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中央网信办

  • 中国中央网信办2025年开展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

    中国中央网信办2025年开展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

    中国中央网信办宣布将在2025年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重点打击App、SDK、智能终端等产品和服务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针对以下问题:开屏广告频繁跳转至意外页面、线下消费场景强制关注公众号或注册会员并过度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如手机号、生日、性别等)、物业前台将用户信息用于未经授权的目的、未经同意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以及因保护义务未尽而导致的信息泄露事件。此外,还将重点查处通过暗网电报等渠道非法售卖公民个人信息及因泄露或攻击窃取导致的违法犯罪案件。

    为保障网络安全和清朗网络空间,相关部门将围绕算法安全进行常态化监管,定期审核、评估和验证算法机制机理、模型、数据和应用结果,并要求企业开展自评估工作。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执法力度,集中查处侵害用户信息权益的行为,确保2025年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阶段性目标得到实现。

    此次专项行动将围绕App、SDK、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展开,旨在通过严格执法和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个人信息滥用现象,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

  • 中央网信办开展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为了营造喜庆祥和的春节网络氛围,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以下6方面问题:(一)挑起极端对立问题。一是借春晚等话题,挑起互撕谩骂、拉踩引战等行为。二是恶意丑化攻击春节传统习惯等活动,发表“地域黑”等歧视性内容。三是刻意渲染鼓吹不婚不育、反婚反育等话题,宣扬极端女权,挑动性别对立,宣扬暴力戾气。(二)炮制不实信息问题。(三)宣扬低俗恶俗问题。(四)鼓吹不良文化问题。春节风俗之名刻意展示炫富斗富、铺张浪费等导向不良内容。二是打着风水运势等旗号,鼓吹炒作封建迷信陋习,提供网上算命占卜付费服务。(五)违法活动引流问题。(六)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一是利用算法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进行大数据“杀熟”。二是恶意模糊优惠券领取条件和使用规则等方式进行价格欺诈。三是利用虚假或令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误导消费者。

    —— 新华社

  • 中央网信办启动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据“网信中国”消息,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整治六大环节的突出问题,包括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社交平台、电商平台、应用商店、儿童智能设备和未成年人模式中存在的暴力、低俗、诱导消费和不良信息等问题。中央网信办强调要对各类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从严处置违规平台、账号及相关 MCN 机构。

    —— 网信中国

  • 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4年工作安排

    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4年工作安排》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4年工作安排》。《工作安排》明确了2024年工作目标:到2024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8亿,物联网IPv6连接数达到6.5亿,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23%,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65%。IPv6网络性能显著提高,使用体验提升明显。云服务、内容分发网络、数据中心在业务开通时默认启用IPv6功能。主要商业网站及移动互联网应用IPv6支持率达到95%。固定网络IPv6贯通水平大幅跃升,新出厂家庭路由器、机顶盒等终端设备默认启用IPv6,存量家庭路由器IPv6开启率明显提升,企业机构互联网专线IPv6开通率明显提高。

    —— 网信办(官方网站)

  • 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以下6方面问题:
    (一)宣扬猎奇行为、违背公序良俗问题。
    (二)散播网络戾气、煽动群体对立问题。一是借春节晚会、春节档影视作品、明星网红等话题,挑起互撕谩骂、刷分控评行为,煽动对立情绪。二是将春节传统习俗、突发案件事件与地域、职业等特征相关联,污名化特定群体,打负面标签。三是蹭炒春节期间热点话题,通过拼音、谐音、指代词等方式,编造恶俗低俗烂梗,污染网络风气。
    (三)炮制虚假信息、恶意营销炒作问题。一是利用年终盘点、返乡见闻等形式编造不实内容,渲染极端情绪。二是炮制传播涉公共政策、社会民生、交通出行等领域谣言信息,扰乱社会秩序。三是虚构夫妻、婆媳、师生等矛盾冲突剧情,无底线博取流量,传递不良价值观。
    (四)色情赌博引流、网络诈骗问题。
    (五)鼓吹炫富拜金、无底线追星问题。
    (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

    —— 中央网信办 (全文)

  • 中央网信办启动成都大运会网络环境整治活动

    中央网信办启动成都大运会网络环境整治

    自7月18日起为期20天。整治内容包括:盗播、侵权会徽吉祥物;

    炒作涉大学生负面话题;煽动民族地域群体对立;以记录生活、帮扶救助为名,虚构摆拍当地贫困生活卖惨引流;

    散布相关地区公共政策社会民生领域虚假信息,捏造可能引起恐慌的灾难事故、违法犯罪、食品产品质量问题;

    对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泄露隐私、侮辱诽谤、谩骂攻击。

    —— 中央网信办 , 竹新社

  • 中央网信办启动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

    中央网信办启动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

    该专项行动自6月21日起为期二个月。

    《关于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整治对象包括:

    发布校园主题剧情演绎类视频,以偏激方式丑化学校形象、鼓噪师生矛盾、美化顶撞老师;渲染家长压迫压榨孩子,恶意编造虚假家庭矛盾;摆拍鼓吹霸凌风、家暴妆等畸形审美,传播以强凌弱、以暴制暴;诱导烟酒、纹身、旷课;使用网络烂梗侮辱谩骂未成年人;视频剪辑、影视二创、动漫改编等集中展示涉未成年人血腥暴力画面;通过聊天交友、虚拟空间装饰等娱乐功能诱导未成年人消费;谐音词、变体字、表情符号等形式传播色情低俗、赌博迷信等。

    —— 中国网信网

  • 中央网信办开展网络乱象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重点治理恶意散布“民营企业卖国论”等十类网络乱象

    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的通知,重点治理恶意散布“民营企业卖国论”“国进民退”等十类网络乱象。

    根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央网信办在通知中说,此次行动目标是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清理处置涉企业、企业家虚假不实和侵权信息,坚决打击恶意炒作行为,依法查处侵害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网站平台和账号,为企业聚精会神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通知明确,重点治理的十类网络乱象包括:采用“贴标签”“带节奏”“放大镜”等方式恶意散布所谓“民营企业卖国论”“民营企业离场论”“国进民退”等论调,渲染丑化、煽动抵触国有经济、民营企业。采用“标题党”歪曲新闻原意、断章取义企业家过往言论和片面解读企业财务报表等方式,干扰企业正常经营。

    —— 联合早报

  •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2023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3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开展时间为即日起至2月底。

    密切关注春节晚会、春节档影视作品有关情况,整治借机挑唆粉丝群体互撕谩骂、攻击对立等问题。严禁网站平台借春节活动新设针对明星个人的榜单评选,不得变相诱导应援打榜。集中整治各类不良“网红”问题,严肃处置存在炒作劣迹行为史、刻意扮丑等问题的“网红”博主。

    严肃查处网络炫富、宣扬暴饮暴食等问题,避免不良风气反弹回潮。集中清理借“天价年夜饭”“天价年终奖”“瀑布式压岁钱”“巨额红包”“顶级豪宅”“天价彩礼”等刻意炫耀奢侈生活的图文视频信息,不得恶意炒作隐形炫富、故意攀比等问题。

    从严整治借“春运红包补贴”“春节集福”“有偿转让福卡”等名义实施网络诈骗问题,严防借“红包雨”“薅羊毛”等活动诱骗用户刷单。

    集中整治违规租号买号,鼓励家长主动为未成年人设置青少年模式,预防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络。

    重点整治春节期间涉经济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等领域造谣传谣行为,加大对突发谣言信息的辟谣力度,及时澄清事实。持续加大对涉疫网络谣言的整治力度,查处编造春节疫情走势、杜撰最新防疫政策、伪造抗病毒秘方、虚构病患经历等问题,防止误导公众,造成社会恐慌。

    —— 中国网信网 (摘要)

  • 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対待未成年人

    中央网信办:集中查处散布虚假信息等问题 严厉查处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

    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将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集中解决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

    —— 网信办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