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气候变化

  • 美停止资助气候变化健康研究引担忧

    美停止资助气候变化健康研究引担忧

    美国削减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研究资金引发担忧

    近日有报道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停止资助有关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研究项目。这一决定引发了科学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担忧。

    根据内部文件显示,该机构已向多名工作人员分发了新的指导方针,明确表示不再支持相关领域的研究。虽然目前尚不清楚此决定是否会影响现有的资助项目,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将不会再有新的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研究获得资金支持。

    近年来,随着飓风、热浪、野火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加剧和频发,研究人员对气候变化与公众健康的关联展开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作为美国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资助机构,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各类研究项目,其中已资助了数百个致力于探索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研究。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期也警告称,美国大幅削减人道主义和发展资金将对全球数百万弱势群体造成灾难性影响。这种撤资行为不仅会影响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项目,还可能削弱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逐步减少对外援助可能是可以理解的财政决策,但突然大幅撤资正在给许多依赖美国支持的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带来严重后果。国际社会呼吁美国政府重新考虑这一决定,并认识到气候变化对全球健康与安全构成的紧迫威胁。

  • 极端高温可能加速人体衰老

    生活在极端高温下可能会让你衰老得更快

    今天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暴露在极端高温下可能会导致更快的衰老。居住在美国较热地区的老年人在分子水平上比居住在较凉爽地区的人衰老得更快。该研究考察了一个人的生物年龄或表观遗传年龄的指标,该年龄基于一个人的身体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功能,并不一定与基于出生日期的实际年龄相相符。长期暴露在高温下会使人的生物年龄增加2.48岁。研究作者表示,这对身体的影响与吸烟的影响相当。这项新研究表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除了会导致暂时的热病或中暑外,还会以更微妙、更隐蔽的方式对身体产生影响。

    —— TheVerge

  • 特朗普再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特朗普将再次让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下令退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气候协定》,这意味着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再次撤离。此举在市场广泛预期之内,因为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退出了这项减排协议,并在竞选期间承诺让美国再次退出。尽管如此,白宫在特朗普就任不到一小时就在情况说明书中概述了此举,仍然凸显出这位共和党人承诺迅速改革美国能源和气候政策的决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只是特朗普上任首日势将推出的系列改革措施之一,他将把美国的政策从应对气候变化转向促进化石燃料生产。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誓言他周一的行动“将终结绿色新政”。

    —— 彭博社

  • 全球升温将超1.5摄氏度

    全球升温将超1.5摄氏度

    世界气象组织确定2024年全球升温超1.5摄氏度:

    世界气象组织宣布2024年平均温度较工业革命前升高1.55±0.13摄氏度。

    注意到此升温已经超巴黎协定的目标(保持全球升温在2摄氏度一下,目标为1.5摄氏度)

    1.5摄氏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警戒线,超过此温度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破坏,包括部分岛国可能完全沉于水下,永久冻土融化释放甲烷,北极冰盖迅速减少,导致温度进一步迅速升高。

    注意到1.5摄氏度升温比数年前预计来的早得多(原来数个模型预测是2030年左右,这就是为何很多国家推行2030年为减排计划阶段完成目标时间)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刻不容缓

    — WMO

  • 2024年创纪录高温引发的极端天气灾害

    2024年创纪录高温引发多起极端天气灾害

    国际科研机构“世界天气归因联盟”和“气候中心”27日联合发布年度气候报告指出,2024年创纪录的高温引发了持续的热浪、干旱、森林火灾、风暴和洪水等灾害。在报告研究的26起极端天气事件中,至少有3700人死亡,数百万人被迫流离失所。2024年,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平均多经历了41天的极端高温。增加的极端高温天数最多的地区主要位于赤道附近,大多是小的岛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全球高温也导致了2024年暴雨频繁发生。在报告研究的16次洪水灾害中,有15次是由气候变化引发的强降雨导致的。“更温暖的大气能容纳更多的水分,从而导致更强的降雨。”

    —— 中国新闻网、世界天气归因

  • 2024年创纪录高温引发的极端天气灾害

    2024年创纪录高温引发多起极端天气灾害

    国际科研机构“世界天气归因联盟”和“气候中心”27日联合发布年度气候报告指出,2024年创纪录的高温引发了持续的热浪、干旱、森林火灾、风暴和洪水等灾害。在报告研究的26起极端天气事件中,至少有3700人死亡,数百万人被迫流离失所。2024年,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平均多经历了41天的极端高温。增加的极端高温天数最多的地区主要位于赤道附近,大多是小的岛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全球高温也导致了2024年暴雨频繁发生。在报告研究的16次洪水灾害中,有15次是由气候变化引发的强降雨导致的。“更温暖的大气能容纳更多的水分,从而导致更强的降雨。”

    —— 中国新闻网、世界天气归因

  • 2024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周四说,2024年前10个月气温数据显示,今年将成为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表示,2024年前10个月的全球平均气温比1991至2020年的同期平均气温高0.71摄氏度,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比2023年同期高0.16摄氏度。事实上可以肯定,2024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除非剩余时间的平均气温降至接近0摄氏度。该机构预测,2024年的全年平均气温将比工业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间气温水平高出1.5摄氏度,甚至1.55摄氏度以上。

    —— 中国科技网

  •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创历史新高

    联合国环境署: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创历史新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周四发布的《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创历史新高,各国必须采取紧急行动,减少排放,以防止温度灾难性上升,避免气候变化对人类和地球造成破坏性影响。各国必须在下一轮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即“国家自主贡献”中共同承诺,到2030年将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2%,到2035年减少57%,并迅速采取行动来支持这一目标,否则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将在未来几年内化为泡影。如果不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可能面临不可避免的灾难性的升温,升幅可高达3.1摄氏度,而各国目前尚未能完全履行其承诺。

    —— 联合国新闻稿

  • 珠穆朗玛峰异常增长的原因

    科学家揭示珠穆朗玛峰异常增长的原因

    珠峰近年以每年约2毫米的速度隆升,该速度超过了对喜马拉雅山脉整体隆升速度的预期。《自然-地球科学》一篇论文认为,珠峰近年的隆升可能部分归因于约8.9万年前一次河流袭夺事件对地貌的影响。并估计该事件或使珠峰的高程增加了15-50米。研究人员对珠峰附近河流的变化是否推动了珠峰近年的隆升进行研究。他们利用数值模型模拟了阿润河及其下游网络的演变,并与当前地形进行对比。模拟结果显示,阿润河在8.9万年前曾袭夺上游朋曲。这次河水改道导致河流在适应新河道的过程中发生了快速侵蚀,最终形成深切的阿润河大峡谷。虽然河流侵蚀可能导致沿河道的高程局部降低,但峡谷形成造成的大量物质被带走,可能引起包括珠峰在内的周围地貌的隆升作为补偿反应。

    —— 中国新闻网

  • 臭氧层有望长期恢复

    世界气象组织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臭氧层确实有望长期恢复

    世界气象组织9月16日发布的最新《臭氧和紫外线公报》强调,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臭氧层确实有望长期恢复。世界气象组织在公报中介绍了臭氧层状况以及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有害紫外线辐射的措施,探讨了气象条件和火山大爆发对2023年南极臭氧空洞的影响。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如果目前的政策保持不变,南极地区的臭氧层有望到2066年左右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北极地区将在2045年恢复到1980年水平,世界其他地区将在2040年恢复到1980年水平。

    —— 联合国新闻稿、臭氧和紫外线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