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AI

  • ChatGPT和AI板块面临瓶颈期

    ChatGPT访问量增速大减 科技股资金大幅外流

    在全球掀起AI热潮的ChatGPT,似乎进入了瓶颈期。根据网站数据分析工具SimilarWeb数据,前期ChatGPT的访问量增长率惊人,1月份的环比增长率为131.6%,2月份为62.5%,3月份为55.8%,在4月份明显放缓,环比增长率为12.6%,到了5月,这个数字已经变为了2.8%。6月的环比增长率有可能为负数。

    然而,不仅仅是ChatGPT,整个AI板块似乎都有“熄火”的态势。美国银行策略师迈克尔·哈特内特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现在已有初步迹象表明投资者正在逃离科技股——该板块刚刚出现了10周来最大规模的资金外流,金额达到20亿美元。

    —— 第1财经

  • 中国立法机关将加强对“AI换脸”现象的监管

    中国立法机关将对“AI换脸”现象加强治理执法

    对于近期利用“AI换脸”技术进行视频合成、进而实施诈骗的现象,中国立法机关称,有关部门会依法加强治理和执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在星期天(6月25日)的记者会上说,从法律方面看,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刑法等法律为打击治理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了充分支撑。

    关于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目前法律,臧铁伟介绍,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去年9月2日审议通过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定义、手段、部门职责、企业责任和行业治理、新业务涉诈风险评估等作了规定。

    —— 联合早报

  • AI制作的《秘密入侵》片头

    漫威官方确认新剧集《秘密入侵》的片头为AI制作

    《秘密入侵》的导演兼执行制片人 Ali Selim 向媒体 Polygon 确认,剧集片头是由特效工作室 Method Studios 使用AI设计的,这个片头完美传达了他想要的感觉——故事中变化莫测的斯克鲁人的那种神秘感。

    Method Studios 参与过众多一线巨制,如《环太平洋》、《奇异博士》、《权力的游戏》等等,该片头标志着生成式AI首次对大型工作室的作品产生冲击。

    —— Polygon

  • AI 机器人污染中文网络环境

    AI 机器人污染中文网络环境

    知乎上有 AI 机器人输出未经核实信息,污染中文网络环境。

    有一位 v2ex 用户发现,有个新注册的知乎账户在以极快的速度将未经核实的信息输出到中文互联网,疑似 AI 机器人。错误的信息还误导了 Bing Chat 的回答 ,以至于 Bing Chat 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这个发现是通过一位 v2ex 网友在 Bing Chat上询问象鼻山是否有缆车,然后 Bing Chat 告诉有,并且给出了如上图的回答,进入了 Bing Chat 提供的知乎链接,发现了这个账户在知乎的回答语气不对劲,点开这位用户知乎个人主页之后,确认了其就是 AI 机器人。

    来源:v2ex

  • Meta公司发布开源AI作曲项目MusicGen

    Meta公司发布开源AI作曲项目 MusicGen

    Meta的MusicGen可以根据文本提示生成短小的音乐片段,还可以选择性地与现有的旋律对齐。

    和大多数当前的语言模型一样,MusicGen基于Transformer模型。就像语言模型预测句子中的下一个字符一样,MusicGen预测音乐作品中的下一个部分。

    研究人员使用Meta的EnCodec音频分词器将音频数据分解成更小的组件。作为一个单阶段模型,它可以并行处理标记,因此MusicGen快速而高效。

    团队使用了20,000小时的授权音乐进行训练。特别是他们依赖于一个内部数据集,其中包括10,000首高质量的音乐曲目,以及来自Shutterstock和Pond5的音乐数据。

    —— THE DECODER

  • 马斯克在甲骨文购买大量服务器用于 AI training

    马斯克购买大量甲骨文服务器用于训练AI

    伊隆·马斯克正在以相当快的速度实现他 AI 聊天机器人的愿景,该机器人被恰当地称为 TruthGPT,他已买下云计算公司甲骨文(Oracle)的大部分服务器闲置算力。

    埃隆马斯克最近在内华达州注册了一家名为 X.AI Corp 的公司。从科技巨头 Alphabet 的子公司 DeepMind 挖来了人才,并从 NVIDIA 购买了大约 10,000 个 GPU在 OpenAI 的 ChatGPT 模式上训练大型语言模型 (LLM)。

    早在 4 月,埃隆马斯克在接受塔克卡尔森的独家采访时就宣称,他正在研究一种“最大程度寻求真相”的人工智能,试图了解宇宙的本质,因此不太可能“消灭人类” 。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甲骨文的备用服务器容量在今年早些时候被一位神秘买家突然抢购一空,那个神秘买家就是马斯克的 X.AI 公司。

    请注意,虽然 ChatGPT 需要大约 10,000 个 NVIDIA GPU 进行训练,但根据瑞银的分析,要实现 Elon Musk 的愿景,这种高级版本可能需要 3 到 5 倍的芯片。

    —— Wccftech

  • AI 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灭绝的风险”

    行业领袖警告: AI 可能给人类带来“灭绝的风险”

    周二,来自 OpenAI、Google Deepmind、Anthropic 和其他 AI 实验室的领导者警告说,他们正在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有一天会对人类构成生存威胁,并应被视为与流行病和核战争同等的社会风险。

    “减轻人工智能灭绝的风险应该与其他社会规模的风险(例如流行病和核战争)一起成为全球优先事项,”预计将由非营利组织人工智能安全中心发布的一句话声明中写道。超过 350 名从事 AI 工作的高管、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签署了这封公开信

    签署人包括来自 3 家领先 AI 公司的高管: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谷歌 DeepMind 首席执行官戴米斯·哈萨比斯 (Demis Hassabis);以及 Anthropic 的首席执行官 Dario Amodei。

    杰弗里·辛顿 (Geoffrey Hinton) 和约书亚·本吉奥 (Yoshua Bengio) 是三位因在神经网络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图灵奖的研究人员中的两位,他们通常被认为是现代人工智能运动的“教父”,他们和该领域的其他著名研究人员一样签署了声明。

    该声明发表之际,人们越来越担心人工智能的潜在危害。所谓的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 和其他聊天机器人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统类型——的最新进展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人工智能可能很快被大规模用于传播错误信息和宣传,或者它可能会夺走数百万白领的工作。

    最终,一些人认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减缓它的发展,人工智能可能会变得强大到足以在几年内造成社会规模的破坏,尽管研究人员有时不会解释这将如何发生。

    —— 纽约时报

  • AI思维解码器让瘫痪人重新行走

    AI思维解码器+人体植入物使瘫痪12年的人重新行走

    周三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瑞士的研究人员结合了AI思维解码器和大脑-脊柱植入物,使因摩托车事故瘫痪了12年的 Gert-Jan Oskam 重新行走。他在植入一年多后继续保留了这些能力并显示出了神经恢复迹象,即使关闭植入物他也拄着拐杖走路。

    研究人员首先在 Oskam 的头骨和脊柱中植入了电极。然后让AI观察他的大脑——当他试图移动不同身体部位时哪些部分会亮——最终将某些电极活动与特定意图相匹配。再用另一种算法连接大脑植入物和脊柱植入物,脊柱植入物向不同身体部位发送电信号从而引发运动。该算法能够解释每个肌肉收缩和放松的方向和速度的细微变化。而且,由于大脑和脊柱之间的信号每300毫秒发送一次,Oskam 可以根据哪些有效,哪些无效,迅速调整他的策略。

    —— 纽约时报

  • AI与宗教打通人类语言障碍

    AI通过宗教打通人类语言障碍:Meta 开源发布支持1100-4000种语言的语音技术

    Massively Multilingual Speech (MMS) 支持1107种语言的 STT (语音转文本) 和 TTS (文本转语音),可识别4017种口头语言。模型和代码在 CC-BY-NC 4.0 协议下开源,单词错误率只有 OpenAI Whisper 的一半。

    “现有的语音识别模型和语音数据集仅涵盖大约100种语言——地球已知7000多种语言的一小部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语言中将近一半可能会在我们有生之年消失。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希望为保护世界语言多样性做出一点贡献。”

    为收集数千种语言的音频数据 Meta 求助了《圣经》等宗教文本,这些文本已被翻译成了多种不同语言,并且已被广泛用于语言翻译研究,这些翻译的公开录音记录了人们用不同语言阅读这些文本的情况。通过1100多种语言的新约读物数据和4000多种其它基督宗教读物的无标签录音,Meta 成功将语言覆盖扩展为了此前10倍。

    —— Meta AI

  • blockade labs unveils sketch mode for skybox ai image generator

    Blockade Labs 宣布了其 Skybox AI 图像生成器的 Sketch 模式,该模式可根据您绘制的线条和文本提示创建环境。

    —— Blockade L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