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分类: 微闻快讯

  • 优步在亚特兰大推出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优步宣布在亚特兰大启动一项新的服务项目:为有意使用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乘客设立候补名单。该服务计划于今年夏季正式推出,用户可通过优步应用程序加入“兴趣名单”,以便及时接收服务动态并增加匹配到Waymo自动驾驶车辆的机会。

    这项创新服务初期覆盖范围限定在亚特兰大65平方英里区域内,包括市中心、巴克海特和国会大厦景观区等主要区域。优步表示,未来将逐步扩大服务范围。与此同时,优步投资的西班牙车队运营商Avomo已经开始在当地招募轮班经理和维护人员,为即将上线的服务做好准备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Waymo在亚特兰大的具体筹备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根据其安卓应用显示的地图坐标及Avomo官网此前未公开的信息,Waymo计划在市中心以北五英里处建设一个占地99,990平方英尺的停车场,这将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障。

    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优步与Waymo在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此举,优步不仅展现了其在新兴出行领域的战略布局,也为亚特兰大地区的乘客带来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出行选择。

  • 瑞典研究人员开发出革命性流体电池技术 适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和软体机器人

    瑞典研究人员开发出革命性流体电池技术 适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和软体机器人

    瑞典林雪平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流体电池技术,该技术采用创新的流体形态电极设计,能够将电池塑造成任意形状。这种新型电池以导电塑料(共轭聚合物)和造纸工业副产品木质素为原料,具有柔软、舒适且可定制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和软体机器人等领域。

    该电池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材料的质感类似于牙膏,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按需定制形状。实验数据显示,这种流体电池在经历了500次以上的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稳定性能,并且即使在拉伸至两倍长度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其在能量存储领域的巨大潜力,还因其使用可再生资源而具备环保优势。

    由于采用了共轭聚合物和木质素等丰富、易获取的原材料,这种电池技术为实现材料循环利用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将造纸工业的副产品木质素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电池材料,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推动了可穿戴设备和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进步,也为可持续能源存储解决方案开辟了新的方向。

  • 小鹏宣布图灵AI芯片将于2025年量产并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突破

    小鹏宣布图灵AI芯片将于2025年量产并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突破

    何小鹏在2025小鹏全球热爱之夜上宣布,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内地实现量产。这一消息标志着小鹏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作为全栈自研的一部分,图灵芯片的成功流片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灵AI芯片专为大模型设计,计算能力较现有芯片提升了三倍,并拥有40核处理器,单颗芯片可支持运行300亿参数的本地模型。这一创新使它成为全球首颗能够同时应用于AI机器人、AI汽车和飞行汽车的芯片,展现出小鹏在智能技术领域的前瞻性布局。

    何小鹏强调,通过全栈自研(包括车端、云端大模型、感知系统及芯片等关键环节),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了快速突破。目前,小鹏正在积极向L3级智驾体验迈进,并计划于2025年底在中国实现L3级别的量产落地。

    此外,小鹏的云端大模型训练效率已提升至2.6倍,预计2025年云端算力将超过10EFlops。何小鹏对智能驾驶技术充满信心,他表示希望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并计划于2026年扩展至全球市场。

    这一系列进展不仅体现了小鹏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展现了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积极布局、持续创新的战略眼光。

  • 中华航空推出AppleAirTag行李追踪服务

    中华航空推出AppleAirTag行李追踪服务

    中华航空宣布与苹果公司合作,推出AirTag行李追踪服务,为旅客提供更高效的行李管理解决方案。通过整合航空公司现有行李系统与AirTag技术,华航将能够更快地在大量行李中定位特定行李,尤其对于配备AirTag的行李,旅客可利用Apple「寻找」功能查询位置,并通过专属链接或至机场柜台分享相关信息,从而加速行李的查找流程。

    该服务的操作方式十分便捷:旅客只需在手机上生成「分享物品位置」的链接,即可将信息传送至航空公司系统。华航凭借其行李追踪技术,能够迅速锁定目标行李的位置,帮助旅客快速解决遗失或延误问题。同时,为了确保旅客隐私安全,该功能一旦行李被找回便会立即失效,而分享链接也将于七天后自动终止,充分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这项创新服务不仅体现了航空业与科技领域的深度融合,也为全球行李追踪技术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的体验。

  • 美国交通部取消得州高铁建设计划补贴

    美国交通部取消得州高铁建设计划补贴

    美国交通部14日正式宣布取消对日本东海铁路公司参与的得克萨斯州高铁建设计划提供的6390万美元补贴。该项目原计划在休斯顿与达拉斯之间建设一条专用铁轨,打造时速330公里、单程仅需一个半小时的高速铁路网络。

    交通部长肖恩·达菲表示,取消这项补贴的原因是认为其属于浪费税金的行为。该高铁项目由JR东海公司在2010年作为其海外业务拓展的一部分推进实施,但由于持续的资金问题和多次建设延期,最终导致美国政府决定终止对该计划的支持。

    这一决策标志着美国交通当局对高速铁路项目的未来方向进行了重新评估,并引发了对该国高铁发展战略的广泛讨论。

  • Meta发布新AI模型Maverick引发基准测试透明度争议

    Meta发布新AI模型Maverick引发基准测试透明度争议

    Meta发布新AI模型Maverick引发基准测试争议

    近日,Meta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Maverick的新旗舰AI模型,并在LM Arena测试中取得第二名的成绩。然而,这一成绩的取得背后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根据Techcrunch报道,Meta在LM Arena上部署的Maverick版本并非其向开发者广泛提供的标准版本,而是一个专门针对对话性优化的实验性聊天版本。这种做法引发了多位AI研究人员的关注和讨论。

    研究人员指出,Meta在其官方公告中明确说明参与LM Arena测试的Maverick版本是”实验性聊天版本”。然而,这一信息容易被外界忽视或误解,导致开发者对模型的实际表现产生误判。此外,Llama官方网站上的一张图表也显示,Meta在LM Arena测试中使用的是经过特定优化的”Maverick对话版”,而非通用版本。

    这种通过针对某个基准测试进行专门优化后发布”普通”版本的做法,使得开发者难以准确预测模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表现。这一行为不仅可能误导开发者对Maverick的实际能力做出错误判断,也可能影响整个AI行业对模型性能评估的信任。

    Meta的这一做法引发了关于AI模型发布和基准测试透明度的广泛讨论。如何确保模型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误导性宣传,是当前AI领域需要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 苹果即将通过合作在中国发布AI功能

    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报道称,苹果计划在iOS 18.6系统中在中国市场推出其人工智能功能。此前有消息称,Apple智能可能随iOS 18.5一同发布,但并未出现在该版本的测试版中。目前来看,苹果或将在今年夏季推出的iOS 18.6(内部代号为“G”)中正式面向中国市场推出这一功能。

    古尔曼指出,苹果正在努力尽快将Apple智能引入中国,并计划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来满足监管要求。具体来说,Apple智能将与阿里合作以满足相关要求,并与百度合作提供视觉智能和Siri服务。此外,尽管Apple智能将基于苹果的端侧AI模型运行,但其功能仍需符合中国的市场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中国市场的策略不仅限于技术更新。IDC预计,在促销活动和Apple Intelligence即将推出的影响下,iPhone 16系列的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这表明苹果正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巩固其在华市场的竞争力。

  • 我的世界大电影首映票房创新高

    《我的世界大电影》首映创纪录:北美票房1.57亿美元创新高

    由华纳兄弟探索公司出品、传奇影业联合制作的真人冒险喜剧电影《我的世界大电影》近日在美国和加拿大影院正式上映。影片改编自经典游戏IP,凭借强大的市场热度和观众期待值,在首周末创下开门红。

    据Box Office Pro的最新数据,《我的世界大电影》以1.57亿美元的票房成绩位居北美票房榜首,这一数字不仅远超此前预测的8500万至1亿美元区间上限,更刷新了今年开画票房最高纪录。其中,该片在首日上映便创下了5800万美元的佳绩,成为影史周五单日票房第二高。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世界大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同样亮眼,全球总票房已突破2.97亿美元。这部汇聚了杰克·布莱克和杰森·莫玛两位实力派演员的影片,通过独特的游戏改编视角,讲述了一段充满想象力与冒险精神的故事,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游戏世界。

    业内分析认为,《我的世界大电影》的成功上映不仅为好莱坞制片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为今年暑期档开了一个好头。其优异的票房表现和市场反响,或将成为行业复苏的重要转折点。

  • 阿斯麦控股扩大日本EUV光刻机维护团队支持尖端半导体制造

    荷兰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控股(ASML)宣布计划大幅扩充在日本的维护团队,以支持尖端半导体制造企业的生产需求。为应对Rapidus等企业即将投产的需求,阿斯麦计划到2027年将负责日本地区先进设备维护的技术人员规模扩大至当前水平的5倍,即增至100人。

    这一决策主要源于EUV光刻机日益增长的维护需求。作为”地球上最复杂的机器”,EUV光刻机由约10万个零部件和多个复杂系统构成,其维护工作需要多领域技术专家的协同配合。该设备已被引入Rapidus北海道千岁市工厂,这家工厂已于4月1日开始试产。

    此外,美国美光科技计划于2026年在日本广岛工厂启动尖端内存半导体的量产。为满足日本市场对先进制程设备维护服务的需求,阿斯麦将加强其本地维护团队,以确保设备高效运转。

    这一举措凸显了日本在尖端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全球半导体行业对于高精设备维护能力的高度重视。

  • 日本东电完成福岛核污染水养鱼试验

    日本东电完成福岛核污染水养鱼试验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于三月底结束了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放射性物质氚的处理水中饲养比目鱼和鲍鱼的试验。该试验自2022年9月开始,旨在评估处理水排海的安全性并缓解公众担忧。

    东电表示,通过实验确认了氚不会在生物体内富集的观点。试验中使用经多核素去除设备净化后的处理水,并用海水稀释,将水槽内的氚浓度控制在每升1250贝克勒尔以下进行饲养。结果显示,鱼体内的氚浓度并未显著升高,且放回普通海水中后浓度会下降。

    此次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经过ALPS(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的放射性物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有限。东电计划将剩余约470条比目鱼等用于放射性物质分析训练,以确保处理水的安全性。

    这一试验为评估福岛核电站处理水排海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尽管排放工作仍面临国内外质疑和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