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数据泄露

  • 全球多国使用间谍软件窃取政府机密:Paragon软件引发关注

    全球多国使用间谍软件窃取政府机密:Paragon软件引发关注

    全球多国涉嫌使用间谍软件窃取政府机密

    近年来,一种名为Paragon的间谍软件引起了国际关注。该软件主要用于非法获取敏感信息,并被多个国家和地区用于犯罪活动。多伦多大学网络安全研究人员表示,加拿大执法机构曾通过Paragon软件窃取手机数据并窃听隐私对话。

    总部位于特拉维夫的Paragon公司向政府和执法机构出售此类技术,旨在打击严重犯罪行为。然而,这一间谍工具却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滥用。2月份,国际消息平台WhatsApp公开展示,其系统曾受到Paragon技术的影响,用于对付欧洲活动人士及记者。

    监督组织公民实验室的报告指出,通过详细数字记录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多个证据链,证明Paragon软件与丹麦、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塞浦路斯和新加坡等国家存在关联。其中,安大略省警察局的计算机设备被怀疑安装了该间谍软件。

    进一步研究表明,部分间谍软件可能源于以色列NSO公司开发的Pegasus工具包。研究人员认为,Paragon技术可能是NSO产品的一部分或经过改写。此外,一些分析指出,政府和执法机构在使用商业恶意软件时缺乏有效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Paragon公司已暂停与意大利政府的合作,并对多起合同违约事件作出回应。加拿大首席信息官罗雄也向联邦政府各部门发出呼吁,要求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随着全球间谍软件市场不断壮大,相关法律和监管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色列及其他国家正在加强对商业恶意软件的反制措施,以应对此类技术的泛滥。对于Paragon公司及其技术来源的问题,司法部门已展开调查,力求追查更多潜在的犯罪行为。

    这项研究还表明,间谍软件技术可能通过全球供应链流向多个目标市场。未来需进一步追踪更多关联案例,以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网络安全威胁的分布和影响范围。

  • ‘开盒’事件数据泄露源自海外社群

    百度公司安全负责人内网回应“开盒”事件

    百度安全负责人陈洋在公司内网做出了回应说明,表示在接到举报后,已经展开了调查并完成公证取证,结果显示,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数据并非从百度泄露。其表示,昨天接到一些举报信之后,我们也在内部成立调查组进行了严格的调查。从结果上看,确实不是谢广军干的,也不是从百度泄露的。此外,其还跟进寻找了数据泄露源头,发现多出自海外社群。且亲测了多个身边人,都可以查询到信息。我们在海外的Telegram电报群里面,找到了很多的这种社工库,通过社工库去查询微博上的一些人的信息,确实可以查到,而且好多信息都是免费的。

    —— 凤凰网科技、21世纪经济报道

  • 日本电信巨头NTT Com被黑客窃取近18000家企业客户的数据

    NTT Com称黑客窃取1.8万企业客户信息

    日本电信巨头NTT Com证实,黑客在二月份的网络攻击中窃取了近18,000家企业客户的数据,受影响的个人数量尚不清楚。这家电信运营商表示,在确定黑客 “未经授权访问” 用于管理服务订单的内部系统后,于2月5日发现了数据泄露。NTT Com称,被盗数据包括客户姓名、合同编号、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实际地址以及属于17,891家机构的服务使用信息。NTT Com表示,在检测到入侵后,NTT Com表示其立即限制了内部系统对失陷设备的访问。然而,该公司表示在2月15日发现攻击者已经入侵了其内部网络中的另一台设备,公司称已“立即断开连接”。

    —— Techcrunch

  • 中国防火长城GFW中的内存数据泄露漏洞

    中国防火长城GFW中的内存数据泄露漏洞

    近日,Gfw.Report发布论文《Wallbleed:中国防火长城中的内存数据泄露漏洞》。论文摘要显示,研究员发现了一个名为Wallbleed (墙出血) 的缓冲区过度读取漏洞,该漏洞存在于中国防火长城 (GFW) 的DNS注入子系统中。Wallbleed导致某些影响全国范围的审查设备在处理特制的DNS请求时会泄露至多125字节的内存数据。研究员从2021年10月开始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持续性、全网范围的测量。逆向工程了DNS注入器解析逻辑,评估了哪些信息被泄露以及中国国内外的互联网用户受到何种影响,并且实时监测审查者的修补行为。识别出可能来自审查系统内部的流量,分析了审查系统的内存管理和负载均衡机制,并观察到注入节点的进程级变化。

    —— Gfw.Report

  • Mars Hydro 大规模数据泄露涉及 27 亿条记录

    物联网设备公司 Mars Hydro 重大数据泄露涉及 27 亿条记录

    由于数据库不受密码保护,专门从事室内种植和水培设备的中国深圳 Mars Hydro 公司发生了大规模数据泄露,涉及 27 亿条记录,包括 Wi-FI SSID 网络名称和密码、IP 地址、电子邮件地址以及所用智能手机的详细信息(以及它们是否支持 iOS 或 Android)。这不仅导致未经授权访问设备和网络的潜在威胁,而且还可能让网络攻击者有机会通过泄露的联系信息来监视通信和锁定用户。数据主要来自于用来控制部分产品的 Mars Pro 应用,虽然该应用程序的隐私政策表示它不会收集用户数据,但物联网设备在连接到用户网络时仍会传输信息。虽然关于泄露数据被恶意使用的证据很少,但风险始终存在。

    —— wccftech

  • 米高梅酒店接受4500万美元数据泄露和解

    米高梅酒店以4500万美元和解数据泄露诉讼

    美国米高梅国际酒店集团同意支付4500万美元,以和解数据泄露诉讼,这些数据泄露事件共泄漏了3700万名客户的个人信息。该案合并了针对两起安全事件提起的二十二起集体诉讼:2019年的数据泄露和2023年的勒索软件攻击。受害者的律师在地方法院文件中表示,两起数据泄露事件中,黑客都成功访问了米高梅的系统,并获取了可识别的客户数据,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出生日期和护照号码。这4500万美元将根据受影响人员所窃取的信息,通过分级系统以75美元、50美元或20美元的形式发放给受影响人员。联邦法院已初步批准了该和解协议,最终听证会定于6月18日举行。

    —— TheVerge

  • Oppo数据泄露事件

    Oppo泰国证实发生数据泄露 否认涉贷款应用

    中国手机企业 Oppo 的泰国经销商普思菲集团有限公司周五承认发生了数据泄露,并表示已于2024年12月13日向警方报告了这起事件。公司还向个人数据保护中心“鹰眼”提交了正式通知。调查仍在进行。“鹰眼”23日公布了暗网截图,显示有人在出售来自 Oppo 泰国的数据。泄露的数据总计超过165GB,包括客户和员工数据以及系统数据库等关键内部信息。卖家别名“SSL_Dragon”,要求2万美元价格出售这些数据。普思菲集团在声明中保证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加快调查,核实事实并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公司还澄清,此事与之前涉及贷款申请的争议完全无关。

    —— 泰国《民族报》

  • T-Mobile因2021年data泄露再次遭到起诉

    T-Mobile 因2021年数据泄露再次遭到起诉

    华盛顿州正在起诉电信运营商 T-Mobile,指控其未能解决网络安全漏洞,导致黑客泄露全国7900万人的个人数据。美国华盛顿州总检察长鲍勃·弗格森周一提起的消费者保护诉讼源于2021年3月开始的一次网络攻击,攻击直到8月 T-Mobile 披露数据泄露时才被发现。诉讼文件声称,T-Mobile 未能解决公司多年来意识到的某些安全漏洞,也没有正确通知受漏洞影响的两百多万华盛顿居民。诉讼指控 T-Mobile 淡化了数据泄露严重性,此次泄露曝光了现有、以前和潜在客户的个人信息。诉讼要求对2021年数据泄露事件中受影响的用户进行赔偿,并要求法院下令使其网络安全实践符合行业标准,同时提高未来数据泄露的透明度和沟通能力。

    —— TheVerge

  • 尼日利亚国家统计局网站遭黑客攻击

    尼日利亚统计网站遭攻击数周后仍未恢复

    尼日利亚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遭黑客攻击并关闭近三周后,该国经济的关键数据仍然无法访问。国家统计局网站为非洲最大石油生产国提供了便捷的在线门户,可查看其关键经济指标。该机构于去年12月18日关闭了该网站,同时警告在网站完全恢复之前不要使用其上发布的任何信息。该网站无法访问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因为原定于1月中旬公布的去年12月通胀数据即将公布。该数据是尼日利亚央行1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2025年首次政策会议的重要参考。该统计机构尚未在线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尼日利亚经济资本流入报告,以及同期未偿还本外债的最新情况。

    —— 彭博社

  • 《 Meta 爱尔兰分公司因数据泄露被监管机构罚款2.51亿欧元》

    Meta 爱尔兰分公司因数据泄露被监管机构罚款2.51亿欧元

    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在对个人数据泄露事件进行两次调查后,对 Meta 爱尔兰分公司处以2.51亿欧元的罚款,据称此次数据泄露影响了全球2900万用户。Meta 爱尔兰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报告了此次数据泄露事件。监管机构周二发表声明称,泄漏的数据包括用户全名、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时间线上的帖子以及用户所属的群组。受影响的用户中约有300万来自欧盟和欧洲经济区。此次泄漏是由于未经授权的第三方利用脸书用户令牌造成的。Meta 爱尔兰有限公司及其美国母公司在发现后不久就采取了补救措施。声明指出该公司未能履行其义务,确保默认情况下只处理特定目的所需的个人数据。

    —— 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