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成本

  • OpenAI o3 模型在性能和成本上的差异

    OpenAI o3 模型表现出色的背后是高昂成本

    ARC-AGI 基准测试的创建者弗朗索瓦·肖莱在博文中写道,OpenAI 的 o3 模型虽然是 AI 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但成本着实太高。根据 ARC-AGI 测试的性能图标,o3 的高分版本每项任务都使用了价值超过 1000 美元的计算资源,o1 模型每个任务使用约 5 美元的计算资源,而 o1-mini 仅使用几美分。这意味着 OpenAI 虽然获得了将近 88% 的高分,但却消耗了 170 多倍的计算资源,而高计算版本 o3 整个测试下来,调用资源成本超过 1 万美元。o3 这种具有扩展测试时间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模型似乎仅适用于重大战略决策,而非日常小问题,高昂的计算成本才值得。

    —— TechCrunch

  • OpenAI o3 模型的高昂成本

    OpenAI o3 模型表现出色的背后是高昂成本

    ARC-AGI 基准测试的创建者弗朗索瓦·肖莱在博文中写道,OpenAI 的 o3 模型虽然是 AI 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但成本着实太高。根据 ARC-AGI 测试的性能图标,o3 的高分版本每项任务都使用了价值超过 1000 美元的计算资源,o1 模型每个任务使用约 5 美元的计算资源,而 o1-mini 仅使用几美分。这意味着 OpenAI 虽然获得了将近 88% 的高分,但却消耗了 170 多倍的计算资源,而高计算版本 o3 整个测试下来,调用资源成本超过 1 万美元。o3 这种具有扩展测试时间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模型似乎仅适用于重大战略决策,而非日常小问题,高昂的计算成本才值得。

    —— TechCrunch

  • GPT-5 development falls behind plan and costs soaring

    OpenAI 的下一代旗舰模型开发落后于计划且成本高昂

    OpenAI 的新人工智能项目进度落后,而且花费巨大。该项目正式名称为 GPT-5,代号为 Orion,已筹备超过 18 个月,旨在成为 ChatGPT 技术的重大进步。知情人士说,微软曾预计在 2024 年中期左右看到新模型,但至今仍未完成。 OpenAI 已经进行了至少两次大规模训练,每次都需要数月来处理大量数据。知情人士说,每次都会出现新的问题,软件都无法达到研究人员所希望的结果。

    知情人士表示,Orion 的表现充其量比 OpenAI 目前的产品要好,但还不足以证明维持新模型运行的巨大成本是合理的。根据估计,为期六个月的训练运行仅在计算成本上就可能花费约 5 亿美元。OpenAI 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高质量的训练数据,之前的模型训练中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已经耗尽。而 OpenAI 的解决方案是从头开始创建数据,它正在雇佣人员编写新的软件代码或解决数学问题,以供 Orion 学习。OpenAI 还开始开发合人工智能创建的数据,以帮助训练 Orion。

    —— 华尔街日报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创造性压低模型成本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创造性压低模型成本

    针对美国芯片限制和预算比不上西方同行的现实,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正在压低成本以创建具有竞争力的模型。比如在训练AI模型时专注于较小的数据集,并且聘请低薪但熟练的计算机工程师。零一万物、深度求索、稀宇科技和阶跃星辰等中国AI集团都采用了所谓的“混合专家模型”方法。这是最初由美国研究人员推广的一种策略。李开复说,零一万物的数据收集方法超越了传统的互联网抓取方法,而是包括扫描书籍和抓取在公开网页上无法访问的微信上的文章。他表示,工程师们要给数据贴标签和排名,“需要做大量单调乏味的苦差事”,但补充说,中国拥有大量廉价的工程人才,比美国更适合做这件事。

    —— 英国金融时报

  • 黄仁勋提到“推理”AI将依赖于更低成本的计算

    黄仁勋称“推理”AI将依赖于更低成本的计算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的未来将是能够“推理”的服务,但这样的阶段需要先把计算成本降下来。黄仁勋表示,下一代工具将能够通过数百或数千个步骤来响应查询,并对自己的结论进行反思。这将赋予未来的软件推理能力,使其与当前系统区分开来。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将在相同的成本和能耗水平下,每年将其芯片性能提高两到三倍为这些进步奠定基础。这将改变人工智能系统处理推理的方式,即发现模式并得出结论的能力。“我们能够大幅降低智能成本,”他说。“我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的价值。如果我们能够大幅降低成本,我们就可以在执行任务时进行推理之类的操作。”

    —— 彭博社

  • Waymo 的新款自动驾驶出租车配备较少传感器降低成本

    Waymo 的新款自动驾驶出租车将配备更少的传感器以降低成本

    Waymo 今天发布了博客文章,预览了其第六代新型自动驾驶出租车,这是一款由中国汽车制造商极氪生产的电动小型货车。在博客文章中,Waymo 工程副总裁萨蒂什·杰亚昌德兰宣称,新款自动驾驶出租车比之前的版本更加高科技,同时配备了更少的传感器以帮助降低成本。虽然 Waymo 声称其新型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生产成本将更低,但该公司也可能面临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的 100% 新高额关税。

    —— Theverge

  • 亚马逊计划降低配送网络成本

    亚马逊看到了降低配送网络成本的机会

    亚马逊的首席执行官 Andy Jassy 表示,在最近几个月裁减了多个部门的员工后,这家电商公司看到了降低其配送网络成本的机会。 Jassy 在周四的致股东信中表示,“展望2024年(及以后),我们还没有完成降低服务成本的工作。我们挑战了我们对配送网络的每一个坚定信念,重新评估了它的每个部分,并找到了几个我们认为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领域,同时也能更快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 路透社

  • 华为智驾成本偏高30万以上才能盈利

    余承东:华为智驾成本偏高 30万以上车型才能盈利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3月16日,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华为做的智能驾驶系统成本偏高,因为供应链、受制裁。30万以下的车用还有点挑战,只有30万以上的车用我们这个,才能够盈利。
    余承东预计,今年华为车BU就能够扭亏为盈,“因为我们和合作伙伴打造的高端车型的大卖能实现扭亏为盈,前三个月智选车实现扭亏为盈了,我们的车BU接近盈亏平衡,预计4月份开始往后应该能实现扭亏为盈、能实现良性的正向发展”

    #huawei

  • 苹果 Vision Pro 的元件成本为多少

    苹果 Vision Pro 的元件成本估计为 1542 美元

    Vision Pro 包含许多昂贵的最先进的部件。研究公司 Omdia 的一项估计显示,这款头显的原料成本为1,542美元,其中不包括研发、包装、营销或苹果利润率的成本。头显中最昂贵的部件是位于用户眼前的两块 1.25 英寸来自索尼半导体的 Micro OLED 显示屏,苹果为每块大约支付了228美元。

    Vision Pro 起售价为3,499美元。 加上存储和肩带等配件后,整个套装的售价可达4,500美元。

    —— CNBC

  • iPhone 15 系列零部件成本分析

    iPhone 15 系列硬件中国大陆零件仅占 2%

    近日,日本经济新闻获得从事智能手机拆解调查的日本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 的协助,对于苹果最新款的 iPhone 15 系列进行了拆解和成本分析。

    最便宜的 iPhone15 的零部件成本因半导体成本上升等影响,比 iPhone14 高出 16%,达到 423 美元。15 Plus 的零部件成本增加了 10%,达到 442 美元,15 Pro 增加了 8%,达到 523 美元。

    从主要构成零部件的各国和地区份额来看,韩国比去年上升约5个百分点,达到 29%。除了 LG 集团提供决定长焦镜头结构的零部件之外,三星集团供应了显示屏。由高通和博通供应通信用半导体的美国以 33% 排在首位。日本的份额为 10%,基本持平。至于台湾供应的零部件比重大幅扩增至 9%;中国大陆供应的零部件占比则萎缩到了 2%。

    —— 日经中文、芯智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