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科学家

  • 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三名科学家因蛋白质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地时间10月9日宣布,决定将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其中,一半授予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大卫·贝克 (David Baker),以表彰其在计算蛋白质设计方面的贡献,另一半则共同授予英国伦敦人工智能公司谷歌 DeepMind 公司的丹米斯·哈萨比斯 (Demis Hassabis) 和约翰·乔普 (John M. Jumper),以表彰其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贡献。

    —— 诺贝尔官网

  • 41名科学家谴责“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泄漏”的阴谋论

    41名科学家谴责“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泄漏”的阴谋论

    关于新冠病毒起源自实验室的理论,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它是真的。8月1日,41 位生物学家、免疫学家、病毒学家和医生在《病毒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表达了这种担忧。
    文章指出:“我们现在看到的长期风险是,从事可能有助于阻止未来大流行病的工作的专家越来越少,而愿意传播对全球健康至关重要的复杂、快速发展的研究课题的结果的科学家也越来越少。”

    事实是,如果不假设中美两国科学家以及中美两国政府官员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阴谋,就无法推动实验室泄漏理论。否则,一场导致全球 700 多万人死亡的实验室事件的所有证据怎么可能被完全掩盖近五年?到目前为止,该事件的一些外部线索必然会以某种方式浮出水面。但至今没有。

    文章声称:“要验证实验室泄漏假设,需要有情报证据证明武汉病毒研究所在疫情爆发前拥有或开展过 SARS-CoV-2 前体病毒的研究。科学界和西方多家情报机构都没有找到这样的证据。”

    作者写道,通过假设实验室泄漏的证据被顶尖科学家和科研管理人员故意隐瞒,该理论的推动者们就“将毫无根据的责任推给了科学家,而其中许多人曾警告过病毒可能通过人畜共患传播给人类,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防止这种现象”。

    —— 洛杉矶时报 (节选)

  • 改造火星可能比科学家想象的要容易

    改造火星可能比科学家想象的要容易

    研究人员发现,向火星大气中抛洒微小颗粒可以在几个月内使火星温度升高 10°C 以上,足以维持液态水的存在。

    火星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微弱,平均气温约为 -62ºC,比地球上大多数地方都要低。要让这颗红色星球适合农作物、液态水和人类生存,需要大幅提高温度。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一种物质,当大量注入大气时,这种物质可以像地球上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一样吸收热量。安萨里和她的同事们想出了一种不同的物质:利用尘埃中的铁和铝制造出9微米长的棒状物,其大小约为火星尘埃的两倍。

    芝加哥大学和中佛罗里达大学的合作者随后将这些颗粒输入火星气候的计算机模型。他们研究了每年向火星表面 10 到 100 米处注入 200 万吨棒状颗粒的效果,这些颗粒将被湍流风吹到更高的高度,沉降速度比天然火星尘埃慢 10 倍。尽管所需的材料比其他拟议的温室气体方案少 5000 倍,但火星温度在几个月内可能会升高约 10°C。200 万吨颗粒仍然相当于六座帝国大厦,约占地球每年开采的工业金属的 0.1%。但该团队表示,由于燃料棒的原材料存在于火星上,人们可以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开采它们,从而无需从地球运输。

    —— 科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