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欧盟

  • “欧盟与美国就减少关税达成协议”

    “欧盟与美国就减少关税达成协议”

    欧盟贸易专员马罗斯·谢夫乔维奇近日表示,美欧双方已通过多轮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他指出,如果美国将服务出口纳入考量,整体贸易逆差或将大幅减少至约500亿欧元,并强调这一目标可通过增加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和农产品来实现。

    谢夫乔维奇明确表示,欧盟无法接受美国继续对欧盟商品征收10%的关税作为公平解决方案。他重申,欧盟的目标是与美国达成一项”平衡且公平”的贸易协议。同时,他还透露正与其他国家谈判代表保持联系,这些国家同样在寻求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还表示愿意与美国合作,共同应对中国出口激增的影响。这一表态为美欧贸易谈判增添了新的筹码,显示出双方在解决贸易争端问题上存在潜在的合作空间。

  • 欧盟调整小额包裹税收政策 法国将征收固定手续费

    欧盟调整小额包裹税收政策 法国将征收固定手续费

    欧盟或将调整小额包裹税收政策 法国拟率先对小包裹征收固定手续费

    为应对跨境电商带来的监管挑战,欧盟及部分成员国正逐步调整小额包裹税收政策。继美国对中国产品全面加征关税后,法国计划自2026年起对来自外国的小额包裹征收固定手续费,此举主要针对中国电商平台Temu和Shein等折扣零售商。

    据法国政府预算部长蒙查兰介绍,该收费方案将对每个包裹收取少量统一费用,相当于每件商品仅需支付几欧元。这一政策调整与欧盟在2023年提出的取消小额包裹免税待遇的提议一脉相承,但相关改革措施的实际落实时间预计延后至2027年至2028年。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已对50美元以下的小额包裹征收20%进口关税。这一系列政策变化表明,跨境电商领域正面临新的监管环境,可能对未来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欧盟对中国高空作业升降设备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欧盟对中国高空作业升降设备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欧盟委员会于4月28日宣布对中国进口的高空作业升降机械设备征收反倾销税,税率范围在20.6%至66.7%之间。此次征税是基于此前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制造商通过不公平补贴和压价竞争对欧盟市场构成威胁。

    实际上,这一措施是对已实施的反补贴税的进一步加码。早在4月25日,欧盟就开始对中国相关产品征收7.3%至14.2%的反补贴税。两项关税叠加后,总税率显著提高,进一步加大了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难度。

    调查指出,中国移动升降设备(MAE)制造商通过优惠融资、政府补助以及低于市场价格获得原材料等不公平手段获取竞争优势。从2020年到2022年10月,中国产品的市场份额已从29%提升至41%,且普遍以比欧盟本地竞争对手低约两成的价格销售。

    这一系列关税措施旨在保护欧盟本地制造商在年产值超过10亿欧元的市场中维持竞争力。目前,关于对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征收23.6%至56.1%临时关税的消息也引发了行业关注,相关动态值得持续跟进。

  • “欧盟加强对中国科技企业的监管限制”

    欧盟委员会近期决定停止与代表华为利益的任何游说团体会面,这一举措紧跟欧洲议会针对涉嫌腐败行为展开调查的步伐。据称这些行为可能使这家中国科技公司受益。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明确表示,将杜绝与任何代表华为及其相关利益的游说组织接触。

    华为在布鲁塞尔的游说活动涉及多个政策领域,包括科技、汽车和能源等,并且与众多商业协会、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保持联系。发言人强调,欧委会内部具备识别潜在利益关联的能力,只要发现会议议程可能偏离正确方向,就会立即叫停。

    这一决定并非孤立事件。回顾近年来,针对华为的限制措施在欧洲屡见不鲜。例如瑞典曾禁止华为参与该国5G网络建设,而《数据战略》则体现了瑞典对中国的防范意图。此外,2020年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也曾要求脸书停止传输欧盟用户数据至美国。

    这些举措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科技企业愈发收紧的监管态度。在这一背景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类似限制措施出台,华为面临的外部挑战将更加严峻。

  • 欧盟推出手机电池寿命与可维修性新标签

    欧盟推出手机电池寿命与可维修性新标签

    欧盟推出手机电池寿命与可维修性新标签:从6月20日起,所有在欧盟销售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必须标注能效等级、电池寿命、耐用性和可修复性等信息。这些标签将采用与家电和电视类似的形式,并新增”生态设计要求”,包括防水溅、防刮擦和防摔保护,以及确保电池在800次充电周期后仍保留至少80%容量的要求。制造商还需在源代码发布六个月内提供操作系统更新,并在5-10个工作日内提供关键备件。这一新规定旨在提升产品可持续性,帮助消费者做出更环保的选择,同时避免因高温等不当使用导致的设备损坏或电池问题。

  • 华为高管或牵涉向欧盟议员行贿案

    华为高管或牵涉向欧盟议员行贿案

    比利时司法部门近日透露,正在调查一起涉及华为的腐败案件,指控一名华为说客涉嫌向欧洲议会议员行贿。据指控,该说客曾许诺支付1.5万欧元酬金,换取一位意大利籍议员撰写有利于华为的信函,并向其他参与签署该信函的七名欧盟议员各提供1500欧元。

    虽然比利时当局尚未直接认定此次行贿行为是由华为中国总部策划,但指出包括在布鲁塞尔工作的中国管理层人员可能批准或提议了这项交易。根据逮捕令显示,马图奇洛因收受1.5万欧元酬金而成为调查对象,其助理西梅奥内也被指在此事中谋取经济利益。

    这封由八名欧盟议员共同签署的信函表达了对华为有利的立场,其中包括反对将5G问题政治化的表态。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件提到”据称,这项交易或拟议交易已得到华为中国高管的支持,特别是布鲁塞尔办事处主任的支持”,但未透露该主任的具体姓名。

    此次调查发生在两年前的”卡塔尔门(Qatargate)”丑闻之后。当时一些欧盟议员被指控收受贿赂以促进卡塔尔和摩洛哥的利益,但当事国均予以否认。欧洲新闻台(Euronews)报道称,目前有五人因与华为相关的腐败调查而受到指控,其中一人面临洗钱罪的控告。

    此次事件或对华为在欧盟市场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也可能引发更多针对中国企业的审查和监管行动。

  • 欧盟拟对苹果和Meta罚款并要求整改规则

    欧盟拟对苹果和Meta罚款并要求整改规则

    根据《数字市场法》,欧盟计划对苹果和Meta分别处以适度罚款,并要求其修改相关规则。尽管法律规定违规企业可能面临全球营业额10%的高额罚款,但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执法机构将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主要目标是促使这两家科技巨头遵守法律,而非实施严厉惩罚。

    针对苹果公司,《数字市场法》调查的重点在于其App Store规则是否涉嫌限制竞争。这些规则被指阻止应用程序开发商引导用户到其他平台进行购买,目前欧盟要求苹果做出相应整改。而Meta则因”付费或同意”模式受到关注,该模式迫使用户在数据跟踪和无广告体验之间做出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执法力度有所缓和,但最终决定仍可能面临法庭挑战。欧盟委员会的这一决策体现了其在维护市场竞争与平衡国际关系之间的审慎考量。

  • 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针对美国服务业出口

    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针对美国服务业出口

    欧盟正计划对美国的服务业出口采取反制措施,尤其是针对大型科技公司,以回应特朗普政府此前对欧洲汽车征收25%关税的决定。这一举措预计将于下周正式推出,旨在平衡双方在贸易领域的利益失衡。

    根据欧盟的贸易执行条例,该机构拥有广泛的权力来暂停企业享有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排除在公共采购合同之外。这一机制在2021年因与特朗普政府的首次重大贸易冲突而得到强化。当前的反制措施可能包括限制大型科技公司在欧洲市场的业务活动,例如禁止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网络参与欧盟政府合同的竞争。

    一位欧盟外交官指出:”服务业是美国的经济弱点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在服务领域的贸易顺差达到1090亿欧元,而在商品领域则对欧盟存在1570亿欧元的逆差。这一不平衡的状态为欧盟采取反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此次欧盟的行动不仅反映了其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决心,也凸显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间在处理经贸关系时所面临的复杂性和敏感性。随着双方贸易动态的持续演变,未来的发展值得密切关注。

  • 欧盟推出关键原材料项目增强供应链安全

    欧盟推出关键原材料项目增强供应链安全

    为了减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欧盟于近期公布了一系列关键原材料项目,并采取多项措施以增强欧洲内部的原材料供应能力。这一决策源于新冠疫情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所暴露的供应链风险,促使欧盟意识到在欧洲本地扩大生产的重要性。

    欧盟委员会已确定47个”战略项目”,涵盖锂、钨等关键矿产资源的开采工作,这些项目分布在13个成员国境内。为支持这些项目,欧盟提供了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和简化的许可流程。这一系列举措均基于《关键原材料法案》的要求,该法案明确规定:到2030年,欧盟需实现每种关键材料10%的开采需求、40%的加工需求以及25%的回收需求由本土满足的目标。

    此外,《关键原材料法案》还规定,欧盟不应依赖任何单一非欧盟国家来满足其65%以上的战略原材料需求。各成员国需根据自身地质条件制定适合国情的关键原材料勘查计划。同时,在国际合作方面,欧盟将协助伙伴国家提升其在原材料开采和加工领域的能力,包括支持相关制造工具的研发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欧盟旨在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供应链体系,减少对关键原材料进口的依赖,确保战略产业的稳定发展。

  • 苹果调整iPhone浏览器选项以遵守欧盟《数字市场法案》

    苹果调整iPhone浏览器选项以遵守欧盟《数字市场法案》

    苹果公司通过调整iPhone浏览器选项以遵守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从而有望避免因违规而面临的潜在罚款和整改令。知情人士透露,欧盟委员会计划在下周初结束对苹果的调查,并将对其与Meta分别处以罚款并发布合规命令。

    针对苹果公司的案件,主要问题是其是否限制了应用开发者向用户告知应用商店之外优惠信息的能力。而在Meta的案件中,争议点在于其2023年11月推出的无广告订阅服务,该服务引发了竞争对手和用户的批评,监管机构认为该公司应提供免费的替代方案。

    所有在欧盟运营的企业,无论注册地如何,都必须遵守《数字市场法案》的规定。尽管苹果已采取多项措施以避免监管行动,但此举仍可能进一步引发对其浏览器设置的审查。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市场法案》旨在促进公平竞争,为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创造更多机会。此外,苹果还计划调整其支付政策,以配合美国法院关于替代支付方式的裁决。

    随着调查期限临近,下周起,对苹果、Meta和谷歌的调查可能会进入关键阶段,若未能遵守规定,这些公司可能面临即时罚款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