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人工智能

  • 日本政府拟发起用于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发展的项目

    日政府拟着手开发用于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

    为了填补对于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而言必不可少的道路环境及交通状况数据的不足,日本政府将着手开发能生成虚拟数据并能够提升质与量两方面的人工智能,在2025年度提供给民间企业。此举旨在加快落后于美国和中国的自动驾驶开发。包括其他自动驾驶相关支援在内,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24年度补充预算中确保了70亿日元。这将有助于实现2027年度以后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地方上投入实用、以及搭载自动驾驶系统的日本汽车到2030年在全球销量中占3成的目标。人工智能开发将作为国家项目委托给IT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给车企和零部件厂商等使用。

    —— 共同社

  • AI 工具可能操纵人们的在线决策

    AI 工具可能很快就会操纵人们的在线决策

    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警告称,人工智能技术可能被用来操控在线用户的选择,从购买商品到投票决定。论文强调了“意图经济”的新兴市场正在成形,人工智能助手可以理解、预测和操纵人类意图,并将这些信息出售给可以从中获利的公司。剑桥大学莱弗休姆未来智能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将“意图经济”视为取代“注意力经济”的继承者,“注意力经济”通过社交平台吸引用户注意力并推送广告,“意图经济”涉及精通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将他们所了解的你的动机出售给出价最高的人。该研究声称,大型语言模型将用于根据“意图、行为和心理数据”来“预测和引导”用户。

    —— 英国卫报

  • OpenAI将转型为盈利性公司

    OpenAI 宣布计划转型为一家盈利性公司

    美国 OpenAI 公司已制定转型为一家营利性公司的计划。OpenAI 董事会周五表示,将改变公司现有的架构,将控制权交到盈利性部门手中。进入2025年,OpenAI 计划成为一家公益公司(PBC)。该部门将“运行和控制 OpenAI 的运营和业务”,而 OpenAI 的非营利组织将保留该业务的股份,但失去其监督职能。该非营利组织将独立运营,拥有自己的领导团队和员工,“在医疗保健、教育和科学等领域开展慈善活动”。各大公司目前在AI开发方面投入的数千亿美元表明,OpenAI 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继续完成使命:“我们再次需要筹集比我们想象的更多的资金。投资者希望支持我们,但在这种规模的资本下,我们需要的是传统股权,而不是结构性定制。”

    —— The Verge,OpenAI

  • 英国拟试用人工智能工具评估糖尿病风险

    英国拟试用人工智能工具评估糖尿病风险

    英国国民保健制度将于明年启动一项人工智能工具试验,该工具可在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13年前就预测出患病风险。这款工具名为“糖尿病人工智能心电图风险评估”,可通过分析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识别人眼难以察觉的细微变化,预警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这将有助实现早期干预,甚至可能帮助人们避免患上这种疾病。测试结果显示,该工具能在大约70%的情况下准确预测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和社会经济背景人群的患病风险,如能结合遗传和临床信息,准确性可进一步提高。英国国民保健制度将于2025年起在首都伦敦部分医院试用这一工具。研发人员希望能在未来几年内大范围推广相关技术。

    —— 英国卫报

  • OpenAI计划开发人形机器人

    OpenAI 已讨论开发一款人形机器人

    在过去的一年里,OpenAI 多次暗示其对机器人重新产生了兴趣:投资于开发机器人硬件和软件的初创公司,如 Figure 和 Physical Intelligence,并重启了四年前解散的内部机器人软件团队。现在,OpenAI 可能会将这种兴趣提升到一个新层次。根据两名直接了解讨论的人士的说法,该公司最近考虑开发一种类人机器人。不过,不要太兴奋: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对 OpenAI 来说,任何可能开发人形机器人的努力都不会比其他技术和产品研发的优先级更高,比如人工智能推理模型和帮助实现各种软件工程和分析任务自动化的人工智能代理。考虑直接开发人形机器人凸显了,OpenAI 对从搜索、浏览器到服务器芯片和数据中心等各个领域的雄心。

    —— The Information

  • 周鸿祎:AI不能替代人脑

    周鸿祎:AI无法代替人脑 有些人在制造焦虑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今日在微博发文表示,越研究AI越发现,AI永远无法替代人脑。“那些天天喊着AI会替代人类,带来大规模失业的人,是在制造焦虑。”周鸿祎表示,AI的出现,绝对不是为了替代人,AI和人类应该是一种协作关系。AI应该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工具、给人赋能、提高生产力。AI被人类创造出来,最大的意义就是代表人类去解决耗时费力的工作,辅助人类的发展。周鸿祎认为,大模型有六大能力,包括基本能力、创意能力、多模态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能力。对于个人来说,用好基础能力和创意能力,就能很好地提升生产力。

    —— 周鸿祎

  • 微软将引入其他人工智能模型到 365 Copilot

    微软寻求将其他模型引入 365 Copilot 产品

    知情人士透露,微软正致力于在其旗舰 AI 产品 Microsoft 365 Copilot 中引入内部及第三方人工智能模型,以期从当前的 OpenAI 底层技术中实现多样化并降低成本。这是微软减少对其支持的 OpenAI 依赖的最新举措,这与微软近年来宣称可以提前使用 OpenAI 模型的做法不同。出于对企业用户成本和速度的担忧,微软也在寻求降低 365 Copilot 对 OpenAI 的依赖。微软发言人表示,OpenAI 将继续作为这家公司在前沿模型方面的合作伙伴。两家公司之间的原始协议允许这家软件巨头定制 OpenAI 的模型。“我们根据产品和体验整合了 OpenAI 和微软的各种模型。”

    —— 路透社

  • OpenAI o3 模型的高昂成本

    OpenAI o3 模型表现出色的背后是高昂成本

    ARC-AGI 基准测试的创建者弗朗索瓦·肖莱在博文中写道,OpenAI 的 o3 模型虽然是 AI 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但成本着实太高。根据 ARC-AGI 测试的性能图标,o3 的高分版本每项任务都使用了价值超过 1000 美元的计算资源,o1 模型每个任务使用约 5 美元的计算资源,而 o1-mini 仅使用几美分。这意味着 OpenAI 虽然获得了将近 88% 的高分,但却消耗了 170 多倍的计算资源,而高计算版本 o3 整个测试下来,调用资源成本超过 1 万美元。o3 这种具有扩展测试时间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模型似乎仅适用于重大战略决策,而非日常小问题,高昂的计算成本才值得。

    —— TechCrunch

  • OpenAI旗舰模型开发面临困难

    OpenAI 的下一代旗舰模型开发落后于计划且成本高昂

    OpenAI 的新人工智能项目进度落后,而且花费巨大。该项目正式名称为 GPT-5,代号为 Orion,已筹备超过 18 个月,旨在成为 ChatGPT 技术的重大进步。知情人士说,微软曾预计在 2024 年中期左右看到新模型,但至今仍未完成。 OpenAI 已经进行了至少两次大规模训练,每次都需要数月来处理大量数据。知情人士说,每次都会出现新的问题,软件都无法达到研究人员所希望的结果。

    知情人士表示,Orion 的表现充其量比 OpenAI 目前的产品要好,但还不足以证明维持新模型运行的巨大成本是合理的。根据估计,为期六个月的训练运行仅在计算成本上就可能花费约 5 亿美元。OpenAI 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高质量的训练数据,之前的模型训练中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已经耗尽。而 OpenAI 的解决方案是从头开始创建数据,它正在雇佣人员编写新的软件代码或解决数学问题,以供 Orion 学习。OpenAI 还开始开发合人工智能创建的数据,以帮助训练 Orion。

    —— 华尔街日报

  • 谷歌将添加“AI 模式”选项

    谷歌计划在搜索中添加“AI 模式”选项

    谷歌正在采取迄今为止最大的举措之一,将对话式答案引入其谷歌搜索引擎,这是对人工智能竞争对手的回应,这些竞争对手通过提供对话式回答而不是网站链接列表来吸引用户。据一位参与该产品开发的人士称,谷歌计划向其数十亿搜索用户提供“切换到AI模式”的选项,该模式看起来与其 Gemini AI 聊天机器人几乎相同。Gemini 聊天机器人目前独立于谷歌的搜索引擎运行,因此此举将有效扩大 Gemini 的受众群体。新的“AI 模式”选项卡将位于“全部”、“图片”、“视频”和“购物”选项卡的左侧。当用户在 AI 模式下收到回复时,谷歌会显示相关网页链接和“对话答案下方的搜索栏,提示用户‘询问后续问题……’”

    —— Th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