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smartphone

  • 中国 smartphone 出货量:苹果跌出前五

    中国4~6月智能手机出货量:苹果跌出前五

    美国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中跌出了前五名。美国调查公司IDC于7月25日发布的4~6月出货量数据表明,中国本土手机厂商垄断前五名,苹果排名第六。这是苹果大约五年来首次跌出前五名。由于各家企业价格竞争激烈以及中美对立,过去一直拉动苹果增长的在华 iPhone 销售陷入了困境。IDC的数据显示,4~6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9%,达到7160万部。vivo排第一,华为排第二,其后是OPPO、荣耀、小米,中国品牌垄断了榜单前五。苹果在中国的出货量同比减少3.1%,与实现两位数增长的vivo、华为和小米形成鲜明对比。增幅最大的是华为,同比增长50.2%,该公司推出的新款手机表现良好,以高功能机型为主正逐步抢占苹果的市场份额。

    —— 日经新闻

  • 广告公司不会通过 smartphone 窃听

    卡巴斯基:广告公司没有通过手机窃听来精准推送广告

    关于智能设备窃听的谣言已经流传多年。我们已经测试了这个假设,并得出结论:广告商并没有窃听,因为他们还有其他不引人注目但更有效的方式来定位广告。

    在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上,持续窃听会耗尽电池并耗尽数据。这会引起注意并令用户反感。不断分析来自数百万用户的音频流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并且在财务上是愚蠢的——因为广告利润永远无法覆盖这种定位操作的成本。

    广告平台在每个用户身上每年只能赚很少的钱,平均约10美元。鉴于这数字指的是收入而非利润,简直没有余钱进行窃听。怀疑者可以研究一下,例如谷歌云的语音识别定价:即使按照最大优惠的批发价格,将语音转换为文本的成本每分钟仍要0.3美分。假设每天至少有三小时的语音识别,客户每年需要在每个用户上花费约200美元,这对广告公司来说也太贵了。

    另外,语音助手只会在听到唤醒词时记录语音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云端,并在与用户交互结束后立即停止。语音助手厂商也收集用户交互数据,但谷歌和亚马逊是利用语音搜索历史或购买记录,而不是持续窃听。至于苹果公司,在任何研究中都没有发现广告与 Siri 之间的联系。

    真正的智能手机窃听也会发生,但这是对特定人士有针对性的监视,需要在受害者的智能手机上安装恶意软件。

    —— 卡巴斯基实验室 (节选)

  • 高通公司收集 smartphone用户位置数据

    高通芯片的智能手机暗中把私人信息发给高通公司,刷入第三方开源系统无用。

    高通公司(Qualcomm)正在从智能手机中收集用户的位置等数据,而这些数据的收集没有得到用户的同意。这些数据被发送到一个名为“ izatcloud.net ”的服务器上,这个服务器是高通公司拥有的。数据是通过未加密的HTTP协议发送的,这意味着它可以被同一网络上的其他人拦截和查看。设备和操作系统的服务条款中都没有提到这种数据收集。这似乎违反了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高通公司为此数据收集进行辩护,指出他们的XTRA服务的隐私政策,该服务用于为移动设备提供辅助GPS(A-GPS)和精确的卫星位置。

    Qualcomm的XTRA服务并不是Android的一部分,而是直接从他们称为 AMSS 的 Qualcomm 固件运行,这个隐蔽的操作系统在宽带处理器(调制解调器)上运行,并管理与基站的实时通信。在操作过程中,隐蔽的操作系统(AMSS)完全控制着硬件、麦克风和相机。

    —— Nitro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