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用户信任

  • 谷歌地图开始打击虚假评论

    谷歌地图正在严厉打击商家的虚假评论

    许多人使用谷歌地图来查找有关本地商家的更多信息,而谷歌地图评级系统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功能。现在,谷歌地图似乎正在采取措施使其评论更加可信,在检测到虚假评论时向用户发出警告,并从其平台上删除虚假评论。目前英国用户已经能看到警告,警告写道:“最近从该地方删除了疑似虚假评论。”商家可以对谷歌的行为提出上诉,但在上诉过程进行期间,有关虚假评论的警告很可能会继续存在。谷歌地图的警告并没有说明这些违规评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所以,即便实际上某商家可能是恶意评论活动的受害者,用户也可能会误以为商家在刷好评。

    —— TechRadar

  • Telegram vs WhatsApp:安全性和用户信任

    TG创始人杜洛夫发帖,似乎是在回应Signal创办人此前的一篇文章。之前Signal的开发者曾声称Telegram不能算是一种加密的聊天软件。

    杜洛夫发帖译文:

    最近的一份报告证明,Telegram坚持其对用户数据保密的承诺,而像WhatsApp这样的应用程序则将实时用户数据交给第三方,尽管他们多次声称 “E2E加密”,但也可以披露信息内容。

    该报告已经证实,Telegram是为数不多的不违背用户信任的消息应用程序之一。

    我并不感到惊讶。其他大多数应用程序即使想保证用户的隐私,也无法做到。因为他们的工程师居住在美国,当美国政府命令他们时,他们不得不秘密地在其应用程序中实施后门。如果工程师公开谈论此事,那么就会因违反禁言令而入狱。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机构甚至不需要法院命令就能从WhatsApp等消息应用程序中提取私人信息,而在其他情况下,法院文件则被掩盖在保密之中。一些所谓的安全应用程序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政府机构的资助(如Anom、Signal)。

    多年来,国家安全局(NSA)一直在确保国际加密标准符合NSA能够破译的内容,而所有其他的加密方法都被贴上 “非标准 “或 “自制 “的标签。通过他们在加密行业的代理人(比如这个),NSA将有缺陷的标准强加给世界其他国家使用的加密方式,告诫其他所有人不要 “推出自己的加密方式”。

    难怪WhatsApp等基于美国的应用程序受到后门的困扰–政府(和其他任何人)可以利用这些故意植入的安全漏洞来入侵智能手机,并从人们身上提取私人数据。

    我听说我们在美国的竞争对手很沮丧,因为他们无法与Telegram的增长相提并论,尽管大量投资于市场营销(Telegram从未投资过)。但为了与我们的增长相匹配,他们必须首先确保他们的行动与他们的营销主张相匹配。在此之前,不幸的是,他们应用中的数据泄露和安全问题仍将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