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可持续发展

  • Northvolt老板敦促欧洲加大对本土电池产业的投资

    Northvolt 老板敦促欧洲投资本土电池产业

    已破产的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的老板表示,欧洲政策制定者必须正视发展本地区自己的电池产业的成本,以减少对亚洲供应商的依赖。这家破产的电池初创企业的临时主席汤姆·约翰斯通表示,欧洲需要有意愿和耐心来意识到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需要经历一些痛苦。他补充道:“这需要付出代价,但不这样做将付出更大的代价。”曾是欧洲电池制造业的巨大希望的Northvolt,周三在瑞典申请破产,结束了九年的创业历程。它从投资者和政府那里筹集到的 150亿美元资金超过了其他任何一家欧洲非上市初创企业,但仍无法与主导电池行业的中国公司竞争。

    —— 英国金融时报

  • Northvolt申请破产:因复杂行业挑战

    瑞典电动车电池公司 Northvolt 申请破产

    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公司于周三表示,已在瑞典申请破产。该公司称,在“竭尽全力探索一切可行途径,以确保公司拥有可行的财务和运营前景”之后,提交了破产申请文件。Northvolt公司指出:“与电池行业的许多公司一样,近几个月来,Northvolt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挑战,这些挑战削弱了其财务状况,其中包括不断上升的资金成本、地缘政治不稳定、随之而来的供应链中断,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方面面临着重大的内部挑战,其中既有涉足这个高度复杂行业所预料到的问题,也有一些未曾预见的情况。”

    —— CNBC

  • 全球升温将超1.5摄氏度

    全球升温将超1.5摄氏度

    世界气象组织确定2024年全球升温超1.5摄氏度:

    世界气象组织宣布2024年平均温度较工业革命前升高1.55±0.13摄氏度。

    注意到此升温已经超巴黎协定的目标(保持全球升温在2摄氏度一下,目标为1.5摄氏度)

    1.5摄氏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警戒线,超过此温度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破坏,包括部分岛国可能完全沉于水下,永久冻土融化释放甲烷,北极冰盖迅速减少,导致温度进一步迅速升高。

    注意到1.5摄氏度升温比数年前预计来的早得多(原来数个模型预测是2030年左右,这就是为何很多国家推行2030年为减排计划阶段完成目标时间)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刻不容缓

    — WMO

  • o3 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经济性欠佳

    OpenAI 的 o3 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经济性欠佳

    AGI 基准测试竞赛 Arc Prize 与 OpenAI 合作在 ARC-AGI 基准测试上对新推理模型 o3 进行了测试,其展示了 AI 适应新任务的重大突破。它在低计算模式下的半私有评估中得分为 75.7%,相较于上代模型提升了3倍,在高计算模式下得分为 87.5%,大幅领先于其他受试模型。

    然而,这种通用性的成本很高,而且目前还不是很经济:让人类解决 ARC-AGI 任务仅需支付大约每项任务 5 美元的费用,同时仅消耗几美分的能源。而 o3 在低计算模式下每项任务需要 17-20 美元,在高计算模式中每个任务数千美元。此外,仍有相当多的非常简单的 ARC-AGI-1 任务是 o3 即使消耗了数百万 token 也无法解决的,而这些任务对于正常人类并不复杂。

    —— Arc Prize

  • 日本政府计划建立光伏面板和汽车等回收基地

    日本将建立光伏面板和汽车等回收基地

    日本政府将完善光伏电池板和汽车等的回收利用基地。2026年度以后将有约10处基地投入使用。日本政府正在考虑采取措施,强制要求对废旧电池板进行再利用。将向涉足回收和保管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援,强化产业培育和确保稀有金属等经济安全保障。设想覆盖光伏电池板、汽车、蓄电池和废铁等能变为资源的所有废弃物。回收和拆解业务大多由各地区的专业公司承担,今后将汇集相关企业,实现高效的再利用。日本政府将在2025年度启动调查项目,选择可回收的地点。基地建设将在民间主导下进行。

    —— 日经新闻

  • 人工智能不会导致能源消耗大幅增加

    报告显示人工智能仅占电力需求的一小部分

    报告显示,预计到本十年末,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以每年 20% 的速度增长,但仍将只占全球电力使用量的一小部分。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给电力供应和电网带来巨大压力,这一点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根据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马斯达尔和微软公司的一项研究,到2026年,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需求份额将仅上升至 0.24%。越来越多声音认为,人工智能可能不会导致整体能源消耗大幅增加,该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部分原因是计算机芯片的效率已大幅提高。不过,人工智能的普及可能会给一些地方电力供应商带来压力,尤其是在数据中心高度集中的地方。提供可靠无碳电力仍是挑战。

    —— 彭博社

  • 核电成为数据中心新的能源选择

    黄仁勋表示核电是数据中心的一个不错选项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数据中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膨胀,核电是一个不错的选项。黄仁勋在周五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核能是一种非常棒的能源,也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核能不会是唯一的能源。我们需要各种能源,并且在能源的供应和成本以及可持续性方面取得平衡。”黄仁勋表示,尽管公司产品比前代产品更耗电,但效率更高,因为它们可以更快地完成训练和运行人工智能软件的工作,并取代多个旧组件。另外,黄仁勋表示,他正在竭尽全力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并遵守美国政府对英伟达向中国出口的限制要求。

    —— 彭博社

  • 大型科技公司数据中心排放量高出七倍

    数据中心排放量可能比大型科技公司声称的排放量高出 662%

    据英国卫报分析,从2020年到2022年,谷歌、微软、Meta 和苹果“内部”或公司拥有的数据中心的实际排放量可能比官方报告的高出约662%,即7.62倍。尽管大型科技公司隐瞒了这些排放,但他们仍将继续增加。电力研究所表示,由于人工智能带来的额外负荷,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到2030年将翻一番。谷歌和微软都将近期市场排放量上升归咎于人工智能。当今的电网能否承受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尚不确定。

    —— 英国卫报(详情分析请看原文)

  • 全球气候变化对空气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和欧洲PM2.5浓度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当地时间9月5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空气质量和气候公报》。报告显示,气候变化、野火和空气污染的恶性循环正在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农业产生螺旋式负面影响。报告指出,长期吸入PM2.5(细颗粒物)对健康有严重危害。其来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物、野火和沙漠尘埃。数据显示,北美野火造成的PM2.5排放量异常高。此外,由于人类和工业活动产生的污染排放量增加,印度的PM2.5水平也高于平均水平,相比之下,由于人为排放减少,中国和欧洲的PM2.5测量结果低于平均水平。

    —— 央视新闻

  • 谷歌因未能满足爱尔兰可持续发展要求被拒绝建设-data中心

    谷歌因“电网容量不足”被拒绝在都柏林附近建设数据中心

    谷歌因未能满足爱尔兰的部分可持续发展要求而被拒绝在都柏林郊外建立数据中心。南都柏林郡议会上周发布决定,否决了这家科技巨头开发一个占地7.24万平方米数据存储设施的计划。议会在决定中写道,谷歌未能提供足够细节说明“该提案在2027年投入运营后将如何影响电力供应”。都柏林是谷歌欧洲总部和两个运营数据中心的所在地。谷歌此前宣布的目标是到2030年,其数据中心将使用无碳能源。谷歌发言人拒绝置评。该公司有一个月的时间对议会的决定提出上诉。

    —— 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