2万亿韩元 (约人民币211亿元)。Wiseapp 对20周岁以上的韩国消费者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以信用卡、借记卡和转账方式支付的金额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人去年分别在全球速卖通和 Temu 支付3.6897万亿韩元和6002亿韩元。在全球速卖通交易订单中,男性消费者占比 (73.1%) 高于女性 (26.9%),而 Temu 女性消费者占比 (50.9%) 高于男性 (49.1%)。以1月为准,两家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分别为912.4万和823.4万余人。

    —— 韩联社

  • 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使用人工智能

    中国称将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AI能力建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月10日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新技术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国积极拥抱智能变革,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重视人工智能安全,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方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发展,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主张开源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人工智能服务的可及性,实现各国共享智能红利。同时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的做法。中方愿同各方加强 AI 交流合作,共同在人工智能的广阔天地里深度求索。

    —— 中国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