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思维

  • AI永远无法替代人脑

    周鸿祎:AI无法代替人脑 有些人在制造焦虑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今日在微博发文表示,越研究AI越发现,AI永远无法替代人脑。“那些天天喊着AI会替代人类,带来大规模失业的人,是在制造焦虑。”周鸿祎表示,AI的出现,绝对不是为了替代人,AI和人类应该是一种协作关系。AI应该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工具、给人赋能、提高生产力。AI被人类创造出来,最大的意义就是代表人类去解决耗时费力的工作,辅助人类的发展。周鸿祎认为,大模型有六大能力,包括基本能力、创意能力、多模态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能力。对于个人来说,用好基础能力和创意能力,就能很好地提升生产力。

    —— 周鸿祎

  • 你是否成为“Brain Rot”的一群了?

    牛津年度词是“Brain Rot” 意为大脑腐蚀

    你是否花了数小时无意识地滑看Instagram和TikTok上的短影音?如果是的话,你可能也成为“Brain Rot”的一群,这个词汇已经成为牛津的年度词汇。“Brain Rot”中文可诠释为“大脑腐蚀”的意思,显示了人们对消费过量低品质社交媒体内容影响的担忧。牛津字典分析,从2023年到2024年,该词的使用频率增加了230%。这个词最初在Z世代和阿尔法世代社群的社群媒体上受到关注,但它现在主要被用来描述社交媒体上低品质、低价值的内容。普兹贝尔斯基教授表示,“没有证据显示大脑腐蚀确实存在。”“相反地,它描述了我们对网络世界的不满,我们可以用这个词来缓解我们对社交媒体的焦虑。”

    —— BBC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