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印度

  • 印度对 Google 的新反垄断罚单

    印度再度对 Google 开出 1.13 亿美元反垄断罚单

    在上周的 1.619 亿美元之后,印度再度对 Google 开出 1.13 亿美元罚单,指控搜索巨人滥用了 Google Play Store 的支配地位,命令 Google 允许应用开发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服务用于内购或应用购买。印度是 Google 最大的市场,该国 6 亿智能手机中 Android 系统占了 97%。

    印度竞争委员会是在 2020 年底开始对 Google 展开调查,委员会认为 Google 强制要求应用开发者使用其计费系统构成了强加的不公平条件,违反了印度竞争法。委员会在调查中访谈了小米和三星等 Android 厂商。

    —— solidot

  • 苹果iPhone出口量在印度达10亿美元

    苹果iPhone在印度的出口量翻倍,莫迪的计划取得成功

    据熟悉此事的人士称,自4月以来的五个月里,苹果公司从印度出口的iPhone超过了10亿美元,这表明这个南亚国家在争取成为电子制造业的一支力量方面正在取得进展。

    这些人说,按照目前的速度,印度制造的iPhone手机(主要销往欧洲和中东)在截至2023年3月的12个月内将达到25亿美元。这些人说,这几乎是印度在截至2022年3月的一年中出口的价值13亿美元的iPhone的两倍,这些人要求不透露姓名,因为数据并不公开。

    虽然印度只占iPhone产量的一小部分,但不断增长的出口对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将该国作为世界工厂替代中国的计划是个好兆头。由于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发生摩擦,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冠封锁,扰乱了经济活动,长期以来在中国生产大部分iPhone的苹果公司正在寻求替代方案。

    科技研究机构IDC的分析师Navkendar Singh说:“苹果公司制造规模和出口的健康增长表明,印度在该公司的中国加一战略中正逐渐占据重要地位。而对印度来说,这是其财政激励计划成功的一大标志。”

    —— 彭博社

  • 瑞士vpn公司撤印度服务

    瑞士VPN运营商关闭印度的服务以抗议当局网络安全规则

    著名的虚拟私人网络服务Proton VPN背后的瑞士公司正在将其服务器从印度撤出,这是对政府新规定的最新回应,公司和权利团体称这些规定威胁到用户的隐私。

    印度监督计算机安全的机构将于周日开始要求该国的VPN运营商收集信息,如客户的姓名、电子邮件地址和他们用来连接互联网的IP地址。这些公司必须将这些数据至少保存五年,并在当局要求时提供给它。

    Proton AG首席执行官Andy Yen周四在接受采访时说,印度此举将破坏互联网自由,并危及活动人士和举报人,他们经常使用VPN来保护自己的身份不被政府发现。虚拟私人网络让互联网用户通过在其服务和客户的电脑之间的 “隧道 “加密和路由他们的流量来保护他们的位置和身份。

    —— 华尔街日报

  • 苹果在印度生产iPhone,但依然很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虽然苹果开始在印度生产最新的 iPhone,但很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苹果在中国当局的帮助下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复杂的供应链。

    苹果的中国员工和供应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愿意贡献复杂的工作和复杂的组件,包括制造设计、扬声器和电池等方面。因此,iPhone 已经从一个在加州设计、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变成了两国共同创造的产品。

    十多年前,中国对 iPhone 的生产贡献甚微。它主要为组装设备的组件。这项工作约占 iPhone 价值的 6 美元,即 3.6% 。

    逐渐地,中国培育了本土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开始从世界各地取代苹果的供应商。中国公司开始制造扬声器、切割玻璃、提供电池和制造相机模块。据邢先生说,它的供应商现在占 iPhone 价值的 25% 以上。

    中国提供的关键工作反映了该国在过去十年中取得的进步,以及中国工程师在 iPhone 开发中的参与程度。其工程师和供应商已向供应链上游移动,以从美国公司用于制造高科技产品的资金中分得更大的份额。

    该公司现在越来越多地利用中国来提供高薪工人来从事这些工作。根据追踪科技行业招聘趋势的 GlobalData 的数据,今年苹果在中国发布的工作岗位比 2020 年全年增加了 50%。

    独立经济研究公司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的分析师王丹(Dan Wang)表示,这些收益表明中国如何扩大了对智能手机供应链的掌控。“这种趋势并没有放缓,”他说。

    —— 纽约时报(节选)

  • 印度涉嫌传播“哈独”内容约谈维基百科高管

    印度以涉嫌传播“哈独”内容约谈维基百科高管

    印度传唤了维基百科的高管,因维基百科上一名板球运动员的页面被编辑,添加了与分离主义运动有关的链接。

    该国信息技术部周一发布命令,要求维基百科的高管们就这一事件作出澄清。

    一位重要的IT部长公开表达了他对板球运动员阿尔希迪普-辛格的页面被编辑的担忧,认为一些来自巴基斯坦的人是这一行为的幕后推手,他们试图破坏南亚的和平。

    在周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一场比赛中,辛格的维基百科页面被编辑,错误地说他被选为哈利斯坦的球员,哈利斯坦是一些分离主义团体主张的虚构的独立国家。

    印度初级信息技术部长拉吉夫-钱德拉塞卡(Rajeev Chandrasekhar)在一条推文中说,任何中介机构,一个拥有500多万用户的服务,都不能允许这种故意的错误信息活动。他在推特上说,这种行为 “违反了我们政府对安全和可信的互联网的期望”。

    此后,这些编辑被撤销。

    —— Techcrunch

  • 印度否认将限制中国手机价格

    印度否认将限制中国手机制造商销售价格低于 150 美元的手机

    一位重要的部长周一表示,印度不会提议限制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在 150 美元以下的价格范围内运营,这让世界第二大手机市场上的几十家国际巨头感到安心。

    印度初级信息技术部长 Rajeev Chandrasekhar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虽然国家感到有义务确保本地公司在智能手机生态系统中蓬勃发展,但 “我们部里没有这样的提议,”他在谈到传言中的计划时说。

    Chandrasekhar 的说法与彭博新闻社本月早些时候的一篇报道相矛盾,该报道称印度正计划利用官方或非官方渠道限制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在可承受价格领域的发展。

    —— Techcrunch

  • 印度计划禁止中国手机厂商销售设备

    印度计划禁止中国手机厂商以低于150美元的价格销售设备

    印度试图限制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销售价格低于12,000卢比(150美元)的设备,以保护其摇摇欲坠的国内产业,这对包括小米公司在内的品牌造成了打击。

    据熟悉此事的人士称,此举旨在将中国巨头挤出这个世界第二大移动市场的低端市场。他们说,这与人们对Realme和Transsion等高销量品牌削弱本地制造商的担忧日益增加相吻合,他们要求在讨论敏感问题时不透露身份。

    —— 彭博社

  • 印度再次指控 Vivo 逃税

    印度再次指控 vivo 逃税 221 亿卢比

    8 月 3 日消息,今年 7 月初,印度金融犯罪打击机构突击搜查了 vivo 办公室,并封锁了 119 个与 vivo 印度业务及其关联公司相关的银行账户,这些账户在一周后获得解冻。

    然而据路透社今日报道,印度税务情报局又声称发现了 vivo 的逃税行为,涉及价值 221 亿印度卢比(约 19.05 亿元人民币),并向 vivo India 发出了说明理由通知。vivo 目前还没有就该指控进行回应。

    —— ITho me

  • 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荣耀将撤出印度市场

    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荣耀将撤出印度市场

    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荣耀(原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赵明表示,由于新德里继续加强对中国公司的审查,该品牌已将其团队撤出印度。

    据国营报纸《证券时报》报道,赵明在该公司周四举行的智能手机发布会上说,荣耀几年前就组建了这个团队,但由于 “明显的原因 “选择离开。

    据报道,赵说,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公司的印度业务将继续运营,由当地合作伙伴管理,但该品牌将采取 “非常安全的方式”。

    荣耀公司没有立即回应周日的进一步信息请求。

    —— 南华早报

  • 印度称Oppo偷逃5.5亿美元的进口税

    印度称Oppo偷逃5.5亿美元的进口税

    印度财政部下属的税收情报局(Directorate Of Revenue Intelligence)周三表示,手机制造商Oppo的印度分部偷逃了5.5亿美元的关税,此前对其他中国巨头小米和Vivo的本地分部进行了类似的调查,促使中国政府在本月早些时候发出了警告。

    财政部说,它已经发现证据表明,Oppo India 公司 “故意 “错误地申报了它在印度进口的某些物品的描述,这使它能够不适当地利用3.743亿美元的免税优惠。

    该部说,它搜查了Oppo India的办公室和其管理团队成员,他们 “在进口时接受了向海关当局提交的错误描述”。

    该部表示,Oppo India还为其他品牌包括OnePlus和Realme在该国进行交易。如果将所有这些单位的市场份额结合起来,Oppo India是该国最大的智能手机供应商。

    Oppo 没有立即回应评论请求。

    —— 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