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物联网

  • 微软上海张江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验室关闭

    微软上海张江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验室关闭

    微软上海张江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验室关闭:全球布局调整中的缩影

    微软位于上海张江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验室近日传出已正式关闭的消息。作为微软在全球范围内投入最大的此类实验室,该机构的落幕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一实验室于2019年5月在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上正式启用。最初由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与微软公司共同出资建立,双方希望通过这一合作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落地。然而,在运营近四年后,随着合同到期,微软方面明确表示将不再继续投入资金,最终导致双方合作关系终止。

    多位接近微软的消息人士透露,实验室关闭背后反映了多重因素: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落地难度超出预期,以及外资企业在华运营成本上升和效率优化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中美科技竞争加剧和全球疫情的影响,许多外资企业都在重新评估其在华投资策略,微软的这一决策或可视为其中的一个缩影。

    这一事件不仅折射出国际科技巨头在全球化布局中的战略调整,也为观察当前中外科技合作的趋势提供了重要视角。

  • 北京首个“5G-A组网无源物联技术”试点成功

    北京电动车试点专属“标签” 入楼将报警

    12月18日,北京移动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开展了北京首个“5G-A组网无源物联技术”试点,这也是5G-A在轻量应用方面的首次试水。具体应用场景,电动车和电池贴上专属“身份证”,一旦违规进入楼内就会第一时间报警。此次试点北京移动在亦庄米兰天空小区引入5G-A无源物联网技术,助力解决社区电动车管理难题。据工作人员介绍,小区内的电动车和电池都贴上了一张“标签”,这张“标签”如贴纸一般轻薄,上面有专属的二维码和编号,里面还有一个芯片。小区出入口、电动车停车场、充电区以及居民楼门口都安装了无源物联读取器,每当电动车经过这些区域,“标签”就会与读取器“打招呼”。

    —— 北京发布

  • 小米发布开源物联网系统OpenVela

    小米宣布开源自研 IoT 系统OpenVela

    小米今天宣布基于 Apache 2.0 许可推出其 Vela 物联网系统的的开源版本 OpenVela 。Vela 是小米基于开源实时操作系统 NuttX 打造的物联网嵌入式软件平台,在各种物联网硬件平台上提供统一的软件服务,支持丰富的组件和易用的框架,打通碎片化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小米称, OpenVela 以轻量化、标准兼容、安全性和高度可扩展性为核心特点,已成为众多物联网设备和 AI 硬件的技术首选,涵盖了智能手表、运动手环、智能音箱、耳机、智能家居设备以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 小米, GitHub

  • Matter 1.4标准发布

    Matter 1.4标准发布:增强智能家居互操作性

    连接标准联盟 (CSA) 今日宣布 Matter 1.4 现已正式发布,可供设备制造商和生态平台开发应用。这次更新是 Matter 生态系统迈出的重要一步。Matter 1.4 带来了一系列增强功能:设备供应商和平台能够依靠增强的多管理员功能改善多生态系统下的用户体验;利用 Matter 认证的家庭路由器和接入点可以创建更可靠互操作的家庭网络;借助扩展能源管理增强功能帮助用户节能;以及通过多种新设备类型和核心增强功能构建更好的全新体验。

    —— 连接标准联盟

  • 苹果公司推出全新的智能家居战略

    苹果公司推出全新的智能家居战略

    在落后亚马逊和谷歌之后,苹果公司终于准备争夺智能家居市场。为了实现该任务,苹果公司将重点关注家居生态系统领域,组建了一个新的团队,并从已取消的汽车项目中调来了部分工程师。该计划由三个关键部分驱动:人工智能、显示屏和软件。该战略的第一部分包括 Apple Intelligence,将用于增强家庭自动化。人工智能还将用于对应用、设备和媒体进行精确控制。该战略的第二部分涉及智能家居显示屏,桌面显示屏设备将使用人工智能来了解其周围环境,以便能够感知谁在看屏幕、人们在做什么以及谁在说话。至于该战略的最后一部分,苹果公司正在打造一款名为 homeOS 的新智能家居操作系统,该系统基于 Apple TV 的 tvOS。

    —— 彭博社

  • 建立全球蓝牙设备连接的卫星网络

    美国初创公司计划建立一个任何蓝牙设备都可以连接的全球卫星网络

    支持蓝牙的设备无处不在,但这些设备的使用受到蓝牙技术提供的相对较短范围的限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初创公司Hubble Network希望通过推出一个卫星网络来彻底颠覆这一现状,任何支持蓝牙的设备都可以连接到世界上任何地方。

    该公司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由300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可以为任何传感器或装有蓝牙低能量(BLE)芯片的设备提供实时更新。在其网站上,Hubble提出了跨行业的使用案例从儿童安全到托盘跟踪到环境监测。这家初创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在其网络上连接超过10亿台设备。

    哈勃网络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哈罗表示,该公司设计了“技术技巧”,首次使这种规模的连接成为可能,例如降低比特率或每秒传输的数据量。哈勃还重新考虑了卫星天线的设计。该公司没有在卫星总线的一侧安装一根天线,而是在每颗卫星上使用数百根天线。这意味着每颗卫星可以支持数百万个连接设备。

    “这本质上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巨大放大镜,能够检测到来自蓝牙芯片的这些非常微弱的无线电信号,这就是使您能够真正破译和接收蓝牙信号的原因,”Haro 解释道。

    结果是可以在大约 1,000 公里外检测到无线电信号——或者比通过地面网络从蓝牙芯片检测到的信号长近 10 个数量级。

    哈勃网络计划于 2024 年 1 月在 SpaceX 的 Transporter-10 拼车任务中发射首批四颗卫星,并在之后搭载早期试点客户。

    —— Tech Crunch

  • 韩国发现全球物联网终端被恶意代码植入

    韩情报机构:全球过万物联网终端被植入恶意代码 中国占83%

    韩国国家情报院周三(1月19日)表示,近日发现全球72个国家的1万1700多台物联网终端被植入代号为“Mozi(墨子)Bot Net”的恶意代码,其中韩国有100多台。

    韩联社报道,韩国国情院去年12月从俄罗斯网络攻击应对小组(CERT)获取“黑客曾试图途径韩国IP地址入侵”的情报,经现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个地方政府的广告终端被植入该代码。

    国情院还对国家机关和公共机构进行调查并采取保安管制措施,从中了解到国内外有线无线路由器、闭路电视、硬盘录像机(DVR)、广告终端等约1.17万多台被植入同一恶意代码。

    国情院1月初通过网络威胁信息共享系统向公共机构和民间企业紧急传达了相关信息,并与有关机构共同采取保安措施,还向美国、日本和欧盟成员国提供相关信息,并向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ERT)提供了有关资料。中国被植入上述恶意代码的终端占整体的83%。

    ——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