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量子计算

  • 黄仁勋宣布设立量子计算研究实验室

    黄仁勋宣布设立量子计算研究实验室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宣布,将在美国波士顿设立一个量子计算研究实验室,并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展开合作。该实验室名为英伟达加速量子研究中心(NVIDIA Accelerated Quantum Computing Research Center, NVAQC),旨在整合领先的量子硬件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量子计算领域的发展。

    黄仁勋是在加州圣何塞举行的英伟达年度软件开发者大会上宣布这一消息的,并特意举办了一场为期一天的量子计算活动。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勋曾在今年一月表示实用量子计算机的普及还需要二十年时间,但在此次活动上,他试图收回这一观点。他表示,这是历史上首次有公司首席执行官邀请所有嘉宾共同探讨其先前言论可能存在的不足。

    该研究中心将与多家领先的量子技术企业展开合作,包括Quantinuum、Quantum Machines和QuEra Computing等公司。实验室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投入运营,致力于开发前沿的量子计算技术,以期在未来实现更高效的计算能力。

  • 亚马逊发布首款量子计算芯片

    亚马逊云计算部门发布首款量子计算芯片

    继谷歌和微软宣布在量子计算方面取得突破之后,亚马逊的云计算部门周四发布了首款名为Ocelot的量子计算芯片。亚马的云计算部门周四发布了首款量子计算芯片,该公司称,这标志着在开发实用、可靠的量子计算机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家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科技巨头表示,这款名为Ocelot的芯片可以将减少量子计算错误的成本降低高达90%。AWS量子硬件主管Oskar Painter表示,亚马逊的Ocelot芯片是一个原型,而不是一个“成熟的量子系统”。“它旨在测试我们执行量子纠错的能力,一旦我们有了这个构件,我们就可以把它扩展到更大的规模。”

    —— 华尔街日报、彭博社、CNBC

  • 微软推出量子计算芯片

    微软推出面向未来数据中心的量子计算芯片

    微软宣布推出其首款量子计算芯片,这是该公司在生产未来可能解决现代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设备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微软表示,其Majorana 1芯片在一块便签纸大小的硬件上集成了8个量子比特,这些是量子计算的基本构建单元。微软设想,未来该芯片最终能容纳100万个量子比特。目前,该芯片的能力仅限于解决数学问题,以证明其可控性。但微软的工程师称它的发展已经足够成熟,可以作为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基础。关于该芯片的部分研究成果,微软称之为“拓扑导体”,并于周三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 彭博社

  • 谷歌将于5年内发布商业量子计算应用

    谷歌计划在五年内发布商业量子计算应用

    谷歌量子部门负责人Hartmut Neven当地时间2月5日表示,谷歌计划在五年内发布商业量子计算应用。该公司于去年年底刚刚发布了量子芯片Willow。Neven在声明中称:“我们乐观地认为,5年内我们将看到只有在量子计算机上才能实现的现实世界应用。”谷歌所说的现实世界应用包括与能源、材料科学及新药研发有关的领域,例如发现可替代的新能源,为电动汽车制造更高级的电池,发现创新药物靶点等。谷歌在发布Willow量子芯片时表示,通过使用量子处理器,它已成功在几分钟内解决了一个计算问题,而传统计算机要花的时间比宇宙的历史还要长。

    —— 第一财经

  • 谷歌发布了突破性的量子计算芯片

    谷歌发布量子计算芯片 取得“突破性”成果

    谷歌的量子计算实验室刚刚取得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周一,谷歌透露其新的量子计算芯片 Willow 能够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一个“标准基准计算”,谷歌表示即使是如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需要花费“10的25次方”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项计算,比宇宙的年龄还要长。除了更强大的性能外,研究人员还找到了一种减少错误的方法,谷歌称这是“量子计算的最大挑战之一”。谷歌指出,量子比特容易出错,因为它们“倾向于与环境快速交换信息”。然而,谷歌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通过向系统引入更多量子比特来减少错误的方法,并且能够实时纠正错误。

    —— TheVerge

  • 美国加强量子计算等高科技出口管制

    美国加强量子计算等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

    美国当地时间周四宣布加紧对量子计算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等关键技术的出口管制,以防止中国等对手获取这些技术。美国商务部表示,正在全球范围内对量子计算机和制造先进半导体设备所需的机器等特定类型的产品实施出口限制,但日本等采取类似措施的国家除外。商务部补充说,几个理念相同的国家已宣布或实施了与量子计算和先进半导体制造相关的新国家出口管制,预计很快还会有更多国家跟进。政府发布最终规则之前有60天的公众意见征询期。受最新规定影响的其他商品包括开发可用于超级计算机的高性能计算芯片的技术。

    —— 巴伦周刊、彭博社

  • 日本产业技術综合研究所與英伟达合作打造量子計算系統

    日本产综研将与英伟达合作打造量子计算系统

    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的研究所 —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AIST) 据悉将与英伟达合作打造量子计算系统,计划明年起向企业和研究人员收费提供服务。量子计算能够实现高速、复杂的计算处理,这将提高药物发现研究和物流的效率。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正在建构名为 ABCI-Q 的量子人工智能混合云系统。英伟达已经向 ABCI-Q 提供图形处理器 (GPU),同时也将通过云端服务提供量子计算软件。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云端系统输入问题,并从计算机获取答复。AIST 希望通过向民间机构开放系统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推动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

    —— 日经亚洲、日经新闻

  • IBM计划在10年内推出更强大的量子计算系统

    IBM 宣布 10 个量子计算项目,计划以十年时间实现更强大的系统

    IBM 研究人员声称,量子计算正开始履行其作为重要科学研究工具的承诺,美国科技集团试图平息人们对该技术无法达到人们寄予厚望的担忧。

    该公司研究主管达里奥·吉尔 (Dario Gil) 表示,该公司将于周一公布 10 个项目,这些项目将展示量子计算与传统超级计算等现有技术结合时的力量。 “现在我们第一次拥有足够大的系统,足够强大的系统,你可以用它来做有用的技术和科学工作,”吉尔在接受采访时说。

    周一提交的论文是IBM及其合作伙伴(包括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东京大学)的成果。他们主要关注模拟量子物理以及解决化学和材料科学问题等领域。

    IBM 研究人员表示,最近的进展增强了他们对量子计算长期潜力的信心,尽管他们没有预测量子计算何时进入商业主流。相反,他们制定了一个 10 年时间表,以实现功能更强大、“纠错”的系统。

    —— 金融时报

  • 量子计算中的时间测量物理极限

    研究人员发现了阻碍量子计算机发展的物理极限

    维也纳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时间测量设备存在一种新的权衡,可能对大规模量子计算机性能设定硬性限制。

    尽管问题不紧迫,但我们将量子操作系统从原型发展为实用计算机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时间的度量受到物理限制,其中一个限制是时间分割的精度。

    “时间测量总是与熵有关,”维也纳科技大学量子信息与量子热力学交叉研究小组负责人、高级作者 Marcus Huber 说。

    研究表明,除非有无限能量,否则快速计时钟最终会遇到精度问题。时钟要么运行得快,要么运行得精确,两者不能同时兼得。

    对于量子计算等技术而言,时间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粒子数量增加时,计算的时间变得更加有限。虽然其他因素也限制量子计算机的精度,但时间测量的基本极限也起着关键作用。量子计算机的未来稳定性和性能,可能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解决时间测量方面的物理障碍。

    —— ScienceAlert (概述)

  • 谷歌推进量子霸权

    谷歌的新量子计算机能在几秒内执行其竞争对手 47 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谷歌近日宣布在量子计算机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声称已实现“量子霸权”。他们声称,他们的量子计算机可以在几秒钟内执行超级复杂的计算,而竞争对手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需要大约 47 年才能完成。

    这不是谷歌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说法。2019年,他们宣称量子霸权,但怀疑论者质疑他们主张的有效性。他们的竞争对手 IBM 认为,谷歌 Sycamore 量子计算机完成的任务并不是特别具有挑战性,并且在技术上可以由经典机器执行,尽管速度要慢得多。

    这一成就背后的谷歌研究人员在他们发表在 arXiv 预印本服务器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中解释说,量子计算机有潜力执行超出经典计算机能力的任务。他们进一步强调,在根据改进的经典方法评估计算成本时,他们的实验超越了现有的经典超级计算机。

    谷歌宣布推出的 Sycamore 量子处理器的升级版本,其现在运行在 70 个量子位上,而之前的量子位为 53 个。量子处理器拥有 70 个量子位,可以存储和处理 70 个量子信息单位,这对于任何经典计算机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其速度如何。为了说明功率的增加,该团队表示,经典超级计算机 Frontier 需要 6.18 秒才能匹配 Google 53 量子位计算机的计算,但需要 47.2 年才能匹配最新计算机的计算。

    ——first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