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中国

  • 欧盟与中国 Agree Further Negotiation On EV Tariff

    欧盟与中国同意就 EV 进一步开展技术谈判

    欧盟委员会周五表示,欧盟和中国已同意不久后就中国产电动汽车 (EV) 关税的可能替代方案举行进一步技术谈判。欧盟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和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进行视频通话后,欧盟委员会称:“双方负责人同意不久后进行进一步的技术谈判。”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上周表示,欧盟希望在汽车关税问题上与中国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并正与北京协商价格承诺或在欧洲投资等机制作为关税替代方案。

    —— 路透社

  • 美国对中国人工智能使用产生关切

    美国对中国使用人工智能表示担忧 称这可能使各国容易受到胁迫

    当地时间10月24日,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利用人工智能压制民众、传播错误信息并破坏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表示担忧。沙利文在国防大学的一次活动上表示,美国新出台的人工智能指令部分旨在帮助解决这些担忧,并为全球发展中经济体和其他合作伙伴提供替代方案。他说:“我们知道,中国正在建设自己的技术生态系统,其数字基础设施无法保护敏感数据,可以进行大规模监视和审查,可以传播错误信息,可以让国家容易受到胁迫。”

    —— 路透社

  • 中国5G基站数量突破408万

    中国截至9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408.9万个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截至9月底,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7%,1—8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17万亿元。

    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总数408.9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到了2732万个,在南宁、青岛、昆明、海口等4地新设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通信设备制造业持续向好,1—9月中国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亿部,同比增长9.9%。

    —— 光明网

  • 美国宇航局和中国开始太空合作

    月球样品会谈表明中美在太空领域展开合作

    美国宇航局局长表示,美国宇航局和中国官员正在进行谈判,以让美国科学家分析中国从月球背面取回的岩石。今年6月,中国成为首个月背采样返回的国家。中国面向国际开放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申请,但公开提到了美国一项限制美国宇航局与中国合作的法律。美国宇航局局长比尔·尼尔森表示,他“一两个月前”向美国国会议员保证,这些会谈不会引发国家安全担忧后。美国宇航局官员一直在与中国同行讨论北京方面关于月球岩石借用协议的条款。尼尔森在米兰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上表示:“我们现在正在与中国进行进一步澄清。”尼尔森表示,他认为谈判将以“积极”的方式结束,中国将同意提供样品。

    —— 路透社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创造性压低模型成本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创造性压低模型成本

    针对美国芯片限制和预算比不上西方同行的现实,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正在压低成本以创建具有竞争力的模型。比如在训练AI模型时专注于较小的数据集,并且聘请低薪但熟练的计算机工程师。零一万物、深度求索、稀宇科技和阶跃星辰等中国AI集团都采用了所谓的“混合专家模型”方法。这是最初由美国研究人员推广的一种策略。李开复说,零一万物的数据收集方法超越了传统的互联网抓取方法,而是包括扫描书籍和抓取在公开网页上无法访问的微信上的文章。他表示,工程师们要给数据贴标签和排名,“需要做大量单调乏味的苦差事”,但补充说,中国拥有大量廉价的工程人才,比美国更适合做这件事。

    —— 英国金融时报

  • 中国对美国半导体和网联汽车政策表示严正关切

    中国对美国芯片和网联汽车政策表达关切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就美国对华半导体政策和限制中国网联车等表达严正关切,呼吁取消对中国企业的制裁。王文涛同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举行通话时强调,厘清经贸领域国家安全边界尤为必要,有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方敦促美方重视中国企业的具体关切,及早取消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并改善中国企业在美营商环境。中国商务部声明称,中方愿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推动中美经贸关系重回正确轨道。并指出,双方就各自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务实的沟通。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将占据全球绿氢市场的主要地位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4年绿氢制造设备7成装机量在中国

    国际能源署10月2日发布了关于2024年全球氢能源市场的报告。报告预测,能够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的电解槽中,中国的装机容量占全球的近7成。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2023年内投入运营的70万千瓦电解槽中,80%位于中国,12%位于欧洲。而在2020年,中国的份额还不到1成。中国企业的电解槽制造能力已达到每年25吉瓦,约占全球的6成。无论是在设置还是在制造方面,中国的存在感都在提高。国际能源署指出,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作出最终投资决定的电解槽引入项目达到20吉瓦。预计到2030年,绿氢的生产量将扩大到目前的5倍。

    —— 日经新闻

  • 中国将对葡萄牙等4国试行15天免签政策

    中国将对葡萄牙等4国试行15天免签政策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9月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中国外交部长毅在出席联大期间宣布给予葡萄牙、希腊、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免签待遇情况时说,为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的范围,将对葡萄牙、希腊、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持普通护照的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今年10月15日至明年12月31日期间,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的人员赴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同时促请有关国家给予中方人员更多的签证便利。

    —— 央视新闻

  • 缅甸与中国联合打击跨境电诈

    中国警方在缅北押回313名跨境电诈嫌疑人

    9月30日消息,中国警方与缅甸警方近日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成功在缅北木姐地区开展第二次联合打击行动,一举抓获870名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其中,缅甸籍犯罪嫌疑人557名,中国籍犯罪嫌疑人313名。按照双方协定,目前,中国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移交中方,缅甸籍犯罪嫌疑人由缅方打击处理。经初查,在抓获的313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中,在逃犯罪嫌疑人45名。目前,全部中国籍犯罪嫌疑人及涉案证据物品已通过云南瑞丽边境口岸顺利移交中方。

    —— 央视新闻

  • 中国在未来三年芯片制造设备上将花费超过1000亿美元

    未来三年中国在芯片制造设备上花费将超过1000亿美元

    全球行业协会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 (SEMI) 在周四发布的估计数据中表示,2025 年至 2027 年,半导体制造商在计算机芯片制造设备上的支出将达到创纪录的 4000 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韩国和台湾将占据领先地位。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下对地理区域过剩产能的额外需求,以及对人工智能芯片和相关存储芯片的需求。该协会在一份报告中估计,到2025年,设备支出将增长24%,达到1230亿美元。

    SEMI表示:“预计中国仍将保持其最大支出地区的地位…在国家自给自足政策的推动下,未来三年将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并补充说,今年中国的支出正在从创纪录水平下降。

    ——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