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

  • 江泽民卸任后临别讲话

    历史回顾:江泽民卸任军委主席临别讲话

  • 冠病病毒对中国的管理将会发生变化

    中国专家称冠病病毒防控回归乙类管理条件渐趋成熟

    中国近期疫情防控措施转向,各地防控逐步松绑。中国传染病专家称,根据现有冠病病毒特点,一直按甲类传染病级别管理的冠病再延续甲级模式并不适宜,回归乙类管理甚至降级为丙类,都将成为可能。

    针对冠病超强传播力、较强致病力等特点,中国官方在2020年1月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措施。

    据第一财经报道,对于当前冠病病毒所呈现的流行病特征是否符合脱离甲类管理的条件、是否适合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的问题,一位传染病专家称,“传染病管理模式的主要依据来自于传染病的传染性和致病力”,对于致病力强、病死率高且传染性强的传染病,一般归为甲类或者乙类甲级管理,管控措施一般是采取强制性隔离、疫区封锁等。

    对于发病率较高,引起高病死率,但传播能力有限,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会归为乙类;对于传染强、致病力弱、病死率低的传染病,一般归为丙类。

    但随着病毒不断变异,当前在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其临床特点也逐步被认知,众多科学研究以及真实世界的数据显示,其传染性逐步增强,但其致病力及病死率降低。因此管理级别又必须要重新考量。

    —— 联合早报

  • 苹果计划移出中国的生产链

    Apple 计划将生产链移出中国

    最近几周,苹果公司参与讨论的人士表示,该公司已经加快了将部分生产转移到中国以外的计划。他们说,它告诉供应商更积极地计划在亚洲其他地方组装 Apple 产品,尤其是印度和越南,并希望减少对以富士康为首的台湾组装厂的依赖。

    iPhone 城的动荡推动了苹果的转变。在中国郑州这座巨大的城中城,多达 30 万名工人在富士康经营的工厂工作,生产 iPhone 和其他 Apple 产品。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在某个时候,仅它一个就占据了 iPhone Pro 系列产品的 85% 左右。

    苹果供应链的分析师和人士表示,在经历了一年削弱中国作为稳定制造中心地位的事件之后,这种剧变意味着苹果不再愿意将如此多的业务捆绑在一个地方。

    关注供应链的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 Ming-chi Kuo 表示,苹果的长期目标是从印度发货 40% 至 45% 的 iPhone,而目前这一比例仅为个位数。供应商表示,预计越南将承担更多苹果其他产品的制造任务,例如 AirPods、智能手表和笔记本电脑。

    —— 华尔街日报

  • pixel手机在中国购买困难

    有消息称,咸鱼屏蔽了pixel手机的搜索结果,卖家宝贝暂未被下架,但是搜索相关的关键字不呈现结果,在中国购买二手的pixel手机变得困难。

    但目前亚马逊中国站还可以直接购买pixel手机,直邮中国,甚至可以用支付宝花呗分期付款。

  • 中国将允许一些感染新冠的人居家隔离

    中国将允许一些感染新冠的人居家隔离

    香港,12月1日(路透社),两位知情人士告诉路透社,中国将允许一些COVID-19病毒检测呈阳性的人在家隔离,这是未来几天将宣布的补充措施之一。

    对感染者进行家庭隔离将是中国检疫协议中的一个重大变化。今年早些时候,即使只发现一个阳性病例,整个社区也被封锁,有时长达数周。上个月,新的和更容易的检疫规则只要求封锁受影响的建筑物。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周四告诉路透社,并非所有阳性病例都将被允许无条件地在家隔离,并补充说孕妇、老人和有潜在疾病的人将有资格在家隔离。

    消息人士说,如果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家庭环境符合某些条件,他们也将被允许在家隔离。

    这两位消息人士说,当局还将加强对新冠状病毒的抗原检测,减少大规模检测和定期核酸检测的频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没有立即回复路透社寻求评论的传真。

    —— 路透社

  • 苹果将生产转移出中国大陆

    苹果供应链比例逐渐下降

    据路透社报道,近年来苹果正加速将生产转移出中国大陆。路透社分析苹果供应链资料发现,截至2019年的5年期间,苹果供应商的主要生产基地有44%至47%位于中国大陆,但到2020年之时已经下降至41%,2021年进一步降至36%

    #Apple

  • 江泽民逝世

    江泽民逝世

    江泽民逝世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极其悲痛地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通告:我们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患白血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2022年11月30日12时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

    —— 新华社

  • 中国动态清零可能结束

    高盛:中国或明年4月前结束动态清零

    高盛认为,中国可能在明年4月前就结束“动态清零”,比普遍预期的还来得早。但由于近日中国大陆多地出现抗议行动,中国官方有可能“无序”地开放。

    据彭博社报道,高盛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闪辉星期天(11月27日)在一份报告中预测,中国在2023年第二季度前重新开放的可能性为30%。

    闪辉在报告中写道,中国中央政府可能很快就需要在加强封控和放宽防疫之间做出选择,因为地方政府难以既要控制疫情传播,还要兼顾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的落实。

    中国大陆疫情近期持续升温,截至星期天,当地已连续五天单日新增病例写新高。

    闪辉认为,动态清零政策打乱经济发展,限制人员流动和商业活动,加上近期疫情形势恶化,都将对中国今年第四季经济增长构成下行风险。

    高盛预计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3%,略低于彭博社经济学家的3.3%预测。

    闪辉说,虽然预测中国有可能在明年4月前开放,但高盛仍认为中国在明年第二季开放的可能性最高,大约有60%的可能性。

    不过,恒生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丹星期一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则认为,有鉴于冠病病例的激增,中国官方不太可能现在就逐步放宽封控措施,因为不计后果地开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更为不利。

    她认为,如果开放的节奏太快,进而导致死亡病例激增,可能会让许多地方政府在工业放宽的先后优先顺序之间陷入尴尬的境地。

    —— 联合早报

  • 中国防控政策经得起历史检验

    人民日报:中国防控政策经得起历史检验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发文称,中国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充分体现了中国防控疫情的坚实实力和强大能力,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的防控政策经得起历史检验。

    《人民日报》周日(27日)头版刊发署名为仲音的文章《坚定信心,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文章指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中国制定疫情防控政策的首要考量,也是衡量疫情防控成效的首要标准。

    文章写道,疫情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国民经济总体延续恢复态势,因此中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来之不易。

    文章称,中国的防控政策经得起历史检验,防控措施科学有效,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应有充分的信心。

    文章称,必须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错误认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

    文章提出,各地要加大生活必需品上市量和储备量,保障受疫情影响地区的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制定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八条举措;印发交通运输行业的15条优化措施。

    —— 联合早报

  • 野村下调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学家下调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野村控股下调了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的预测,称随着冠病病例激增,中国的重新开放之路可能“缓慢、痛苦而崎岖”。

    据彭博社报道,在星期四(11月24日)的报告中,野村经济学家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2.9%小幅下调至2.8%,明年的预测从4.3%下调至4%。

    这一预测低于彭博调查经济学家所得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长3.3%和4.8%的预估中值。

    野村称,病例的增多可能会使得决策者不愿迅速放松管控,从而出现“进退交错”的情况。

    这家投行的封控指数显示,目前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1.1%的地区处于封控之中,高于10月底时的9.5%。

    ——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