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治理

  • 电商平台治理AI生成虚假图片

    电商平台治理AI生成虚假图片

    近日,电商平台首次针对AI生成的虚假图片问题出台相关治理措施。淘宝正式宣布启动全平台AI假图治理行动,重点打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成显著失真的商品效果图等违规行为。

    根据新规,淘宝明确规定禁止使用AI等技术手段呈现与实际商品严重不符的信息效果图,以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商家权益。平台特别指出四种典型的违规场景:商品材质或款式与实物明显不符的”货不对板”、商品效果过度夸大或失真、明显的抠图拼接痕迹,以及违背物理规律的人体或场景展示。

    为应对这一新型电商痼疾,淘宝采取了多项治理措施:首先通过上线AI识别模型实现源头拦截;其次对存量违规图片进行全面清理;最后在商品页面设置标识提醒消费者注意辨别。这些举措将有助于遏制AI假图的蔓延,维护良好的网购环境。

    此次治理行动体现了电商平台对技术滥用问题的高度关注。尽管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合理应用,但淘宝明确要求图片修饰必须适度,避免过度滤镜和失真处理。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平衡技术创新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系,为电商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 滴滴启动异味车治理上线拉黑异味车功能

    滴滴启动异味车治理 上线拉黑异味车功能

    12月24日,滴滴出行积极响应用户反馈,针对车内异味问题,启动了“异味车”专项治理,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乘客的乘车体验。滴滴在全国范围内上线了“拉黑异味车”功能,用户在乘车过程中遇到不良体验时,可以通过滴滴App行程页面操作,未来12个月内选择“不乘坐该车辆”。这一功能的推出,是基于今年六月滴滴公众评议会发起的“您希望滴滴提供哪些功能”投票结果,其中“拉黑异味车”功能以高票位居第二。此外,滴滴出行还对车内空气差评率较高的司机采取了服务管理措施,包括暂停服务进行培训学习、降低服务分等,情节严重者将被暂停服务。通过服务培训和考试后,司机可恢复接单。

    —— 凤凰网科技

  • 中国开展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行动

    中国开展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行动

    中国网信办24日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要求严禁推送高度同质化内容诱导用户沉迷。不得强制要求用户选择兴趣标签,不得将违法和不良信息记入用户标签并据以推送信息,不得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内容推送。规范设置“不感兴趣”等负反馈功能。此外通知还要求:提升榜单透明度打击操纵榜单行为、防范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增强算法向上向善服务保护网民合法权益、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等重点问题。专项行动自即日起至2025年2月14日

    —— 中国网信网

  • 中国tv收费被治理

    中国八成以上有线电视实现开机看直播

    截至今年9月份,中国全国81%以上的有线电视、85%以上的IPTV家庭用户实现了开机看直播,20万家酒店、1100万间客房也实现了“便捷看电视”。2023年以来,由广电总局联合多部门单位,开展的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治理电视“套娃”收费方面,广电总局明确有线电视、IPTV及互联网电视每个终端最多有1个影视类节目内容的收费包、最多有5个非影视类节目的收费包,并对首页首屏免费专区和免费推荐位作出规定,还采取措施大幅增加免费内容供给。目前,“套娃”收费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

    —— 央视新闻

  • 微博对谣言进行了严格治理

    微博:对“马斯克1.5亿美元在北京买房”等66类谣言予以辟除

    微博官方账号9月12日下午发布微博谣言治理公告:8月26日至9月8日,站方依据《微博社区公约》等相关规定,对巡查发现到的“上海发生持刀伤人事件”、“青岛路虎司机逆行打人被居家拘留”、“马斯克1.5亿美元在北京买房”等66类在全网流传的典型谣言予以辟除,共清理相关违规内容7893条,处置账号81个。其中,对最早发布相关谣言的微博账号@戳戳冰杨梅Neo @江亚哲ooo @北京在逃打工人 予以关闭账号处置。

    —— 微博辟谣

  • 微信发布治理公告

    微信发布治理公告,打击“制造虚假信息、恶意摆拍”

    近日,警方通报“在巴黎拾到小学生秦朗作业本”视频系编造,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相关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平台鼓励真诚创作,严厉打击编造散播虚假信息、通过恶意摆拍制造或蹭炒热点、故意博眼球占用公共资源等行为。根据中央网信办《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及平台规则,对视频账号“Thurman猫一杯”进行封号处置。平台持续打击发布虚假信息、搬运传播不实内容的自媒体,并对存在违规营利行为的账号进行从严处置。

  • 白宫推出人工智能治理指南

    白宫要求每个联邦机构都必须聘请一位首席人工智能官并公开AI使用情况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与记者的一次简报会上宣布了新的行政机构人工智能指南,并表示各机构还必须成立人工智能治理委员会,以协调机构内部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所有美国联邦机构都必须有一名高管(CAIO)来监督他们使用的所有人工智能系统,因为政府希望确保人工智能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使用是安全的。各机构还必须向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提交一份年度报告,列出其使用的所有人工智能系统、与之相关的任何风险,以及计划如何降低这些风险。根据新指南,任何政府拥有的人工智能模型、代码和数据都应向公众发布,除非它们对政府运作构成风险。

    —— TheVerge

  • 中国开展地理信息_data安全风险专项排查治理

    中国官方宣布开展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风险专项排查治理

    近期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人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企图窃取涉密敏感地理信息数据,对中国国家安全带来了威胁和隐患。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官方宣布,将开展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风险专项排查治理。

    —— 中国国家安全部

  • 联合国成立人工智能治理咨询机构

    联合国成立咨询机构解决人工智能治理问题

    路透斯德哥尔摩10月26日 –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周四宣布成立一个由39名成员组成的咨询机构,以解决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中的问题。

    成员包括科技公司高管、西班牙、沙特阿拉伯的政府官员以及来自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的学者。代表科技公司的高管包括索尼首席技术官 Hiroaki Kitano、OpenAI 首席技术官 Mira Murati 和微软首席人工智能官 Natasha Crampton。代表们还来自六大洲,背景各异,从美国人工智能专家维拉斯·达尔(Vilas Dhar)到中国的曾毅教授和埃及律师穆罕默德·法拉哈特(Mohamed Farahat)。

    古特雷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人工智能的变革潜力甚至难以把握。”他说:“如果不对人工智能进行大量的末日预测,恶意使用人工智能显然会破坏人们对机构的信任,削弱社会凝聚力,并威胁到民主本身。”

    该联合国机构将于今年年底发布初步建议,并于 2024 年夏季发布最终建议。联合国表示,当前的任务包括就风险和挑战建立全球科学共识,加强人工智能治理国际合作。该机构的第一次会议将于 10 月 27 日举行。

    ——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