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生成内容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否能获得版权

    人类编辑的 AI 创作可能在美国获得版权

    在美国,经过人类编辑的人工智能生成创作很可能获得版权,但未经任何人类修改或添加的创作则不能获得版权。这是根据美国版权局 (USCO) 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报告概述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能有资格获得IP保护的情况。例如,电影制作公司可以对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让演员变年轻或从场景中移除物体的电影申请版权。仅凭提示通常不会产生可获得版权的作品。但美国版权局在其报告中明确指出,版权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该机构尚未裁定做出“富有表现力”的独立艺术选择的人工智能系统是否可以创作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发布的后续报告中解决这个问题。

    —— Techcrunch

  • 中国网信办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传播活动

    中国网信办要求规范生成合成内容传播活动

    中国网信办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到,提供网络信息内容传播平台服务的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规范生成合成内容传播活动。1、核验文件元数据中含有隐式标识的。2、用户声明为生成合成内容的。3、平台服务提供者检测到显式标识或其他生成合成痕迹的。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在发布内容周边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

    对于确为、可能和疑似生成合成内容的,应当在文件元数据中添加生成合成内容属性等信息。提供必要的标识功能,并提醒用户主动声明发布内容中是否包含生成合成内容。

    —— 中国网信办

  • youtube将要求创作者在上传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视频中标记

    YouTube 将在使用人工智能的视频上显示标签

    YouTube 将要求创作者在上传视频时开始标记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这些标签将出现在视频说明中。此更新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推出。

    这在内容讨论敏感话题(例如选举、持续冲突和公共卫生危机或公职人员)的情况下尤其重要。一贯选择不披露此信息的创作者可能会受到内容删除、取消收益或其他处罚。

    YouTube 还将为创作者、观众和艺术家提供新选择,将可以使用隐私请求流程来请求删除人工智能生成的包含他们面部或声音的扭曲视频。除此之外还为音乐合作伙伴提供了请求删除人工智能翻唱的功能。YouTube 在评估这些请求时会考虑多种因素。

    —— YouTube

  • TikTok 要求创作者标记 AI 生成内容

    TikTok 现在要求创作者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添加标签

    TikTok 周二表示,为了遏制虚假信息,它将开始推出一款新工具,帮助创作者标注他们制作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TikTok 在一份新闻稿中说,该工具将帮助创作者轻松遵守公司现有的 AI 政策,该政策要求所有显示真实场景但经过处理的内容都必须标明是假的或经过修改的。

    TikTok 禁止深度伪造视频和图像。它不允许对私人人物和年轻人进行深度伪造,但在某些情况下,包括出于艺术和教育目的,可以对公众人物的图像进行修改。

    此外,该公司周二表示,它将在本周开始测试“人工智能生成”标签,最终将应用于它检测到的由人工智能编辑或创建的内容。它还将在应用中重命名具有人工智能的特效,在其名称和相应的标签中明确标注“AI”。

    —— 美联社

  • tiktok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加强了标签要求

    tiktok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加强了标签要求

    TikTok向创作者明确表示,任何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都必须带有标签,否则就会被删除。

    TikTok向创作者明确表示,任何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都必须带有标签。

    新的标签功能使创作者可以更轻松地披露他们的帖子是否包含 AI 制作的内容。上传视频时,现在可以在“更多选项”下找到标有“AI 生成内容”的切换开关。

    在切换开关下,TikTok 写道,该标签将有助于防止“内容删除”,并表示该平台可能会删除未标记的内容。目前该切换开关正在测试中,只有部分用户收到更新。

    —— mash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