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室温超导

  • 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PKPPOSOS室温超导材料研究成果

    LK-99研究团队再次提出室温超导材料PCPOSOS

    在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上,LK-99 研究团队的 Hyun-Tak Kim 教授公布了号称常温常压超导材料“PCPOSOS”的研究成果,该材料从 LK-99 改进而来。研究团队在展示了 PCPOSOS的电阻测量结果和浮选实验等结果数据。Kim 教授和其研究团队已经向美国物理学会提交了一篇论文,但尚未发表,该论文稍后也将公布在 arXiv。

    但科学界的评估是,仅根据这一演示,很难将PCPOSOS视为室温超导体。事实上,研究团队公布的数据与已经被确认不是室温超导体的LK-99并没有太大区别。同时,在同会场另一场口头报告中,休斯敦大学研究团队还透露了LK-99的复制结果。休斯敦大学研究团队指出,LK-99并不是超导体,称其之所以看起来像超导体,与硫化铜杂质的结构转变有关。

    —— 朝鲜日报

  • LK99不是室温超导体

    Nature:研究人员找到了 LK-99 不是室温超导体的证据

    研究人员似乎已经解决了LK-99的难题。科学探索工作已经发现了该材料不是超导体的证据,并阐明了其实际特性。

    这一结论让 LK-99——一种铜、铅、磷和氧的化合物——被证明是第一个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工作的超导体的希望破灭。相反,研究表明,材料中的杂质(特别是硫化铜)导致其电阻率急剧下降,并在磁体上显示出部分悬浮的特性,这些特性与超导体所表现出的特性类似。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凝聚态实验学家 Inna Vishik 表示:“我认为事情到此已经相当清楚了。”

    16日,德国斯图加特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的一个独立团队报告了6 个合成的纯 LK-99 单晶。与之前依赖坩埚的合成尝试不同,这次使用了一种称为浮区晶体生长的技术。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避免在反应中引入硫,从而消除 Cu 2 S 杂质。

    结果是透明的紫色晶体——纯 LK-99,或 Pb 8.8 Cu 1.2 P 6 O 25。与杂质分离后,LK-99 不是超导体,而是电阻达数百万欧姆的绝缘体,对于标准电导率测试来说太高了。它显示出轻微的铁磁性和抗磁性,但不足以实现部分悬浮。“因此,我们排除了超导性的存在,”该团队总结道。

    研究小组认为,LK-99 中出现的超导迹象是由 Cu 2 S 杂质引起的,而其晶体中不存在这种杂质。

    —— 科学杂志

  • 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Dias申请室温超导材料专利

    Dias 正在低调申请无需加压的室温超导材料专利

    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 Ranga Dias 因其调制出室温超导材料而成为世界新闻头条并且饱受争议,尽管这些材料需要10000个大气压下才能发挥作用。

    他的最新研究将是他迄今为止最轰动的作品——尽管他并没为此寻求高调宣传。在一份鲜为人知的专利申请中,Dias 声称已经制造出一种不仅在室温下而且在日常环境压力下也能超导的材料。

    Dias 拒绝回答有关新材料的详细问题,但他表示,”对于处在发现边缘的科学家来说,通常会为他们的发现申请专利,并在更多证据出现时进一步推进他们的工作。”

    有关新材料的论文或预印本尚未发表。这项国际专利申请于2022年7月提交,4月份才公开,目前尚未获得裁决。专利审查通常需要大约2年时间才能完成。

    ——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