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中国

  • 中国过境免签政策调整

    中国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

    中国移民管理局今天发布公告,即日起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符合条件的俄罗斯、巴西、英国、美国、加拿大等54国人员,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 (地区),可从24个省 (区、市) 60个对外开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来华,并在规定区域停留活动不超过240小时。适用对外开放口岸由原有的39个增加至60个。这一消息公布后半小时内,携程海外平台欧洲站点、美洲站点、亚太站点的中国相关目的地搜索热度环比分别增长85%、163%、116%。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搜索热度增幅居前三。

    —— 中国移民局

  • 中国将取消电视剧制作单位审批

    中国将取消设立电视剧制作单位审批

    中国广播电视总局宣布,2024年12月13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发布,自2025年1月20日起施行。《决定》明确修改《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删去“设立电视剧制作单位审批”的相关条款。

    根据修改后发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广电总局相关规定,从事电视剧制作业务和从事其他节目制作业务一样,应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依法设立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作经营广播电视节目,无需另行申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 新华社

  • 日本丰田将在中国建独资纯电动汽车工厂

    日本丰田将在中国建独资纯电动汽车工厂

    日本丰田汽车日前敲定了在中国建设生产纯电动汽车的新工厂的方针。将在上海市内生产高档车品牌“雷克萨斯”。丰田的中国生产一直由与当地企业的合资公司承担,这是丰田首次单独建设并运营工厂。在接连有海外企业撤出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估计希望留住外资的中国与希望单独运营工厂的丰田的想法恰好达成一致。多名相关人士透露了上述消息。计划确保在上海市内的用地并建设工厂,力争2027年前后投产。主要生产在中国销售的雷克萨斯品牌汽车。中国政府从2018年开始在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放宽限制,外资企业被允许独资经营。

    —— 日经新闻

  • 丹麦促成欧洲四国代表登上中国调查光缆断裂事件的船

    中国允许欧洲四国登船调查光缆断裂事件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周四表示,中国已允许德国、瑞典、芬兰和丹麦的代表登上中国散货船“伊鹏3号”,这艘船是波罗的海光缆断裂事件调查的中心。因涉嫌于11月破坏两条海底光缆而受到瑞典方面的调查,目前已在附近海域停留一个月。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表示,丹麦本周早些时候促成了德国、瑞典、芬兰和中国代表之间的会晤。预计等四个国家的代表完成检查后,这艘船就能驶向目的地。瑞典警方表示,他们仅以观察员身份登上该船,而中国当局则进行调查。西方多国情报官员表示,他们确信两根光缆被切断是中国船只“伊鹏3号”所为。但他们对于这是意外还是故意持有不同看法。

    —— 路透社

  • 俄罗斯武器生产70%是中国零件

    美国国务卿称俄武器生产“70%是中国零件”

    当地时间12月18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讲话时称,分析显示,维持入侵乌克兰的俄罗斯国内生产武器所需零部件70%依赖从中国进口,“中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供应国。”

    布林肯称,俄罗斯进口的机械零部件有70%来自中国,微电子产品有90%来自中国。其中很多都流向了国防工业基地,使俄罗斯得以继续侵略乌克兰。

    —— 美国国务院,日经新闻

  • 美国对中国进口石墨征收高关税

    美国石墨业要求对中国石墨征收920%关税

    美国负极材料生产商联盟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请愿书,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产品征收高达920%的关税。该联盟表示,中国通过大规模补贴以极低价格向美国倾销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造成产能过剩,扰乱全球市场价格,目前美国征收的25%关税远不足以应对这一倾销行为。此次调查将由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执行。根据该联盟声明,专家认为对中国石墨征收的反倾销关税应达到920%。反倾销和反补贴最终裁定可能将于2025年底完成,但自案件初步裁定之日起,关税就可能在调查期间提前生效。

    —— 路透社、上海有色金属网

  • 中国人工耳蜗市场即将对外开启

    人工耳蜗类和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国采开启

    北京时间12月19日上午,中国第五批耗材国采在天津水游城丽筠酒店现场正式接受企业申报材料。外资厂商美笛乐、科利耳和内资企业诺尔康、力声特等将竞标人工耳蜗类产品,巴德医疗、波科、心脉医疗、先健科技等公司将围绕外周血管支架类产品展开角逐。目前中国人工耳蜗市场和外周血管支架市场中,进口产品占据着主要地位。记者在采购现场获悉,在人工耳蜗首轮报价中,两家外企奥地利美迪医疗、美国领先仿生以及国产企业力声特报价较低,预计中标。其中两家外企支持3.0T核磁的人工耳蜗也都降至5万以下,包含植入体和言语处理器。

    —— 科创板日报、财联社

  • 加拿大开始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更多关税

    加拿大明年将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更多关税

    加拿大政府的财政更新报告显示,作为对中国进口产品进行更广泛调查的一部分,加拿大计划最早从明年开始对一系列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加拿大政府已经对所有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并对进口的中国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周一提交的年中财政报告显示,渥太华已决定在新年伊始对从中国进口的特定光伏产品和关键矿产征收关税,并将于2026年对半导体、永久磁体和天然石墨征收关税。最新消息称:“这些措施将防止中国的非市场贸易行为在加拿大和整个北美大陆造成不公平和有害的市场扭曲。”

    —— 路透社

  • 中国准备对多个美国科技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

    中国准备在英伟达之后调查更多美国科技公司交易

    据三位熟悉中国监管事务的人士透露,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一周前决定对英伟达展开调查,调查其在 2020 年收购 Mellanox 时涉嫌违反反垄断规则,这可能只是中国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此类审查中的第一个案件。中国监管机构计划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宣布更多有关美国科技公司交易的反垄断调查案件。此举可能影响中美科技领域的合作与竞争.

    —— The Information

  • 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

    中国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

    中国移民管理局今天发布公告,即日起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符合条件的俄罗斯、巴西、英国、美国、加拿大等54国人员,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 (地区),可从24个省 (区、市) 60个对外开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来华,并在规定区域停留活动不超过240小时。适用对外开放口岸由原有的39个增加至60个。这一消息公布后半小时内,携程海外平台欧洲站点、美洲站点、亚太站点的中国相关目的地搜索热度环比分别增长85%、163%、116%。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搜索热度增幅居前三。

    —— 中国移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