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印度

  • Spotify限制印度免费用户功能

    Spotify 在印度限制其免费套餐以吸引更多付费用户

    Spotify 正在限制印度免费用户的功能,以期在该国吸引更多付费用户。这些限制是在最近出现的,它将不允许用户以手动顺序播放歌曲,也不允许他们倒带、擦除或重复歌曲。

    自推出以来,这家瑞典公司在印度提供了自由的免费套餐,让用户可以按任意顺序播放歌曲。而 Spotify 表示,由于市场现在已经成熟,它正在采取这些举措来改变免费套餐。

    然而,印度尚未跻身 Spotify 收入最高的地区之列,即使其付费转化率高于当地行业平均水平 1%。

    Spotify 的月度个人订阅在印度的价格为 119 印度卢比(约合 1.45 美元/10.4 人民币,按当前汇率计算),这比美国的每月 10.99 美元要低得多。

    —— Techcrunch 、 Musically

  • 印度要求社交媒体平台永久删除CSAM内容

    印度要求 X、YouTube 和 Telegram 从其平台上永久删除 CSAM 内容,否则将剥夺平台免责保护的权利

    路透孟买 10 月 7 日 – 印度政府表示,已向社交媒体平台 X(以前称为 Twitter)、YouTube 和 Telegram发出通知,要求它们确保其平台上没有儿童性虐待内容。

    政府在星期五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这些公司不遵守规定,可能会被剥夺法律责任保护。

    这些由电子和信息技术部 (MEITY) 发出的通知强调了迅速、永久删除平台上任何儿童性虐待材料的重要性。

    声明援引信息技术部副部长​​拉吉夫·钱德拉谢卡尔 (Rajeev Chandrashekhar) 的话说:“如果他们不迅速采取行动,《信息技术法》第 79 条规定的安全港将被撤销,印度法律规定的后果也将随之而来。”

    印度政府表示,钱德拉塞卡一直大力倡导从印度互联网上删除此类内容,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政府决心“根据 IT 规则建立一个安全且值得信赖的互联网”。

    Telegram 周六表示:“Telegram 的版主积极巡逻平台的公共部分并接受用户报告,以删除违反我们条款的内容。”X 和拥有 YouTube 的谷歌的代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 路透社

  • 印度警方对中国宣传媒体网站进行打压

    印度警方突袭涉嫌中国宣传媒体的新闻网站

    新德里警方搜查了 NewsClick 记者、撰稿人和支持人员的家,对一家被印度官员称为中国宣传渠道的新闻网站进行的打压。

    该网站的几名记者和撰稿人表示,警方在周二的行动中没收了他们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该网站的撰稿人巴沙·辛格在推特上写道:“终于是这部手机的最后一条推文了。”她补充说,德里警方已没收了她的手机。

    “德里警察来到我家,”另一位与该网站相关的记者阿比萨尔·夏尔马发帖称。“拿走我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

    一位要求匿名的印度官员告诉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向所谓记者支付了报酬,以传播中国的宣传。”“现阶段,重要的是保护证据并追根溯源”,包括访问存储在被扣押设备上的电子记录,“以防止证据被篡改”。

    印度新闻俱乐部表示对袭击事件“深感担忧”。该组织表示:“PCI 与记者站在一起,并要求政府公布细节。” 媒体倡导团体表示,这些突袭行动表明纳伦德拉·莫迪总理领导下的言论自由气氛日益恶化。

    自 2014 年莫迪上台以来,印度的新闻自由指标排名有所下降。无国界记者组织在最新的世界新闻自由指数中将印度排在 180 个国家中的第 161 位,比上一年下降了 11 位。

    —— 英国金融时报

  • 苹果计划在未来四到五年内将其在印度的产量增加5倍以上

    苹果计划在未来四到五年内将其在印度的产量增加 5 倍以上

    据政府消息人士称,iPhone 制造商苹果计划在未来四到五年内将印度的生产规模扩大五倍以上,达到约 400 亿美元,约合 3324 亿卢比。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该公司上一财年的产值已突破 70 亿美元大关。

    “苹果公司计划在未来四到五年内将印度的产量增加到 400 亿美元以上。上一财年已突破 70 亿美元,”该官员表示。

    发送给苹果的电子邮件询问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苹果在印度生产 iPhone,并计划从明年开始生产 Airpods。 该官员表示,苹果目前没有在印度生产 iPad 或笔记本电脑的计划。

    —— BQ Prime

  • 印度月球探测器失联

    印度未能与月球探测器重新建立联系

    印度周五报告称,它试图与一个月前发射到月球南极的探测器重新建立通信,但迄今为止尚未成功。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推特上发帖称:“我们已努力与着陆器和漫游车建立联系,以确定它们的唤醒状态。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它们的任何信号。我们将继续努力建立联系。”

    在完成主要任务后,着陆器和漫游车分别于 9 月 4 日和 2 日在寒冷月夜进入休眠模式,原定于 9 月 22 日唤醒恢复运转。

    然而,在月球夜晚的极端低温(可低至零下 200 摄氏度)下,这些设备能否恢复运行还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它的电池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才能在太阳升起时再次充电。

    —— efe

  • 印度将推动本土导航系统

    到 2025 年印度所有智能手机将强制采用本土的 NavIC 导航系统

    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部长表示,印度制造的导航系统 NavIC 将很快成为所有智能手机的必备。

    该部长表示,到 2025 年 1 月 1 日,5G手机将需要强制性支持 NavIC,而目前使用 GPS L1的所有其他手机将需要在 2025 年 12 月之前提供 NavIC 支持。

    NavIC 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Isro) 开发,是印度广泛使用的 GPS 等系统的替代品。目前该导航由 ​​7 颗 Isro 卫星提供动力,该航天局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将其增加到 12 颗。NavIC 目前覆盖印度以及印度边境外 1,500 公里的范围。

    苹果的 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Pro Max 首次在其系统设计中支持了 NavIC。印度政府也与其他设备制造商进行了会谈,以确保其设备在发布时默认提供对 NavIC 的支持。

    —— 印度经济时报

  • 印度成功发射太阳探测器

    印度Aditya-L1太阳探测器成功升空飞向太阳

    印度成功发射了其首次天基太阳观测任务——就在其航天器“月船三号”登陆月球南极仅十天后。

    这艘名为 Aditya-L1 的航天器重达 3,264 磅,于当地时间上午 11 点 50 分,使用 44.4 米高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 (PSLV-XL) 从印度南部斯里哈里科塔的 Satish Dhawan 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星期六的时间。它将飞行 932,000 英里,花费 125 天(或四个多月)到达目的地:围绕五个拉格朗日点之一的晕轨道,这些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允许航天器连续跟踪太阳活动,无需任何掩星和日食。

    印度航天局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已在 Aditya-L1 航天器上安装了七个有效载荷,其中四个用于遥感,三个用于现场实验。机载仪器包括可见光发射线日冕仪、太阳紫外线成像望远镜、X射线光谱仪、太阳风粒子分析仪、等离子分析仪套件和三轴高分辨率数字磁力计,所有这些仪器都配备用于收集必要的数据和观测结果。该任务代号为PSLV-C57,总体目的是实时观测太阳活动及其对太空天气的影响。

    —— techCrunch

  • 印度登月成功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印度月球探测器“月船3号”成功登月

    当地时间8月22日,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印度的“月船3号”飞船成功登月。

    印度成为第四个在月球表面实现着陆的国家。

    这是印度第三次发起探测器登月项目。2008年,印度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获得了大量图像和探测数据,但原计划运行两年的“月船1号”在2009年8月失联。2019年7月,印度发射“月船2号”探测器,当年9月其着陆器尝试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时失联,后续证实坠毁。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斯里达拉·帕尼克·索马纳特说,基于对“月船2号”相关数据的分析,“月船3号”做出了改进。

    —— 搜狗新闻

  • 印度月船三号登月直播即将开始

    观看印度月船三号登月直播

    印度最新的登月任务“月船三号”将于今天进入关键的最后阶段,这艘无人驾驶航天器将在印度南部发射 40 天后尝试在月球表面软着陆。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将在 8 月 23 日 19 时 50分开始进行现场直播,比目标着陆时间 23 日 20 时 34 分提前半个多小时。

  • 中国加一的限制和印度的挑战

    富士康进军印度显示“中国加一”方案的局限性,其它国家难以补充中国的产能

    富士康在印度目前年收入100 亿美元。这占该公司 2022 年 2160 亿美元收入的 4.6%,是 2021 年收入 2% 的两倍多。

    然而,进军印度也显示出富士康在意愿和能力上实现多样化方面存在局限性。富士康的高管和其他观察人士对印度能够在全球技术制造中扮演与中国相近角色的预期表示怀疑。

    “中国仍然可以供应美国和许多其他外国市场,”富士康的一位高管表示。“在印度,建立一条供应链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这是合理的——然后它可以成为印度周边有限地区市场的生产基地。”

    刘表示,中国业务占富士康全球业务的 75%,高于疫情前的 70%。他并未提出更分散的业务目标,反映出对印度的明显谨慎态度。

    据富士康内部介绍,目前该公司在印度拥有9个园区、36家工厂。

    一位接近富士康的人士表示,印度的补贴很难获得。富士康和印度资源集团韦丹塔去年达成的协议就是一个例子。富士康上个月中断了与这家负债累累的印度公司的合作关系,因为这两家公司未能获得政府批准芯片制造补贴。

    另一个大问题是,富士康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其印度业务的成本效益,这对于利润率微薄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行业高管表示,无论是印度还是越南等任何其他较新的生产基地,都无法容纳像富士康在中国那样的拥有 10 万名工人的单一园区,他们认为大多数印度工人拒绝离开家乡去远方。工作并住在宿舍。

    —— 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