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泄密

  • 群聊泄密事件引发Signal下载量激增

    群聊泄密事件引发 Signal 下载量激增,创历史新高

    近日,一起涉及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的Signal群聊泄密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报道,一名特朗普政府的高官意外将记者加入其Signal聊天群组中讨论敏感的作战计划内容。这一事件迅速成为媒体焦点,推动了加密通讯应用Signal下载量的大幅攀升。

    Signal公司增长与合作伙伴关系主管Jun Harada表示:”这是Signal在美国历史上增长最为迅猛的时期之一,用户增速远超往常水平。”据他透露,本周的用户增长速度是2025年典型周的两倍,而去年同期的每周增长率也仅为该速度的一半。

    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Signal在美国市场的下载量较前一周增长了105%,与去年平均每周数据相比更是提升了150%。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以外的地区,虽然下载量也有上升,但增幅仅为21%,显示出此次下载量激增主要集中在美国内部市场。

    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公众对隐私和安全通讯工具的关注度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泄密事件发生后,Signal作为一款强调端到端加密功能的应用程序,其安全性受到了更多用户的认可和重视。

  • 美国政府误操作致 Signal 应用泄密

    美国政府误操作致 Signal 应用泄密

    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误将作战计划讨论群组分享给记者。本月初,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通过非政府开源加密消息应用Signal创建了一个与美国高级官员的讨论群组,用于探讨对也门胡塞武装分子的打击行动。然而,在此次讨论中,沃尔兹无意中邀请了《大西洋月刊》主编戈德堡加入对话。在讨论过程中,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泄露了”即将对也门发动袭击的行动细节,包括目标、将部署的武器以及袭击顺序等信息”;而中情局局长拉特克利夫则发送了可能与实际情报行动相关的信息。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特朗普政府承认,通过Signal应用传输的信息似乎是真实的,但并未解释为何高级官员会选择在未经批准的机密政府系统之外讨论敏感国防信息。当被问及此事时,特朗普表示对此感到惊讶,并声称”我对此一无所知”。这一误操作凸显了当前保密机制存在的漏洞,以及使用非官方加密通信工具所潜在的风险。

  • 《Meta公司解雇20名因泄密而被辞退的员工》

    Meta 公司因泄密事件解雇了约20名员工

    ​据发言人称,Meta 已经解雇了大约二十名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到外部的员工。Meta 公司发言人戴夫·阿诺德说:“我们在员工入职时就告知他们,并定期提醒他们,泄露内部信息违反我们的政策,无论出于何种意图。我们最近进行了一项调查,导致大约二十名员工因向公司外部泄露机密信息而被解雇,我们预计还会有更多类似情况发生。我们对此非常重视,并会在发现泄密时继续采取行动。”由于最近大量报道详细描述了未公布的产品计划和内部会议,Meta 公司加大了寻找泄密者的力度。周四关于解雇员工的公开声明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他们泄露了什么资料、这些员工是谁或他们向谁泄露了信息。

    —— The Verge

  • 中国国安部通报前国家机关涉密人员泄密被判死刑

    中国国安部通报前国家机关涉密人员泄密被判死刑

    中国国家安全部今天通报,张某曾是某国家机关的核心涉密人员,工作中接触掌握大量国家秘密。张某虽多次接受保密教育,却对单位里“烦琐”的保密规定不以为意,在交换文件数据的过程中经常将单位的涉密U盘与个人U盘混用,在个人U盘中留存了大量的涉密文件资料。离职后,张某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拉拢策反的重要目标。张某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了大量绝密级、机密级国家秘密。最终,张某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央视新闻

  • MSI products泄密使其更容易被攻击

    黑客公布微星产品私钥,使其更容易被攻击

    在勒索软件团伙泄露了微星公司产品的私人代码签名密钥后,网络犯罪分子可能更容易攻击 MSI 笔记本电脑。

    泄密事件可追溯到一个名为 Money Message 的组织,该组织上个月宣布已渗透 MSI 并窃取敏感的公司文件,据称包含源代码。Money Message 声称 MSI 拒绝支付费用以对信息保密,因此在周四,它在暗网上的网站上发布了被盗数据。

    网络安全公司 Binarly 分析了泄漏的文件,并确认它们包含 MSI 57 种产品固件的私有代码签名密钥。

    这些密钥很重要,因为 MSI 使用它们来证明固件更新来自公司。否则,计算机可以将该软件标记为不受信任和潜在的恶意软件。

    现在,这些泄露的密钥可能会落入犯罪分子之手,并被滥用来签署伪装成 MSI 相关软件的恶意软件。

    另一个问题是泄漏还包含Intel Boot Guard的私有签名密钥,它可以在 PC 首次启动时验证正确的计算机代码正在运行。Binarly 在 116 种 MSI 产品中找到了 Intel Boot Guard 的私钥。

    —— 个人电脑杂志

  • 《GTA6》大规模泄密

    《GTA6》大规模泄密

    泄密者公开《GTA6》大量视频和万行代码

    今日,我们看到了《GTA6》开发版海量视频泄露的消息。从泄露的内容可以看到,泄露者已经可以拿到游戏的源代码,不仅如此,泄露者还将游戏的一万行源码进行了公开!这次事件堪称游戏史上最大规模的游戏泄密事件之一。

    泄密者称,未来还有可能直接放出游戏的开发中版本!这对于R星和Take-Two来说可以说是绝对的坏消息,如果厂商因此而决定将游戏推迟发售也不奇怪,当年的《半条命2》也发生过类似事件。

    虽然Take-Two尚未正式公布《侠盗猎车6》,但显然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提前看到游戏的内容了。今天,大量开发中的《GTA6》视频片段被上传到网络。

    —— cnBeta

  • 中国警方数据库泄密导致历史上最大的人类数据盗窃

    WSJ:中国警方的数据库对外网开放访问了一年多,导致泄密

    今年早些时候发现安全漏洞的网络安全专家说,这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个人数据盗窃案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已知网络安全漏洞,因为一个常见的漏洞使数据在互联网上被公开。

    据网络安全专家称,上海警方的记录包括近10亿中国公民的姓名、政府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和事件报告,是安全存储的。但他们说,一个用于管理和访问数据的仪表板被设置在一个公共网站上,而且没有密码,这使得任何具有相对基本技术知识的人都可以随意进入,复制或窃取信息库。

    暗网情报公司Shadowbyte的创始人Vinny Troia说:”他们将这么多数据暴露在外,这太疯狂了。”

    网络安全研究公司SecurityDiscovery的老板鲍勃-迪亚琴科(Bob Diachenko)表示,该数据库从2021年4月到上个月中旬一直暴露在外面,当时其数据突然被清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张赎金字条,上海警方发现了这一点。

    根据Diachenko先生提供的截图,”你的数据是安全的”,赎金字条上写道。”联系你的数据……恢复10btc”,意思是数据将以10个比特币,大约20万美元的价格被归还。

    这个赎金数额与一位匿名用户上周四在一个在线网络犯罪论坛上开始要求的价格相吻合,以换取对一个数据库的访问权,该用户声称该数据库包含从上海国家警察数据库盗取的数十亿条中国公民的信息记录。

    这个周末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帖子引起了网络安全专家的警觉,不仅是因为泄漏的规模,还因为政府数据库中的信息的敏感性。

    上海市政府和中国网信办(该国的互联网监管机构)没有对评论请求作出回应。

    网络安全专家拼凑出了数据库真实性的新证据,以及这么多私人信息如何落入网络犯罪分子手中的细节。

    他们说,仪表盘就像一扇通向数据库的大门,即使在所有数据丢失后也没有关闭,直到这个漏洞开始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特罗亚先生说,窃取数据的人很可能是正在兜售数据的同一个实体。

    他说:”很常见的是,如果赎金受害者不支付赎金,那么他们会试图在网上出售数据。”

    无法确定该数据库被公开访问是偶然还是故意的,也许是为了在少数人之间更容易分享数据。特罗亚先生和迪亚琴科先生说,这种漏洞很常见,但他们都表示,发现如此规模的不安全数据库令他们感到震惊。

    两人都说,他们也证实了匿名泄密者的说法,即它包括超过23兆字节的数据,涵盖多达10亿人。他们说,一个名为 “person_address_label_info_master “的文件包含了人们的姓名、生日、地址、政府身份证和身份证照片,长度接近9.7亿行,这表明它包括同样多的人的详细信息,假设没有重复的条目。

    该文件标记了有犯罪史的个人,包括有交通违规行为的人、被认为是逃犯的人以及被指控犯有强奸或杀人罪的人。它还包括一个 “应该被密切关注的人 “的标签,这是中国政府监控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称呼,以表示被认为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的人。

    数据泄露突出了一些政策研究人员所描述的中国信息安全方法中的核心矛盾。

    —— 华尔街日报

  • 淘宝、京东、拼多多用户大量泄密数据被发现

    中国电商平台大量泄密数据在TG贩售

    淘宝、京东、拼多多用户数据疑似出现泄露,淘宝泄露源疑似为21年6月的淘宝11亿爬虫数据,京东与拼多多未知。(京东与拼多多用户名使用场景少,网络上找不到测试ID)

    根据笔者测试,在网络上随机选取多个淘宝ID进行查询,均查询到了准确的个人信息,测试最早追溯可达2020,实际最新未知(估记最新到2021年6月左右)。预计数据量10亿+,查询一次价格约为29U。

    此次泄露范围极广,大多数淘宝使用者均被命中,且此查询此信息的机器人目前已在telegram中部署完成,据发文前该机器人官方频道已有1127人关注,预计将大范围在telegram中传播。

    此外机器人可以查询贴吧/QQ数据等数据,其中贴吧数据较新,与前几年高三学生跑出的贴吧数据不同,来源未知。

    其他查询数据与目前已泄露数据无异。至于学信等信息未进行验证,数据量应该不大。

    —— CN_Privacy

    (为保护隐私以及防止诈骗,评论中禁止发布任何社工库机器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