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中国

  • 中国民营火箭公司深蓝航天计划上市并追赶SpaceX

    中国民营火箭公司深蓝航天考虑2028年上市

    深蓝航天CEO霍亮在采访中表示,公司计划最快2028年进行IPO,并预计在2030年追赶上业界领先的SpaceX。霍亮说,可重复使用火箭是颠覆性技术,未来将具有巨大市场潜力。深蓝航天计划今年六月或七月进行星云一号火箭的轨道飞行及回收测试。该火箭设计可运送2吨有效载荷进入近地轨道。霍亮承认,SpaceX在实现火箭助推器的常态化稳定回收方面遥遥领先。但他乐观估计,中国最快可能在2030年追上美国同行。霍亮说,中国航天业的发展不是线性的,未来几年必然加速。就像拼图一样,越来越多的关键要素正在到位。除火箭发射外,深蓝航天还计划于2027年开展首次商业亚轨道飞行。

    —— 华尔街日报

  • 中国电视机品牌出货量首超韩国

    中国主力电视机品牌出货量份额首超韩国

    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去年为准,中国电视机品牌的TCL、海信、小米的合计出货量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为31.3%,首次超过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28.4%。中国电视厂商的出货量份额2020年为24.4%,之后逐年上升,去年首次突破30%。韩国厂商2020年为33.4%,之后逐年下降,直至去年的28.4%。得力于出货量向好势头,中国电视厂商的销售额份额也突飞猛进。从2020年到2024年,韩国与中国品牌的销售额份额差距从48.4%对13.5%缩小至44.4%对22.9%。

    —— 韩联社

  • 韩半导体技术落后于中国

    调查:韩半导体技术几乎全部落后于中国

    韩国科技评估与规划研究院23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韩国绝大多数的半导体技术已经被中国赶超。若将技术最先进国家的水平设为100%,韩国在高集成度、低阻抗存储芯片技术领域就为90.9%,低于中国94.1%,位居第二;在高性能、低功耗的人工智能芯片领域,韩国84.1%仍不及中国88.3%。在功率半导体方面,韩国为67.5%,中国高达79.8%;新一代高性能传感技术方面,韩中两国分别为81.3%和83.9%;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方面,两国均为74.2%。站在商业化的角度来看,韩国仅在高集成度、低阻抗存储芯片和先进封装技术方面领先于中国。

    —— 韩联社

  • 特朗普签署备忘录限中国战略投资

    特朗普总统下令限制中国在战略领域投资

    白宫官员称,总统特朗普周五签署了一份备忘录,指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限制中国在战略领域的投资。这份备忘录旨在促进外国投资,同时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不受中国等对手的威胁。该指令称,中国正在“利用我们的资本和智慧,为他们的军事、情报和安全行动提供资金并使其现代化,对美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根据该指令,美国将制定新的规则,遏制中国等外国对手利用美国的资本、技术和知识,确保只有符合美国利益的投资才能获准。官员还说,特朗普政府将考虑对美国在敏感技术领域对华的对外投资实施新的或扩大的限制,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

    —— 路透社

  • 中国国产芯片短缺担忧已缓解

    任正非表示中国对国产芯片短缺担忧已缓解

    人民日报今日发文,总结了任正非等多名中国民营企业家17日在座谈会上与习近平的谈话内容。有六名企业家座谈会上获得向习近平发言的机会,分别为任正非、电动车巨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电子巨头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上海韦尔半导体公司董事长虞仁荣、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饲料生产企业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刘永好。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创始人梁文锋和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马云等人则在旁观摩。

    任正非告诉中国总书记习近平:“我们曾经‘缺芯少魂’的忧虑已经减弱了。我坚信,一个更伟大的中国将加速崛起。”

    —— 人民日报

  • 英国议员称含中国组件“智能”设备构成风险

    英国议员称含中国组件“智能”设备构成风险

    英国跨党派的安全技术联盟新任主席警告表示,从冰箱到汽车等含有中国电子组件的家用产品可能有被远程访问的风险。工党议员格雷姆•唐尼敦促大臣们鼓励英国提高应用在“物联网”中的蜂窝模块的制造能力,以抵御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他警告称,包括智能电表、移动支付终端、电动汽车和民用无人机在内的网联设备都构成了中国可能攻击的“基础设施软肋”。“我们目前没有认真对待这一威胁。我们完全需要确保我们在未来加强注意。”唐尼表示。“这些设备可以收集数据,可以传输信息。它们无法被破解,但理论上可被控制——即使干不了别的也可以造成干扰。”他在接受采访时补充道。

    —— 英国金融时报

  • 中国允许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外币银行卡

    中国允许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外币银行卡

    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银行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允许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外币银行卡业务以及对除中国境内公民以外客户的人民币银行卡业务;明确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借记卡业务适用报告制,开办信用卡业务适用审批制;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借记卡业务,应在决定开办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金融监管局报告;并在开办业务后五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金融监管局报告,提交业务规划、风险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信息系统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情况的书面材料。

    —— 国家金融监管局

  • 中国首次在IAEA框架下对日本水产品进行取样

    中国首次参与日本福岛水产品取样

    作为检验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海的追加监测的一环,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2月20日在福岛县近海采集了水产品样本。中国的分析机构也参与了追加监测,这是中方首次在IAEA框架下对日本水产品进行取样。日中两国政府去年9月达成共识,同意在IAEA框架下中方参与取样,并逐步放宽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限制。据日本外务省等透露,IAEA 追加监测于19日至21日展开,除 IAEA 专家外,还有来自中国、韩国、瑞士和法国的分析机构参与。根据安排,2月21日将在一核厂区内对存放在储罐中尚未用海水稀释的处理水进行取样。

    —— 共同社

  • 中国拟收紧对非国有企业稀土开采的控制

    中国拟收紧对非国有企业稀土开采的控制

    中国工信部公开征求《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 意见稿的意见。稀土开采企业和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应当是国家推动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及所属稀土开采企业和稀土冶炼分离企业。除上述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获得稀土指标。未获得稀土指标的组织和个人不得开展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生产活动。工息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建立稀土追溯系统,推进有关部门数据共享。商务部、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依据职责将稀土开采指标、出口许可、产品出口、专用发票等相关数据与稀土追溯系统做好衔接。

    —— 中国新闻网

  • 欧洲可能成为中国电池制造商“装配厂”

    欧洲可能沦为中国电池制造商的“装配厂”

    根据“交通与环境”(T&E)一项新研究,除非欧洲实行旨在确保以技术和技能转让换取国家援助的法规,否则它可能成为中国电池制造商的“装配厂”。T&E 警告称,目前中国电池制造商与欧洲车企之间的合作过于侧重短期的电池供应,而没有任何关于知识共享的监管框架,未来可能会构成地缘政治和安全风险。T&E 表示:“我们可能又会用10年或15年时间来尝试,然后像北伏那样失败。或者我们可以得益于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并用来快速追赶,就像中国人在过去20年所做的那样。如果欧洲没有设定更多的要求,我们就学不会。我们就只会是一家装配厂。”

    —— 英国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