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 人工智能不会导致能源消耗大幅增加

    报告显示人工智能仅占电力需求的一小部分

    报告显示,预计到本十年末,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以每年 20% 的速度增长,但仍将只占全球电力使用量的一小部分。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给电力供应和电网带来巨大压力,这一点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根据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马斯达尔和微软公司的一项研究,到2026年,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需求份额将仅上升至 0.24%。越来越多声音认为,人工智能可能不会导致整体能源消耗大幅增加,该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部分原因是计算机芯片的效率已大幅提高。不过,人工智能的普及可能会给一些地方电力供应商带来压力,尤其是在数据中心高度集中的地方。提供可靠无碳电力仍是挑战。

    —— 彭博社

  • BBA不再是唯一选择

    雷军:国产品牌正在全面崛起 不要迷信BBA

    10月30日消息,有网友发布一个自创的中国市场新势力豪华车型售价排行榜,称“再不努力,就只能开BBA了?”。榜单显示109.8万的仰望U8、81.49万的小米SU7 Ultra、80万的蔚来ET9等国产豪华车型悉数上榜。对此,小米董事长雷军转发表示,BBA确实有很多值得国内厂商学习,但也不要迷信BBA。国产品牌正在全面崛起“有人问我,小米产品卖到80多万了?我回答是,我真正关心的是,我们产品够不够好、值不值、是否超预期!”

    —— 雷军

  • 开放人工智能的新定义已发布

    开放源代码促进会:开源 AI 必须披露其训练数据

    开放源代码促进会 (OSI) 发布了“Open”人工智能的官方定义。OSI 长期以来一直为开源软件的构成设定行业标准,但人工智能系统包含传统许可未涵盖的元素,例如模型训练数据。现在,要使AI系统被视为真正的开源系统,必须提供:可访问用于训练AI的数据的详细信息,以便其他人可以理解和重新创建;用于构建和运行AI的完整代码;训练中的设置和权重,帮助AI产生相应的结果。

    该定义直接挑战了 Meta 的 Llama,后者被广泛宣传为最大的开源 AI 模型。Llama 可供公众下载和使用,但其商业用途受到限制。且不提供对训练数据的访问,这导致其不符合 OSI 的无限制使用、修改和共享自由标准。

    —— TheVerge

  • 中国对抹黑军队形象的网络打击行动

    中国自媒体账号抹黑军队形象被处置

    中国国家网信办28日在官网通报,军地职能部门处置了一批网上违法违规信息及自媒体账号,包括包括抹黑军队形象、曲解军事政策、煽动军地对立。通报称,一些自媒体账号以军事科普为幌子消费群众爱国情怀。一些账号则进行历史虚无主义,“知乎账号‘六月末狂想’、‘陈必红’等编排‘在中国战场上被游击战打死的日军只占很小一部分’、‘长津湖之战的历史事实有一个不通的地方’等错误论调,歪曲史实、误导认知”。有的账号臆测散布“军队参与金融战”等不实信息。百度贴吧一些用户发布歪曲文职人员制度等不实信息,成为负面情绪集散地。军地相关部门负责人称将持续坚决打击自媒体涉军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查处发布和炒作不实信息账号主体。

    —— 中国网信办

  • 中国第三季度智能手机销量增长

    机构:中国Q3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3%

    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手机销量月度报告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3%,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有望实现五年来的首次年增长,全年有望实现同比低个位数增长。vivo 以19.2%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同比增长10.1%。华为紧随其后,以16.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同比增长29.7%。小米以15.6%的份额位居第三,同比增长13.4%。第四至六名依次为荣耀、OPPO、苹果,市场份额分别为 15.3%、14.7%、13.5%,市场份额同比下降分别为14.6%、5.8%、2.6%。

    —— Counterpoint Research

  • 中国五个行业产能远超全球水平

    高盛:中国5个行业产能超过全球需求

    高盛集团分析了光伏面板、锂离子电池、空调、电动汽车、建筑机械、钢铁、功率半导体的供需动向。其中,除钢铁和功率半导体以外,其他5个行业都陷入了全球水平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是光伏面板。中国的供应能力达到1036吉瓦,这是2023年全球需求 (533吉瓦) 的1.9倍。预计今年以后中国的供应能力会继续高于全球需求。中国在技术竞争中引领世界的锂离子电池和电动汽车也陷入产能过剩。中国的电动汽车产能已达到全球需求的1.2倍。锂电池的供应能力是国内需求的3.3倍、全球需求的1.5倍。

    —— 日经新闻

  •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创历史新高

    联合国环境署: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创历史新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周四发布的《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创历史新高,各国必须采取紧急行动,减少排放,以防止温度灾难性上升,避免气候变化对人类和地球造成破坏性影响。各国必须在下一轮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即“国家自主贡献”中共同承诺,到2030年将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2%,到2035年减少57%,并迅速采取行动来支持这一目标,否则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将在未来几年内化为泡影。如果不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可能面临不可避免的灾难性的升温,升幅可高达3.1摄氏度,而各国目前尚未能完全履行其承诺。

    —— 联合国新闻稿

  • 限免电影

    限免电影

    Epic 喜加一:《胡闹搬家》

    本周限免:《胡闹搬家》

    截止日期:10 月 31 日 23 点

    下周限免:《女巫来了》《幽灵线:东京》

  • 美国政府加强人工智能应用

    白宫敦促各机构采用AI用于军事和间谍用途

    根据新国家安全备忘录中概述的计划,美国政府计划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在军事和情报领域的应用,指示各机构以安全可靠的方式获取最强大的系统。高级政府官员表示,美国之所以雄心勃勃地部署包括致命武力在内的人工智能,是因为担心美国可能落后于中国迅速推进其尖端技术的努力。白宫称:“我们的竞争对手想要颠覆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并利用经济和技术间谍活动窃取美国技术。”政府将及时向人工智能开发者提供“必要的”网络安全和反情报信息,以保证其发明安全,并进行干预以提高芯片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多样性。特定机构应采购最好的人工智能系统,并在适当保障措施下部署。

    —— 彭博社

  • AI数据抓取引起创意人士强烈反对

    数千名创意人士签署请愿书反对AI数据抓取

    演员凯文·贝肯、小说家石黑一雄、音乐家罗伯特·史密斯、记者兼历史学家西德尼·布卢门撒尔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都是签署反对未经授权使用创作作品进行人工智能训练请愿书的11,500名签署者之一。​签署者警告称:“未经许可使用创意作品来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这些作品背后创作者的生计构成了重大、不公正的威胁,必须予以禁止。”​这份请愿书是由英国作曲家、Stability AI 前高管 Ed Newton-Rex 发起的,他表示创意人士特别担心。他指责人工智能公司将人们的艺术和作品称为“训练数据”,这是在“去人性化”。

    —— 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