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中国的网络审查技术与法律框架的最新发展

近日曝光的一份数据库揭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审查技术上的最新进展。该系统旨在自动识别并标记政府认为敏感的内容,目前已有超过13.3万个示例数据输入至这一复杂的大型语言模型中。这些示例包括对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批评、对腐败党员的报道以及企业家对执法部门不当行为的投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人工智能审查系统的覆盖范围远超传统的敏感话题,如天安门事件等标志性历史事件。除了用于在线内容监管外,该系统还可以辅助改进现有的审查机制,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监控能力。这一数据集被发现存储于百度服务器托管的Elasticsearch数据库中,暴露出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伦理建设也在持续推进。2024年1月,浦东新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涉及侵犯芯片、动力电池及人工智能领域商业秘密的重大案件。此外,最新出台的《伦理审查办法(草案)》将具有舆论和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模型明确列为高风险科技活动,并要求进行严格审查。

这些举措表明,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应对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更多文章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