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网信办

  • 中国网信办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

    网信办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 实施新闻单位“持证亮牌”

    近期,中国网信办深入开展“清朗·整治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专项行动,积极推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持证亮牌”,清理处置一批新闻信息服务领域的违法违规信息和网站、公众账号,着力规范网上新闻信息传播秩序。网信办目前正在推进实施“持证亮牌”工程,对获得许可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公众账号统一增加红“V”标识,并明示服务主体名称、许可证编号和服务类别。同时指导督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主体在获得许可的网站、应用等服务形式上明示许可信息。

    专项行动期间,国家网信办依法查处一批违法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行为。一是仿冒假冒新闻单位,仿冒假冒新闻机构,编发虚假不实信息,误导社会公众。二是违规开展“采访”“报道”。三是借舆论监督名义,谋取不正当利益。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发布涉企负面信息,并借机寻求商业合作或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

    —— 网信办

  • 北碚区网信办责令一所学校面临网络安全风险

    重庆一学校因未履行好网络安全保护义务被处罚

    近日,重庆北碚区网信办依据中国网络安全法对属地一学校因未履行好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做出行政处罚。经查,该学校办公电脑被境外黑客组织远程控制并植入木马病毒,且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切实保障网络安全,存在较大网络数据泄露的安全风险,违反中国网络安全法等互联网法律法规,北碚区网信办责令该学校全面深入整改,依法对其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该学校负责人表示,严格按照网信部门的要求立即整改,全面深入排查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

    —— 北碚区网信办

  • 网信办的政策变革

    网信办放宽部分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

    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该监管机构已经从一个单一的网络审查机构转变为该国最强大的管理者之一,负责监管未来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数据和人工智能。

    尽管网信办已经撤销了一些颇具争议的措施——这在习近平的政府中实属罕见——但一些中国观察家仍担心,该监管机构对投资者来说仍是一个重大风险。令人担心的是,该机构将难以管理习近平的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这两个相互竞争的优先事项,从而导致更多政策反复无常,阻碍创新和投资。

    欧亚集团地缘技术业务主管陆晓萌表示:“这有点像重新平衡的举措,与近年来总体的紧缩趋势相反。”网信办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人工智能是中美地缘政治冲突的关键战场。2023年7月,在咨询了业内人士后,该机构放松了最严格的规定,将重点放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创新上。该技术的监管也从国家网信办扩大到其他机构,包括更注重增长的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

    即使国家网信办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人们对于其将把中国的科技监管引向何方仍然存在疑虑。“他们正将重点转向开放,但还没有完全放弃安全措施,”努利斯特说。“从滴滴事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你无法躲避他们。没有人会再冒险了。”

    —— 彭博社

  • 中国网信办2023年约谈网站

    中国网信办2023年约谈网站10646家,关闭违法违规账号127878个

    中国网信办2023年共约谈网站10646家,责令453家网站暂停功能或更新,下架移动应用程序259款,关停小程序119款,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14624家,督促相关网站关闭违法违规账号127878个。

    —— 中央网信办

  • 中国网信办仅批准了约四分之一的数据出境申请

    网信办自新数据安全法出台以来仅批准了约 25% 的数据出境申请

    自出台新的数据安全法规以来,中国仅批准了约四分之一的数据出境申请,这对那些努力应对经济放缓以及中美之间日益紧张关系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打击。

    中国主要互联网监管机构中国网信办的现任和前任官员表示,网信办尚未批准来自本地和国际企业向其海外合作伙伴发送数据的数千项请求,这些请求涉及从个人信用历史到在线销售记录等数据。

    根据一名现任网信办官员、一名前网信办官员和一家中国电商公司的数据安全主管的说法,仅有大约四分之一的所有申请得到批准。目前尚不清楚总共提交了多少申请。网信办在5月停止发布批准数据,也未回应置评请求。

    —— 金融时报

  • 打击网络谣言的中央网信办强有力的行动

    中央网信办依法查处杜撰、歪解公共政策的造谣传谣账号

    近期,一些网络账号杜撰、歪解公共政策信息,误导群众、从中牟利。中央网信办指导网站平台开展重点排查整治,坚决打击造谣传谣行为,共处置违法违规账号373个。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股市小作文”谣言。2.“国家补短板强弱项领导小组”谣言。3.“不同人群使用不同颜色社保卡”谣言。4.“河南花49万助农插秧2亩”谣言。5.“考取‘社工证’包分配,还能优先录取为公务员”谣言。6.“水稻上山”谣言。7.“捡瓶子卖钱挣学费”等“视觉贫困”谣言。

    中央网信办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坚决打击造谣传谣行为,从严查处发布谣言的账号主体,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同时欢迎有关部门和网民积极参与举报,合力铲除网络谣言生存土壤,共同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 中央网信办

  • 上海网信办约谈星巴克、Shake Shack等3家餐饮企业

    星巴克、Shake Shack 等被上海网信办约谈,存在诱导消费者关注公众号等问题

    据“网信上海”透露,近日,“亮剑浦江・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启动后,根据消费者举报线索,上海市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分两路对星巴克、Shake Shack、天泰餐厅开展现场执法。

    三家餐饮企业存在频繁“诱导索取用户手机号”、“诱导消费者提供精准位置信息”、“频繁弹窗诱导注册会员”、“诱导消费者关注公众号”等问题。

    三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约谈要求,积极配合监管部门,举一反三开展自查整改。目前,Shake Shack、天泰餐厅对存在的问题已进行了初步改进,星巴克正在积极调整。

    —— IThome

  • 网信办继续打击“算法歧视”

    网信办督促整改“算法歧视”

    网信办官员周四在国新办 2022 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继续开展打击网络谣言、整治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领域乱象、算法综合治理等十项专项行动。

    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压实网站平台的主体责任,对敏感领域、敏感事件产生的各种信息加强识别。此外,近期将启动针对算法专项行动,督促整改“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问题。网信办继续深化自媒体涉新闻信息网络传播乱象治理,集中清理违规账号和信息;要对 MCN机构(多频道网络服务机构)进一步明确标准、划出红线,正在研究制定 MCN 机构信息内容管理规范。

    —— solidot

  • 中国网信办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中国叫车服务公司滴滴出行才赴美IPO,中国网信办今天以“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期间停止新用户注册。媒体报道聚焦滴滴出行赴美IPO不到一周时间。

    —— 中央社

  • 网信办整理违法违规信息

    网信办平均每天处理信息约3000万条,每天处理账号、群组约10万个,每天关闭网站50家。

    去年累计清理违法违规信息上百亿条,处置各类账号、群组3499万余个,关闭网站平台1.8万余家,下架移动应用约1.6万款。

    (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