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中国

  • 中国行业协会呼吁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中国行业协会呼吁企业审慎采购美国芯片

    11月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今日发表声明共同呼吁中国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声明说,2024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宣布了新的出口管制规定,将140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将更多半导体设备、高带宽存储芯片等半导体产品列入出口管制。声明表示,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不仅损害了中美两国企业的利益,也极大增加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成本。声明称,美国政府随意修改贸易规则给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已经造成实质性损害。声明呼吁,中国国内企业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

    —— 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 中国加强对美国出口的镓锗等两用物品管制

    中国禁止对美国出口镓、锗等两用物品

    中国商务部12月3日发布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称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商务部公告说,即日起将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以及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同时将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违反上述规定,将原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两用物项转移或提供给美国的组织和个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中国商务部

  • 欧盟将将中国产品排除出绿氢装置补贴项目

    欧盟绿氢装置补贴要将中国产品排除在外

    作为向12月3日开始在区域内招募的绿氢生产商发放补贴的条件,欧盟将引入在事实上把使用中国产品的企业排除在外的规定。在光伏发电等业务中,中国厂商的垄断导致欧盟区域内的相关产业衰退,欧盟对此进行反思,转换方针,将中国产品排除在外。欧盟将对2023年启动的脱碳补贴项目“欧洲氢能银行”的运作规则进行修改。在2024年4月实施的首轮招标中,确定获得补贴的企业当中有15%使用了中国生产的电解槽。约60%的企业使用的电解槽被认为主要零部件电堆是在中国组装和加工。从预定于当地时间3日实施的第二轮招标开始,把中国产品或在中国加工的电堆带来的氢产能超过整体25%的企业排除在补贴对象之外。

    —— 日经新闻

  • 中国和美国 AI竞争对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影响

    中国在推动创新与控制人工智能发展间采取平衡行动

    中国在开发AI方面的竞赛可能会使其领先于美国,但这种突破性的技术也可能削弱执政的共产党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影响力。AI科学家马克斯·泰格马克表示,美国和中国竞相打造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地缘政治斗争是一场“自杀式竞赛”。中国既想通过AI发展获得地缘政治力量和国内增长,又不想科技公司获得过大影响力,甚至威胁到统治稳定。

    马斯克曾透露在 2023 年初与中国政府官员举行的一次“高层会议”中告诉对方,如果开发出 AGI,中国“将不再受共产党控制,而是受超级智能控制”。对方现场反应非常强烈,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国就出台了第一部人工智能法规。一些中国政策制定者还主张在联合国下设立一个国际管理机构,类似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共同监管全球AI发展。

    —— CNBC

  • 瑞典向中国发出合作请求

    瑞典就电缆受损事件向中国发出合作请求

    瑞典已向中国发出正式合作请求,事关一艘中国商船及其可能涉及波罗的海数据电缆受损事件。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向记者说,该国11月28日发出请求。他强调,这一请求并不意味着对中国的指控。克里斯特松早前在发布会上说,瑞典已经与相关中国船只和中国进行接触,希望这艘船驶回瑞典水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1月29日表示,中国愿同相关国家合作查明事实真相,中瑞双方正就此保持着密切沟通。这艘名为“伊鹏3号”的中国散货船目前泊于丹麦领海外。瑞典、丹麦和德国的船只一直在监控该船。一条连接芬兰和德国的高速光缆在一个多星期前被切断,可能是因外部冲击。附近一条连接立陶宛和瑞典的线路也被破坏。事发时,这艘中国船只位于这两根光缆附近。

    —— 新加坡联合早报

  • 美国将对中国芯片设备制造商实施出口限制

    美国将对中国芯片设备制造商实施出口限制

    两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将于周一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起三年来第三次打压,限制向芯片设备制造商北方华创科技集团在内的140家公司出口设备。最新措施还将针对向中国出口的先进内存芯片和其他芯片制造工具,中国芯片工具制造商拓荆科技公司和深圳市新凯来也将受到新的出口限制。新措施包括限制向中国出口的HBM芯片;新增24种芯片制造工具和三种软件工具的限制;以及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制造的芯片制造设备实施新的出口限制。面临新限制的中国公司包括近二十家半导体公司、两家投资公司和一百多家芯片制造工具制造商。美国议员称,包括深圳昇维旭技术、青岛芯恩和深圳鹏新旭技术在内的一些公司与华为有合作。这些公司将被列入实体名单,禁止美国供应商在未获得特别许可的情况下向其发货。

    —— 路透社(摘抄部分)

  • Q3中国智能平板市场出货量升至713万台

    今年Q3中国智能平板市场出货713万台

    根据洛图科技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平板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级智能平板市场的出货量为713.1万台,同比增长3.5%。其中,线上监测市场 (不含拼抖快等新兴电商) 的零售量占到整体出货量的41.2%,达293.8万台,同比上涨4.9%;销额为84.5亿元,同比上涨0.5%。2024年第三季度,智能平板线上市场销量前四名为Apple、华为、小米和荣耀,与2023年同期保持不变,第五名由2023年的联想变为了2024年的科大讯飞。洛图科技预测,2024年中国消费级智能平板市场在全渠道的出货量可达2863万台,同比增长1.6%。

    —— 洛图科技

  •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2.3亿人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达2.3亿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天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占整体人口的16.4%。截至2023年底,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截至2024年7月,中国完成备案并上线、能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已达190多个。从智能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从机器翻译到智能医疗诊断等。截至2024年11月,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产品数量占比分别达到31.1%、27.2%和11.7%。

    —— 央视新闻

  • 苹果全球供应商多数都在中国

    苹果葛越:全球最重要的200家供应商超八成都在中国设厂

    11月26日,苹果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没有中国的供应商,就没有今天的苹果公司。从数字上可以看到,我们全球最重要的200家供应商中,超80%都在中国设厂。”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苹果携手四家中国供应商:领益智造、歌尔股份、裕同科技和水晶光电科技亮相,展示其与中国供应商一起共同推动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以及产品性能方面的最新成果。葛越提到,苹果不遗余力地助力供应链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过去五年,苹果公司在中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投资已经超过200亿美元。

    —— 澎湃新闻

  • 雷诺在中国大举招聘

    雷诺在中国大举招聘 推动本土电动汽车发展

    知情人士透露,法国车企雷诺已在上海聘用约200人,主要是硬件工程师,致力于开发售价不到2万欧元的电动车Twingo。雷诺还计划招聘软件工程师。雷诺首席采购、合作伙伴关系和公共事务官弗朗索瓦·普罗沃斯特接受采访称,“我们在那里学习,把知识融入公司在法国的团队”。他拒绝透露雷诺在华研发中心的招聘计划。普罗沃斯特称:“我们与欧洲供应商合作非常密切,但欧洲供应商往往专注于利润率更高、附加值更高的零部件。有时会缺少一些基础零部件。而在中国,我们可以找到这些更简单、高质量的零部件。我们正迎头赶上,正更快地获得技术,到2026年,我们的竞争力将赶上在欧洲建厂的中国制造商,不论是在软件还是电池方面。”

    —— 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