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网红

  • 儿童网红行业存在恋童癖

    纽约时报调查揭露儿童网红业存在恋童癖

    纽约时报调查发现,数十名潜在的恋童癖者大量利用儿童网红行业,将自己伪装成摄影师或社交媒体专家来接近儿童。迈克尔·艾伦·沃克就是这样一位男子,他向母亲们承诺,她们的女儿在他的指导下将在 Instagram 上获得大量粉丝。他因对儿童的性剥削而被判处20年徒刑。沃克还在电报上吹嘘说,他看到过儿童网红的性照片。据调查,这些男子小心谨慎的,提出拍摄不涉及裸露的儿童照片的方式来获得母亲信任。其他时候,这些男子会出价购买儿童二手衣服或不在儿童账户上的照片。Meta 表示,青少年账户有保护措施,以限制与陌生人的互动。对于由父母管理的未成年人账户,父母可以控制隐私设置、内容以及账户与其他账户的互动。

    —— 纽约时报

  • 儿童网红业存在恋童癖

    纽约时报调查揭露儿童网红业存在恋童癖

    纽约时报调查发现,数十名潜在的恋童癖者大量利用儿童网红行业,将自己伪装成摄影师或社交媒体专家来接近儿童。迈克尔·艾伦·沃克就是这样一位男子,他向母亲们承诺,她们的女儿在他的指导下将在 Instagram 上获得大量粉丝。他因对儿童的性剥削而被判处20年徒刑。沃克还在电报上吹嘘说,他看到过儿童网红的性照片。据调查,这些男子小心谨慎的,提出拍摄不涉及裸露的儿童照片的方式来获得母亲信任。其他时候,这些男子会出价购买儿童二手衣服或不在儿童账户上的照片。Meta 表示,青少年账户有保护措施,以限制与陌生人的互动。对于由父母管理的未成年人账户,父母可以控制隐私设置、内容以及账户与其他账户的互动。

    —— 纽约时报

  • 非法APP和盗版影视网红被捕

    台湾网红教如何下载非法APP观看盗版被捕

    台湾刑事局12月3日表示,警方发现两个知名网红“电脑王阿达”和“疯先生”疑似在网络分享侵权影视APP。先是通过网站发布教学文章、提供下载链接,然后提供网友可在苹果应用商店下载的非法APP。这些非法APP骗过 App Store 验证审核方式上架,使用者下载后只要输入关键字或特殊指令,就能转换成盗版影视模式。警方根据线索逮捕网红公司负责人及员工40岁梁男、51岁沈男、33岁林男等3人。查扣了网站后台发布的53篇文章、随身碟、平板、手机及违反著作权法等电磁记录证据。检方复讯后,责令梁某以1万元保释,沈、林获准无保释回。受侵害范围多达数百部,侵权内容市值超过6亿元。

    —— 雅虎新闻

  • 美国年轻人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网红获取新闻

    美国年轻人开始依赖社交媒体网红获取新闻

    皮尤研究中心的《美国新闻影响者》报告显示,20%的美国成年人表示“经常”依赖网红作为新闻来源,而18至29岁人群中这个数字上升至37%。报告基于对1万名美国成年人的调查,以及对500名“新闻网红”的分析。这些网红中的77%不隶属于任何新闻机构,或者从未在新闻行业工作过。新数据凸显了媒体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依赖非传统新闻来源来了解政府、社会问题和经济等重要主题。虽然500名网红的大多数都活跃在多个平台上,但 X 是目前最受欢迎的,85%的网红都在该平台上活跃。经常从网红那里获取新闻的美国成年人中65%表示,这些网红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时事和公民问题。

    —— 彭博社、Engadget

  • 东北网红粉条厂被查

    网红“东北雨姐”所售粉条厂家被停产停业、罚没671.76万元

    辽宁省朝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今日通报,针对近期网络反映的本溪雨姐传媒有限公司直播带货中推广的朝阳县六河粉条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薯粉条有关问题。进行现场检查,将相关红薯粉条送检。经检验,植物源检测结果为红薯源性成分未检出、木薯源性成分检出,其他检验项目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该红薯粉条配料表仅标明“红薯淀粉、饮用水、食用明矾”,属于含有虚假内容。依据相关规定,拟决定对六河公司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共计671.76万元。

    —— 界面新闻

  • 网红“铁头”涉嫌敲诈被立案

    网红“铁头”涉嫌敲诈被立案 有珠宝企业称曾遭“碰瓷”

    网红“铁头”(董光明)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依法立案侦查。警方通报后,上海一珠宝品牌企业向记者爆料称,其旗下安徽地区门店7月下旬曾遭遇“铁头”及其团队上门“碰瓷”。在门店刻意制造事端、拍摄视频,并在事后对拍摄视频进行恶意拼凑、剪辑、掐头去尾,在网络上以夸大事实内容或仅发布有利自身视频内容进行传播。7月中旬,“铁头”团队成员在门店购买了一个18克的一口价黄金貔貅。当时并没有提出异议,第二天,“铁头”带领团队返回并开启直播,质疑一口价黄金折算成每克七百多元,远超当日金价,并在视频中大声斥责门店“缺斤少两,要求门店整改”。

    —— 新京报贝壳财经

  • 杭州公安滨江分局发出了关于打假网红「铁头」的警情通报

    杭州公安滨江分局发出了关于打假网红「铁头」的警情通报

    杭州公安滨江分局发布警情通报,打假网红“铁头”因敲诈带货主播大额钱款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铁头打假网红涉敲诈勒索被抓获》

    打假网红“铁头惩恶扬善”在杭州被抓?多方回应:刑侦介入侦查,涉敲诈勒索

    网传一张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的扣押决定书显示,网红“铁头惩恶扬善”涉嫌敲诈勒索被抓获。滨江公安分局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该局刑侦大队已经介入,能公布时会发布公告。长河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关于“铁头”的事情,案件正在处理当中,具体细节不方便透露。是否是“敲诈勒索”,有待核实。

    2023年3月,铁头开始发布“打假”相关的短视频,涉及三亚海鲜市场乱象、金镶玉抽奖骗局、老年保健品骗局等,积累起数百万粉丝。今年1月,“铁头”曾在直播时自爆其涉黄经历,引发网友举报和抵制。后续铁头在抖音、快手、微博等多个平台上的账号均被封禁。(频道编注:五月曾涂鸦日本靖国神社)

    —— 潇湘晨报

  • Z世代购物决策受到网红TikTok影响

    报告发现:Z 世代的购物决策很大程度上受到网红和 TikTok 的影响

    毕马威最新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的 Z 世代正在从偶像和网红那里获取时尚灵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 TikTok 的推动。报告称:“过去几代人会去百货商店或购物中心购买基本款或尝试新款式,而 Z 世代则在网上寻找潮流趋势,追随偶像和网红,并渴望穿同样的衣服。”该报告调查了中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等14个市场的7000名消费者。每个市场近一半的受访者属于 Z 世代年龄组 (18至24岁)。调查显示,Z 世代认为社交商务 (63%) 和直播商务 (57%) 是购物体验中最重要的因素。社交商务是 Z 世代中最受欢迎的零售技术形式,尤其是在中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 CNBC

  • 网红的收入陷阱

    揭秘网红的收入陷阱:致富只是“神话”

    作为社交媒体创作者,赚取体面、可靠的收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越来越难。平台对热门帖子的补贴越来越少,品牌对赞助协议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根据高盛2023年的一份报告,约有5000万人以此赚钱。该行预计,从现在到2028年,创作者数量将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该领域将更加拥挤。

    但能赚钱并不意味着赚大钱。网红营销机构NeoReach的数据显示,去年,48%的创作者收入在1.5万美元或以下。只有13%的人收入超过10万美元。这比大多数人所想象的要辛苦得多,以此为生的创作者们已经从事这项工作多年,大多数人都不是一夜成名的。与其他自由职业者一样,创作者没有带薪假、医疗福利、退休金以及公司通常为员工提供的其他福利。再加上居高不下的通胀率和房贷利率,让创作者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 华尔街日报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