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诈骗

  • “2024年美国人因诈骗损失金额”

    2024年美国人因诈骗损失金额125亿美元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数据显示,2024年约有 260 万人提交了遭遇欺诈的报告,损失总额达125亿美元。与2023年的25亿美元相比大幅增长,当时 FTC 收到的报告数量大致相同。​人们报告最常见的财产损失方式是通过社媒接触后被骗。就诈骗本身,最常见的钱财损失方式是遭遇冒名顶替骗局,即不法分子假装成恋爱对象、困难的家庭成员、政府机构或技术支持专家。2024年第三种最常见的诈骗类型是与工作和商业机会有关的诈骗,2020年至2024年间报告数量几乎增加了两倍。传统银行转账是人们因诈骗损失金钱最常见的方式,总额约为20亿美元,但加密货币支付也紧随其后,达到14亿美元。​

    —— Techcrunch

  • 台湾人在大陆涉及诈骗被捕

    台湾31人在大陆涉诈被捕 陆委会警告称微信通信不安全

    台湾大陆委员会16日下午召开例行记者会,副主委兼发言人梁文杰表示,近期台湾民众赴陆被拘留、被盘查或是涉案被逮捕的事件有增加趋势,尤其是涉及诈骗案件;目前已知从去年1月迄今累计有31名台湾人由于从事诈骗或担任诈骗集团车手在大陆被公安逮捕。

    梁文杰指出,必须提醒,诈骗集团习惯透过微信联系,不要以为微信联络是安全的,微信对于中国大陆公安来说是完全透明的、可以掌握的,“你还没有踏进中国大陆,公安人员可能已经做好逮捕你的准备”。

    —— 中央社

  • 缅甸诈骗犯罪嫌疑人被打击

    中国称缅北规模化电诈园区全部被铲除

    中国云南公安联合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打击行动,于11月17日在缅甸当阳地区抓获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763名,包括网上在逃人员69名,缴获电脑、手机、诈骗话术脚本等一大批作案工具。11月19日,相关犯罪嫌疑人及涉案物品已通过云南临沧永和口岸移交中方。去年中国公安部部打击缅北涉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以来,中缅双方通过警务执法合作和一系列打击行动,累计抓获5.3万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临近中国边境的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全部被铲除。

    —— 央视新闻

  • 两名男子因参与诈骗苹果公司而被判刑

    因诈骗苹果公司六千部手机两名男子被判刑

    美国司法部3日表示,两名男子因参与诈骗苹果公司价值数百万美元 iPhone 而被判刑。34岁的中国公民孙皓天 (Haotian Sun) 被判入狱57个月,并被责令向苹果公司赔偿107.22万美元,没收5.361万美元。34岁的中国公民薛鹏飞 (Pengfei Xue) 被判入狱54个月,并被责令向苹果公司赔偿39.78万美元,没收1.989万美元。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孙皓天和薛鹏飞及其同伙从香港购买了假冒的苹果手机,并将这些带有伪造序列号或IMEI的手机送到苹果专卖店和苹果授权服务提供商处,以诱使苹果公司用真 iPhone 手机替换假冒手机。共提交了6000多部假冒手机,造成超过250万美元的损失。经过五天的审判,孙皓天和薛鹏飞被判犯有共谋邮政欺诈罪。

    —— 美国司法部

  • 郭文贵因诈骗被判有罪

    中国流亡商人郭文贵因诈骗10亿美元被判有罪

    流亡的中国富豪郭文贵因诈骗投资者10亿美元来维持其奢侈生活方式而被判有罪。他的反共运动吸引了包括特朗普助手史蒂夫·班农在内的盟友。在曼哈顿进行了近两个月的审理后,郭文贵于16日被判犯有欺诈和敲诈勒索罪。12项指控中有9项成立,11月19日宣判时,他将因最严重的指控面临最高20年监禁。

    检察官指出,郭文贵实施了几项相互关联的欺诈计划,骗取了他忠实追随者的血汗钱,他把这些钱花在了奢侈品上,包括位于新泽西5万平方英尺的豪宅、价值100万的红色兰博基尼和以及价值3700万的游艇。

    —— 彭博社

  • “AI换脸”诈骗出现涉政苗头

    中国官媒:“AI换脸”诈骗出现涉政苗头

    新华社下属的 《瞭望》新闻周刊星期天(7月2日)报道,中国北方某地警方近日发布一起利用“AI换脸”的诈骗案件。引人关注的是,该案不仅是一起新型网络诈骗,更是一起涉政诈骗案件。

    报道称,诈骗分子在微信视频聊天中“换脸”成受害人认识的一名领导干部,并提出其朋友有一笔工程保证金需要借用受害人公司的对公账户走账。

    在视频画面中,骗子“换脸”后面部表情自然,声音逼真,受害人便放松了警惕,转账后打电话确认,才知道被骗。

    业内人士表示,只要有足够的图像、音频素材,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换脸”软件、合成声音软件伪造虚拟形象,实施诈骗。而由于工作原因,一些领导干部的面部、声音等生物特征信息更易被获取,被人工智能学习利用后造成的潜在危害性也更大。

    业内人士提醒社会各界提高识骗防骗意识,有关部门也应依法加大对人工智能“辅助”诈骗案件的执法力度,严肃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