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ChatGpt

  • 刘庆峰认为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在数学能力方面已经超过了ChatGPT

    科大讯飞刘庆峰认为讯飞星火和ChatGPT也仅有一步之遥

    5月18日,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会议中,生成式AI再一次成为焦点。36氪获悉,在大会开幕式暨创新发展高峰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分享了科大讯飞对当下人工智能的思考和实践,并展示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能力及行业应用落地情况。
    整体来看,刘庆峰认为目前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在文本生成、语言理解和数学能力方面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尤其是数学能力方面已超过ChatGPT。语言理解能力方面,不仅在国内遥遥领先,和ChatGPT也仅有一步之遥,“100分相比,我们只差两分,而且我们在今年10月份之前就会超过。”

    #科大讯飞 #chatgpt

  • OpenAI 推出新版ChatGPT

    ChatGPT 将向所有Plus用户推出联网版本和数十个第三方插件

    OpenAI 宣布了最新版本的 ChatGPT,包括推出自带网络浏览能力的 Beta 版和为 ChatGPT Plus 用户提供的惊人的 70 个插件。

    此版本将人工智能平台推向了新的高度,改变了用户能够使用 ChatGPT 完成的任务。

    从娱乐和购物到工作搜索和天气预报,这些实验性功能有望彻底改变用户体验,为您的聊天界面带来丰富的可能性。

    —— Search Engine Journal

  • 科大讯飞回应讯飞星火大模型被指套壳 ChatGPT

    科大讯飞回应讯飞星火大模型被指套壳 ChatGPT: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

    今日科大讯飞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时称,网上有谣言说讯飞星火大模型“套壳 OpenAI 的 ChatGPT”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

    科大讯飞表示,如果是套壳 ChatGPT,就不可能出现讯飞星火大模型的响应速度比 ChatGPT 还快;更不会出现讯飞星火大模型在文本生成、知识问答、数学能力等方面的结果均优于 ChatGPT 的情况。

    —— IThome

  • 中国逮捕ChatGPT用户

    彭博:中国逮捕伪造致命火车相撞新闻的 ChatGPT 用户

    中国当局拘留了一名使用 ChatGPT 撰写假新闻文章的男子,这似乎是该国首起与滥用人工智能有关的逮捕案件。

    甘肃省公安厅在微信上发布的新闻稿中说,这名姓洪的男子“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编造虚假信息,并在社交媒体上传播”。

    在警方发现一篇关于导致 9 人死亡的火车相撞事故的虚假文章被发布到百度公司类似博客的平台百家号的多个帐户后,涉嫌的罪行被曝光。这篇文章在被删除之前被浏览了 15,000 多次。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洪正在使用聊天机器人技术修改新闻文章,然后他会重新发布。这种技术在中国不可用,但可以通过 VPN 网络访问。他告诉调查人员,微信上的朋友向他展示了如何通过点击获得金钱。

    当局表示,该材料的大规模传播和观看意味着洪应承担“寻衅滋事”的“重大罪名”——一项至少可判处五年有期徒刑的罪行。

    OpenAI Inc.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引发了一场争夺战,既有希望开发类似聊天机器人的大型科技公司,也有寻求在严格控制的互联网领域引入管理该技术使用规则的当局。

    —— 彭博社

  • 中国企业在推出竞品 ChatGPT

    科大讯飞在中国监管下推出 ChatGPT 的竞品

    中国语音识别公司科大讯飞已经加入了与 ChatGPT 的竞争,现场演示了其用于教育和企业用途的人工智能模型,尽管北京方面表示将对该行业进行更多监管。

    董事长刘庆峰在东部城市合肥的一次活动中揭开了 SparkDesk 的面纱,使用语音识别提示要求中英文聊天机器人评估学生的论文,并撰写关于孔子参加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假设故事。演示为观众提供了提问的机会。刘说,目标是超越 OpenAI 在中文方面的能力,并在英文方面达到 ChatGPT 的标准。

    “这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不亚于个人电脑或互联网的诞生,”刘在周六的活动中说。“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向 ChatGPT 学习,”他说,“甚至寻求超越它。”

    北京最高互联网监管机构发布了指导方针草案,要求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进行安全审查,以便运营。虽然投资者最初对百度公司和商汤集团公司发布的大型语言模型公告感到高兴,但人们对泡沫风险的怀疑越来越多。在上个月的中国政治局会议上,官员们强调需要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时也要降低风险。

    —— 彭博社

  • 百度是否错失了ChatGPT的机会

    李彦宏:有人说百度错失了ChatGPT,但谷歌多花了4000万美元也没做出来

    5月4日消息,李彦宏今天在百度内部活动中表示,有人说百度错失了做出ChatGPT的机会,但谷歌多花了4000万美元,也没能做出Chat GPT。

    此前ChatGPT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萨特斯基弗(Ilya Sutskever)曾成立了一个小公司,百度、微软、谷歌都曾争抢这个人才,最终谷歌以4400万美元抢到。

    李彦宏还提到此前关于与ChatGPT差距两个月的说法,“我当时后面还有一段话,就是这两个月的差距要多久才能赶上?这取决于我们的努力,有可能能赶上,但也有可能一直追不上。”

    —— 网易新闻

  • ChatGPT关闭聊天记录功能和新订阅服务

    OpenAI 允许用户关闭聊天记录功能,并将推出一个新的订阅 ChatGPT Business

    公告说:我们在 ChatGPT 中引入了关闭聊天记录的功能。禁用聊天记录时开始的对话不会用于训练和改进我们的模型,也不会出现在历史记录侧边栏中。这些控件从今天开始向所有用户推出,可以在 ChatGPT 的设置中找到,并且可以随时更改。我们希望这提供了一种比我们现有的退出流程更简单的方式来管理您的数据。禁用聊天记录后,我们会将新对话保留 30 天,仅在需要监控滥用情况时才对其进行审查,然后再永久删除。

    我们还在为需要更多控制数据的专业人士以及寻求管理最终用户的企业开发新的 ChatGPT Business 订阅。ChatGPT Business 将遵循我们API 的数据使用政策,这意味着默认情况下不会使用最终用户的数据来训练我们的模型。我们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 ChatGPT Business。

    —— OpenAI

  • 中国 ChatGPT 应用可能违反了用户隐私

    中国 ChatGPT 应用可能违反了用户隐私

    一些中国国内基于 ChatGPT API 开发的诚实应用告诉用户输入内容包含敏感词并且已经记录了用户的IP地址。

    当前,由于中国 GFW 和 OpenAI 的双向阻拦,中国一般用户已经很难直接使用ChatGPT,这为自建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在使用这些应用时应该了解它们几乎肯定会收集用户输入的内容。

    由于无法预期运营方的道德和法律认知水平,这些被收集的信息有可能给输入敏感内容的用户带来潜在的问题。

  • 欧盟面临 ChatGPT 催发的法律风险

    专家认为ChatGPT在欧盟面临被禁的风险,因为它无法遵守欧盟的法律

    在意大利实施临时禁令并在其他欧盟国家进行一系列调查后,OpenAI 有一周多的时间来遵守欧洲数据保护法。如果失败,它可能面临巨额罚款、被迫删除数据,甚至被禁止。 

    但专家告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OpenAI 几乎不可能遵守这些规则。这是因为用于训练其 AI 模型的数据的收集方式:从互联网上收集内容。 

    在 AI 开发中,主导范式是训练数据越多越好。OpenAI 的 GPT-2 模型有一个包含 40 GB 文本的数据集。ChatGPT 所基于的 GPT-3 在 570 GB 数据上进行了训练。OpenAI 尚未透露其最新模型 GPT-4 的数据集有多大。 

    在过去的几周里,一些西方数据保护机构已经开始调查 OpenAI 如何收集和处理支持 ChatGPT 的数据。他们认为它已经收集了人们的个人数据,例如姓名或电子邮件地址,并在未经他们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了这些数据。 

    如果 OpenAI 不能说服当局其数据使用做法是合法的,它可能会在特定国家甚至整个欧盟被禁止。法国数据保护机构 CNIL 的人工智能专家 Alexis Leautier 表示,它还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甚至可能被迫删除模型和用于训练它们的数据。

    “美国的原则是,当东西公开时,它就不再是私人的,这根本不是欧洲法律的运作方式,”爱德华兹说。GDPR 赋予人们作为“数据主体”的权利,例如有权了解他们的数据是如何收集和使用的,以及有权将他们的数据从系统中删除,即使这些数据最初是公开的。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 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试验采用ChatGPT

    日本地方政府尝试在业务中采用ChatGPT

    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18日宣布,将从20日起在政府业务中尝试采用人工智能(AI)聊天软件“ChatGPT”。正式职员和部分非正式职员共约4000人可在约1个月内使用。据该市称,在所有部门尝试采用ChatGPT在全国地方政府中尚属首次。

    具体设想用于制作面向市民的宣传文案、总结会议纪要、检查错字漏字、产生新的业务创意等。

    为彻底做好信息安全管理,设定成不让ChatGPT记忆输入的内容,并避免其接触到机密信息和个人信息。1个月后如果确认有用,将继续使用。据悉该市关于此事的发布资料的文案也是用ChatGPT制作。

    —— 共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