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制造商

  • 美国芯片设备制造商将中国移出供应链

    美国芯片设备制造商着手将中国移出供应链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生产商正告知供应商,需要为从中国采购的某些零部件寻找替代品,否则就有失去供应商资格的风险。传达这一信息的公司包括应用材料和泛林集团。这两家硅谷公司生产用于制造微处理器的设备,位居全球最大的此类设备制造商之列。知情人士表示,供应商还被告知,不能有中国投资者或股东。业内高管表示,此举可能会导致成本上升,因为很难找到价格相近的中国以外的替代品。泛林集团表示,公司遵守美国对芯片制造供应链中公司的出口管制。应用材料表示,公司正在寻找零部件的替代来源,以确保能够供应。

    —— 华尔街日报

  •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欧洲市场失利

    关税上调导致中国车企在欧盟销量下滑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连续第三个月在欧洲市场失利,这是进口关税上调损害销量的最新迹象。研究公司 Dataforce 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在9月份占据了欧洲地区电动汽车交付量的8.5%份额,低于去年同期的9.6%。据同样跟踪汽车市场的 Jato Dynamics 称,上汽集团旗下 MG 品牌销量领跌,下滑42% 。自7月以来下滑趋势一直持续,当时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被征收临时性欧盟关税,使得进口费用高达45%。经过数月的谈判仍未能解决贸易争端,新关税于本周生效。现在最大的输家是 MG,这家前英国品牌目前隶属于中国国企上汽集团。被征收的欧盟关税最高,在现有10%进口税基础上加征35%的附加税。

    —— 彭博社

  • 日本数码相机 manufacturers 加强技术

    日本数码相机背水一战,祭出“黑科技”

    日本数码相机厂商正在磨练与智能手机抗衡的技术。日本数码相机厂商纷纷为新机型增加可以回溯到按下快门1秒前的清晰图像的功能,以及可让照片带有复古色调的技术。随着智能手机的相机功能性越来越高,数码相机想仅靠优良的画质来竞争已经显得底气不足。数码相机厂商打算借助打动挑剔发烧友的技术为武器,来应对生存挑战。日本各家数码相机厂商纷纷向市场投放具有“预拍”功能的新款机型。尼康于7月12日推出的新款无反相机“Z6III”配备了最多可在按下快门前的1秒内拍摄120帧图像的功能。半按快门会开始连拍,数据会暂时保存在照相机内的存储机构“缓冲存储器”中。全按快门时,数据会转移到存储卡,拍摄者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图像。

    —— 日经新闻

  • 《格力电器:涉侵权制造商已支付185万元》

    格力电器:涉侵权制造商已支付185万元

    格力文传7月10日11点49发布微博表示,“小米官方旗舰店”销售的产品“米家小米电风扇BPTS01DM”侵犯了公司相关专利,该侵权产品的委托方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制造商为“浙江星月电器有限公司”。制造商已更名为“造梦者 (浙江) 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已向公司支付185万元。格力文传表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0%控股的“天津金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造梦者 (浙江) 科技有限公司”8.0439%的股权。

    —— 格力

  • 日本半导体制造商共同出资5万亿日元

    8家日企为重振半导体要狂投5万亿日元

    索尼集团、三菱电机、罗姆、铠侠控股、瑞萨电子、Rapidus、富士电机等8家日本主要半导体制造商2021财年到2029财年计划投资约5万亿日元(约合310亿美元),以提高功率器件和图像传感器的产量。根据财务省的调查,包括半导体制造在内的通信设备行业的资本投资在五年内增长了30%,到2022财年达到2.1万亿日元。索尼集团将在2021财年至2026财年投资约1.6万亿日元,计划增加图像传感器的产量。

    —— 日经新闻

  • 中国试图用优惠政策诱说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

    中国为德国汽车提供优惠政策以防止电动汽车征税

    北京方面表示,如果德国方面能够说服欧盟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征收的关税,德国的豪华汽车制造商将从中受益。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提出下调大排量轿车现有的进口关税,作为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回报。中国目前对欧盟乘用车征收 15% 的关税。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6月22日上星期六在北京与访华的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会面时,暗示了这一好处的可能性。哈贝克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

    —— 彭博社

  •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快速追赶

    商汤科技徐兵称中国芯片制造商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快速追赶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兵表示,中国本土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正在快速缩小与国际领先者的差距。徐冰在香港瑞银亚洲投资会议接受采访时说道:“亚洲缺乏人工智能计算能力,远远落后于美国,但中国拥有人才和数据来弥补失去的市场。”徐冰指出,亚洲在人工智能算力方面存在短缺,与美国相比存在十倍的差距。徐冰补充道,中国国产芯片正在迅速赶上,商汤科技正在与当地半导体公司合作,扩大他们的计算能力。

    —— 彭博社

  • 日本商用车制造商加强电动车开发

    日本商用车巨头力推车用电池标准化及可更换

    日本商用车制造商巨头面向去碳化,正在纷纷加强电动车开发力度。日野汽车推进适用于所有类型车辆的电池包标准化,从而实现大型、小型卡车和巴士等各种电动车迅速投放市场。五十铃汽车和三菱扶桑卡客车推动可更换电池式纯电动汽车(EV)的实用化。22日起在横滨市举行的“人与车技术展”上,日野首次公开了标准化电池包模型。电池包长1.5米、宽70厘米,可根据车型调整搭载数量,例如小型卡车用1至2个、大型卡车用6个等,因此无需每种车型分别开发电池。五十铃和三菱扶桑加紧开发能在运输公司或物流基地迅速更换电池的EV卡车。五十铃计划2025年度开展实证试验,以打造全自动完成更换仅需约3分钟的电池站。三菱扶桑计划2024年内在京都市开展电池更换式EV卡车的道路行驶测试。

    —— 共同社

  •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面临财务压力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压力增加的情况下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支付账单

    中国一些电动汽车制造商向供应商付款所需的时间正在延长,这是中国日益残酷的汽车市场面临压力的进一步迹象。根据彭博汇编的最新数据,蔚来汽车在2023年底需要大约295天才能结清应付收据,其中绝大多数是欠供应商的,而2021年为197天。数据显示,另一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需要221天来履行其对供应商和相关方的义务,高于179天。相比之下,马斯克的特斯拉仅用了约101天,而且这一周期在过去三年中基本保持稳定。付款周期的延长表明,许多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承受着压力,中国经济增长仍然低迷,消费者信心低迷。这转化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减少,曾经快速增长的市场现在受到激烈的价格战和利润率紧缩的困扰。自北京在2022年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以来,一些规模较小的制造商已被推向了边缘。

    —— 彭博社

  • 欧盟警告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

    欧盟称三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信息不足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欧盟委员会已警告三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称其没有为反补贴调查提供足够的信息。如果欧盟委员会认为,被抽查的比亚迪、上汽和吉利汽车公司提供的信息不足,那么委员会可能会使用其他可获得的证据来计算关税,此举可能会抬高关税。

    ——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