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自研芯片流片,算力是同行三倍
小鹏汽车自研的智能驾驶芯片已经成功流片。有知情人士透露,小鹏智驾芯片专门针对AI需求、端到端大模型等设计,是支持舱驾一体的中央计算架构芯片,“AI算力接近3颗主流智驾芯片的水平”。同时,今日19:00小鹏10周年及M03上市活动中,小鹏汽车将正式发布自研芯片信息。针对即将揭晓自研芯片的传闻,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在个人微博账号中含蓄表示,“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 36 氪
小鹏汽车自研芯片流片,算力是同行三倍
小鹏汽车自研的智能驾驶芯片已经成功流片。有知情人士透露,小鹏智驾芯片专门针对AI需求、端到端大模型等设计,是支持舱驾一体的中央计算架构芯片,“AI算力接近3颗主流智驾芯片的水平”。同时,今日19:00小鹏10周年及M03上市活动中,小鹏汽车将正式发布自研芯片信息。针对即将揭晓自研芯片的传闻,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在个人微博账号中含蓄表示,“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 36 氪
中国自主研发大型无人运输机成功首飞
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今天上午在四川自贡凤鸣通航机场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首飞取得圆满成功。首次飞行试验持续约20分钟,飞行过程中,各系统工作正常。这型无人机翼展16.1米、高4.6米,具备12立方米装载空间,2吨级商载能力,是国内目前按照市场需求研制的最大、全国产化的大型无人运输机。同时,飞机还具有易装卸、高可靠、高安全以及高度智能化等特点,为中国拓展航空货运新场景、打造低空经济智慧物流新业态提供支撑。
—— 央视新闻
载重送货机器人在日本大阪上路测试
日本宫崎市的机器人开发创新公司Hakobot等7月19日在大阪府东大阪市进行实证试验,让自动送货机器人通过公共道路运送共计约100公斤的货物。这有望成为人手短缺以及担忧出现运输能力下降的“物流2024年问题”的解决办法。Hakobot开发的送货机器人为Hakobase,高约95厘米,全长约100厘米,货舱部分可装载100公斤货物。动力来源为电池,活动时间最长5小时。此次试验设定接到螺丝加工任务,在相距180米的螺丝专营商社营业点与加工工厂之间往返,运送100公斤的螺丝等。
—— 共同社
英伟达黄仁勋:Blackwell 是史上最成功产品
英伟达6月26日举行股东会,公司所提出的四个议案,股东全数通过。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特别强调英伟达新的 Blackwell 平台的优越性,同时展望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进化过程中能够得到的发展机会。英伟达向股东报告,黄仁勋在2024会计年度获得的薪酬合计3,420万美元,较前一个年度增加近60%。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已经将重心从游戏移至数据,公司寻求为人工智能创造新市场,如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将与各家电脑制造商和云服务从业者合作来达成目标。黄仁勋在会上表示,“Blackwell 可能是我们史上最成功的产品,也可能是电脑史上最成功的产品。”
—— 台湾经济日报
中国嫦娥六号返回器成功着陆
北京时间6月25日下午,中国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 央视新闻
星舰飞船成功受控溅落在印度洋指定落区
SpaceX 的星舰于美国中部时间上午8:55分成功于印度洋指定受控落区溅落。在再入阶段,星舰一侧襟翼链接处因再入高温部分解体,并有大量隔热瓦脱落,但整体结构完整。星舰最终并未执行原定计划中的点火翻转,最终以水平姿态实现软溅落。
—— SpaceX,马斯克
星舰第四次飞行测试成功发射
美国中部时间6月6日上午7:50,SpaceX 的星舰组合体第四次从位于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星际基地发射升空。但在起飞时超重型助推器有一台引擎未能点燃。
第四次飞行测试将重点从进入轨道转向展示返回和重复使用星际飞船和超重型火箭的能力。主要目标是使用超重型火箭助推器在墨西哥湾进行着陆燃烧和软溅落,并实现星际飞船的受控进入,预计将分别在发射后7分钟和65分钟发生。
Update: 一级超重助推器已经按计划成功实现返回软溅落
—— SpaceX (直播)
中国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在轨样品转移
据中国国家航天局消息,6月6日14时4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于15时24分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后续,嫦娥六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与上升器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实施月地转移轨道控制,经历月地转移、轨道器和返回器分离等关键步骤后,按计划返回器将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 央视新闻
波音公司 Starliner 首次载人任务成功发射
在经过多次延迟之后,联合发射联盟(ULA)的 Atlas V 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5日上午 10:52 从佛州卡纳维拉尔角 LC41 发射台成功将 Starliner 载人返回舱及其两名 NASA 宇航员 Suni Williams 和 Butch Wilmore 送入轨道。此次发射是 Starliner 载人飞行测试 (CFT) 的第一次任务,其将进行一次为期大约 10 天的前往国际空间站 (ISS) 的试航巡航。
如果本次 CFT 一切顺利,Starliner 最早将于 2025 年初启动其首次合同规定的为期六个月的载人国际空间站任务。美国也将获得 SpaceX 龙飞船以外的另外一个载人飞行载具。
—— NASA
岩谷技研载人气球试验首次抵达10千米高空
力争利用气球实现“太空游览”的创新企业“岩谷技研”4日发布消息称,使用2人座客舱的载人飞行试验首次抵达10千米高度的平流层。客舱与该公司力争今夏启动的商业飞行将实际使用的为同类型。据介绍,2日凌晨3点50分左右,该公司1名飞行员搭乘公司自研的气球从北海道新得町起飞,升空最高高度达到10.5千米。气球飞行距离为28.6千米,起飞约2小时后在士幌町平安着陆。今后将为抵达25千米高度这一商业飞行目标高度而继续开展试验。岩谷技研创立于2016年,2020年启动了可乘气球眺望地球和太空的“载人太空游览项目”。
—— 共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