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疫苗

  • 美军在新冠疫情期间抹黑中国疫苗

    路透社调查报道揭露美军在新冠疫情期间发起认知作战,抹黑中国疫苗

    美国军方在新冠疫情期间发起了秘密的认知作战,以菲律宾为目标,散播虚假信息,抹黑中国科兴疫苗,目的是为了破坏中国形象和疫苗接种率。美军创建了虚假社交媒体账号,冒充菲律宾人散播反疫苗信息。内容包括质疑疫苗安全性和效力、攻击中国政府等。行动始于2020年春季,直到2021年中才停止。该行动针对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策略,例如在穆斯林社区散播中国疫苗违反伊斯兰教法的言论。

    该行动导致许多菲律宾人拒绝接种疫苗,延缓了疫情控制。破坏了公众对疫苗的信任,也损害了中国形象。菲律宾政府表示将对此事进行调查。美国政府承认了该行动,但拒绝透露细节。消息人士称该行动由军方策划,美国国务院得知之后强烈反对,并叫停了相关行动。军方随后进行内部调查,认为行动散播的信息远超任何可接受的军事目的的范围,随后取消了“心理战行动无需向驻目标国大使报备”的规定。此外,心理战外包商通用动力IT战术粗糙,未能隐匿网军来源。

    —— 路透社、雅虎新闻

  • 癌症疫苗发展有望取得成功

    MIT评论:癌症疫苗似乎有望取得成功

    几十年来,药物开发商一直致力于开发疫苗来帮助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癌症,但没有取得太大成功。但过去一年的可喜结果表明该战略可能正在达到一个转折点。这些疗法最终会奏效吗?

    Moderna 和 BioNTech 正在开发的个性化癌症疫苗是针对每位患者的特定癌症量身定制的。研究人员收集了患者的一块肿瘤和健康细胞的样本。他们对这两个样本进行测序并进行比较,以识别肿瘤特有的突变。然后将这些突变输入人工智能算法,选择最有可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突变。这些新抗原共同形成了一种肿瘤的“罪犯素描”,这是一幅帮助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的粗略图片。

    新抗原被置于 mRNA 链上并注射到患者体内。从那里,它们被细胞吸收并转录成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细胞表面可以引发免疫反应。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节选)

  • 癌症疫苗开发取得突破

    癌症疫苗开发取得突破

    MIT评论:癌症疫苗似乎有望取得成功

    几十年来,药物开发商一直致力于开发疫苗来帮助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癌症,但没有取得太大成功。但过去一年的可喜结果表明该战略可能正在达到一个转折点。这些疗法最终会奏效吗?

    Moderna 和 BioNTech 正在开发的个性化癌症疫苗是针对每位患者的特定癌症量身定制的。研究人员收集了患者的一块肿瘤和健康细胞的样本。他们对这两个样本进行测序并进行比较,以识别肿瘤特有的突变。然后将这些突变输入人工智能算法,选择最有可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突变。这些新抗原共同形成了一种肿瘤的“罪犯素描”,这是一幅帮助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的粗略图片。

    新抗原被置于 mRNA 链上并注射到患者体内。从那里,它们被细胞吸收并转录成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细胞表面可以引发免疫反应。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节选)

  • 俄罗斯即将研制出癌症疫苗

    普京称俄罗斯即将研制出癌症疫苗

    俄罗斯总统普京周三表示,俄罗斯科学家即将研制出癌症疫苗,很快就能提供给患者。普京在电视讲话中表示,“我们已经非常接近研制出所谓的新一代癌症疫苗和免疫调节药物,我希望它们很快就能有效地用作个体治疗方法。”普京没有具体说明拟议的疫苗将针对哪种类型的癌症,也没有具体说明如何针对。

    —— 路透社

  • 欧盟向中国提供新冠疫苗

    欧盟向中国免费提供新冠疫苗以帮助遏制疫情

    1月3日(路透社)——《金融时报》周二报道,欧盟已向中国免费提供COVID-19疫苗,以帮助北京控制该疾病的大规模爆发。

    报道援引欧盟委员会官员匿名的话说,这一举措是卫生专员Stella Kyriakides努力安排欧洲对北京放弃其所谓的“清零”政策后可能出现的感染浪潮作出的回应。

    报道援引一位官员的话说:“Kyriakides专员已经与她的中国同行联系,提供声援和支持,包括公共卫生专业知识,以及通过变体适应的欧盟疫苗捐赠。”

    —— 路透社

  • 斯坦福研发了覆盖所有新冠毒株的铁蛋白疫苗

    斯坦福研发最新疫苗,能覆盖所有毒株,抗体反应比现有mRNA疫苗强100倍

    Biohub和斯坦福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基于铁蛋白的新冠纳米颗粒疫苗——Delta-C70-Ferritin-HexaPro(DCFHP)。

    DCFHP-alum可以涵盖所有已知新冠变种,并且所能引起的抗体反应比现有mRNA疫苗强100倍。在37˚C下储存14天后依然是稳定的。

    在初次免疫一年后的强化免疫中也能引起强烈的抗原反应。

    DCFHP-alum可以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产生强效、持久、广谱的中和抗体。

    如果能证实它在人体内也能产生同样强效的抗体,或许新冠病毒将和天花一样成为历史。

    这项研究背后的金主是扎克伯格 。论文预印本

  • 美国向中国提供冠病疫苗未受回应

    美国国务卿:美国做好了向中国提供冠病疫苗的准备,但中国没有回应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美国做好了向中国提供冠病疫苗的准备,但北京方面迄今尚未对美国提出请求。

    据彭博社星期五(12月23日)报道,布林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希望看到中国控制住疫情”,因为中国的疫情“对全球经济显然有影响”,美国也担心在冠病病毒在中国大范围传播之际,会出现新的变异。

    布林肯说,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来说,各国政府应把重点放在疫苗接种、提供检测和治疗上。重要的是,对于所发生的事情应与全球各国共享,因为这不仅对中国有影响,对全世界都有影响。

    布林肯没有回答有关中国官方新冠死亡统计数据有效性的问题,但强调了保持透明度的重要性。

    中国驻美大使馆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 联合早报

  • 美国愿向中国提供冠病疫苗

    美国务院发言人:美国愿向中国提供冠病疫苗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美国愿意向中国提供冠病疫苗,以应对疫情。

    根据美国国务院新闻稿,发言人普赖斯当地时间星期二(12月20日)在记者会上说,美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希望中国能够战胜近期大规模暴发的冠病疫情。

    在防疫政策大幅放宽后,中国近期冠病感染数激增。

    普赖斯说,中国有能力控制疫情对中国自身和持续复苏的世界经济都很重要。他说,抗疫的重点在于让人们接种疫苗,并使冠病检测和治疗都更加可及。

    有记者提问,是否正式与中国讨论过疫苗分享事宜。普赖斯回答称,他不会公开私下的讨论。但是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冠病疫苗捐赠国,疫苗也安全有效,即便存在政治分歧,美国也愿意继续通过提供疫苗或其他方式支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抗疫,这非常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他强调,支持抗疫无关政治,而是关乎拯救生命与生计。

    不过,美国之音的报道分析认为,由于北京大力开展“疫苗外交”,将本土生产的疫苗运往世界各地,中国政府不太可能接受竞争对手美国提出的这个提议。

    世界卫生组织6月公布数据,中国本土生产的国药疫苗,在接种两剂后对预防有症状感染和住院的有效率为79%;而美国制造的莫德纳和辉瑞疫苗的有效率大约为95%。

    —— 联合早报

  • China’s COVID-19 Vaccine and Relaxation Measures Are Not Doomed to Fail

    胡锡进:不敢苟同放开封控是“大溃败”等说法

    中国疫情防控转向、大幅放宽封控措施,对于一些舆论指目前放开封控是“大溃败”“断送了之前三年的防疫成果”,《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他对这些说法完全不敢苟同,呼吁不要早早宣扬悲情,无根据地论证中国“一错再错”。

    胡锡进星期五(12月9日)在个人微博发文说,大家都在关注疫情对医疗体系的冲击,但这轮汹涌疫情到现在造成的死亡病例非常少。

    至于死亡病例非常少的可信度,他认为,如果漏掉死亡病例的上报,属于恶意瞒报,责任很重,各地官员未必敢冒风险去瞒报。

    他以北京市和广东省的情况举例分析,认为死亡病例较少的情况基本是可信的。而至于为什么重症和死亡病例这么少,就需要医学专家们给出客观、准确的分析。他猜测,有可能是病毒更弱了,也可能是接种疫苗的普及率高。

    胡锡进写到,随后重症很可能会增加,死亡病例大概也会增加。但内地感染人数暴增的同时,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展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慢,这样的一个苗头已经一目了然。

    他因此认为,接下来怎么发展不好说,但现在因为病例迅速增加,医疗资源有些紧张,就断言“大溃败”,这话说得太早了,“要看接下来的发展,要看结果”。

    他还说,如果中国大陆能够最终把死亡病例控制在很低水平上,那就说明前三年的防疫的确争取到了宝贵时间,当前放开封控虽然造成了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但没有导致严重的最终后果,那么此时放开就是适时的,中国的防疫总体上就是成功的。

    他最后强调,虽然现在还不能下这个结论,但也请不要早早宣扬悲情,无根据地论证中国“一错再错”,应该努力把眼下的事情做好,尽量减少病毒快速传播期间民众的困难和担忧,“时间给出的打分最公正”。

    —— 联合早报

  • 日本政府疫苗配剂争端

    日本政府疫苗配剂争端

    【共同社】日本政府26日就新冠疫苗第三剂接种呼吁利用美国莫德纳疫苗,然而地方政府由于前两剂多为辉瑞,请求增加辉瑞第三针,日本政府接种担当表示“难以满足这一愿望”。

    扩展:该项决策是否影响日本vps价格。昨日日本宣布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