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未成年人

  • 中央网信办启动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

    中央网信办启动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

    该专项行动自6月21日起为期二个月。

    《关于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整治对象包括:

    发布校园主题剧情演绎类视频,以偏激方式丑化学校形象、鼓噪师生矛盾、美化顶撞老师;渲染家长压迫压榨孩子,恶意编造虚假家庭矛盾;摆拍鼓吹霸凌风、家暴妆等畸形审美,传播以强凌弱、以暴制暴;诱导烟酒、纹身、旷课;使用网络烂梗侮辱谩骂未成年人;视频剪辑、影视二创、动漫改编等集中展示涉未成年人血腥暴力画面;通过聊天交友、虚拟空间装饰等娱乐功能诱导未成年人消费;谐音词、变体字、表情符号等形式传播色情低俗、赌博迷信等。

    —— 中国网信网

  • 腾讯一季度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和流水大幅下降

    腾讯一季度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流水较2020年下降90%以上

    腾讯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在公司的本土游戏业务中,未成年人在游戏时长、流水的占比为0.4%、0.7%,较2020年同期大幅下降96%、90%,均创腾讯公布该项数据以来的新低。

    —— 财联社

  • 中国未成年人的沉迷游戏问题基本解决

    游戏工委报告:未成年人的沉迷游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财联社11月22日电,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伽马数据近日共同发布了《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报告研究显示,未成年人的沉迷游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其中,报告显示了75%的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三小时以内。但约65%未成年在游戏受限后,转投短视频平台。

    —— 财联社电报

  • 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対待未成年人

    中央网信办:集中查处散布虚假信息等问题 严厉查处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

    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将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集中解决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

    —— 网信办 Archive

  • 《腾讯网易对应五一假期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

    腾讯和网易限未成年人五一假期每天玩一小时游戏

    “五一”劳动节假期临近,中国游戏公司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今天和昨天纷纷公布五一假期限玩令,限制未成年人五一假期每天玩游戏最多只能一小时。

    腾讯游戏今天发布《五一限玩通知》,规定未成年人只可于4月30日至5月4日晚上8时至9时登录游戏。因中国调休,需要上班的4月24日(周日)和5月7日(周六)均为禁玩时段。

    网易游戏则于昨天发布五一假期期间未成年人限玩时间,规定未成年人只可在4月29日、4月30日至5月4日、5月6日和5月8日每天晚上8时至9时玩一小时;4月24日至4月28日、以及5月5日和5月7日均为禁玩时段。

    相较于腾讯游戏,网易游戏的规定更加严格。

    两家游戏公司均提及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去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天晚上8时至9时,向未成年人提供一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提供”。

    今年1月,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出台限玩措施,规定1月31日至2月6日春节假期期间,未成年人每天只能玩一小时,被称为史上最严限玩令。

    —— 联合早报

  • 网络服务应设青少年模式保护未成年人

    中国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须设青少年模式

    中国网络信息办公室今天(14日)发布法规草案,规定从事网络游戏、直播等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青少年模式,以保护未成年人。

    据中国网信办旗下“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为了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中国网信办同司法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和社会公众反馈意见,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再次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提出,为了有利于未成年人获取有益身心健康的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青少年模式,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内容等方面按照规定和标准提供服务。

    意见稿还规定,这些网络服务提供者应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倾向,不得设置以应援集资、投票打榜、刷量控评等为主题的社区、群组,不得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集资、投票打榜、刷量控评等网络活动;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限制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产品和服务中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

    中国的主要视频流媒体平台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以及字节跳动旗下的短视频平台抖音目前都已推出了针对未成年人的青少年模式。

    ——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