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中国汽车

  • 美国拟敲定中国汽车打压规则

    美国将于下周敲定中国汽车打压规则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即将离任的总统乔·拜登政府计划在下周敲定打击中国汽车软件和硬件的规则。去年9月,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该部门提议禁止在美国道路上的联网车辆中使用关键的中国软件和硬件。此举将有效禁止中国汽车和卡车进入美国市场。未来几年,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将不得不从在美国销售的车辆中移除关键的中国软件和硬件。雷蒙多在接受采访时说:“这真的很重要,因为我们不希望看到两百万辆中国汽车上路后才意识到……我们面临威胁。”政府网站显示,白宫周二晚间批准了最终规则。去年9月份发布的提案将使软件禁令于2027车型年生效。硬件禁令将于2029年生效。

    —— 路透社

  • 中国汽车进口连续3年负增长

    今年1月至11月中国汽车进口64万台降11%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中国进口车进口量从2017年的124万台持续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仅有80万台。2024年1-11月汽车进口64万台,同比下降11%。11月进口汽车6万台,同比下降27%,环比10月增38%。随着中国国产车的崛起和国际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几年汽车进口持续低迷,1-11月持续3年负增长。崔东树表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强大,电动化转型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燃油车需求持续萎缩,进口燃油车需求也出现明显下降。目前中国进口车主要靠豪华车的需求支撑,非豪华进口车剧烈萎缩。合资品牌进口车快速萎缩,丰田与大众、斯巴鲁等部分品牌进口车萎缩剧烈。

    —— 崔东树

  • 特斯拉成为首批获得中国汽车隐私保护标识

    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6家车企首批获得国家汽车隐私保护标识

    在中汽协今日主办的2024中国汽车软件大会上,该机构正式发布“汽车隐私保护”标识。其中,比亚迪、理想、路特斯、特斯拉、合众新能源、蔚来6家主机厂成为首批通过测评并获得标识授权的车企。此前4月,中汽协联合CNCERT/CC发布了《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特斯拉等6家车企生产的车型符合合规要求。

    在今日的大会上,特斯拉成为唯一获得“汽车隐私保护”标识的外资品牌。这意味着特斯拉在包括车外人脸信息等匿名化处理、默认不收集座舱数据、座舱数据车内处理、处理个人信息显著告知四项合规要求。

    —— 财联社、特斯拉

  • 中国汽车不会被卡脖子

    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中国汽车不会被“卡脖子”

    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于9月27至29日在海南海口召开。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论坛发表演讲,他指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期,中国在这一变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崔东树认为中国汽车不会被“卡脖子”,因为中国供应链拥有超强的消费电子土壤。欧美想卡中国的脖子是卡不住的。因为产业链的正负极材料,我们比整车更有优势。我们把消费电子的优势挪过来。我们在手机是世界领先的,我们造的笔记本世界领先,我们造的家电世界领先。(中国的汽车) 大量用到了消费电子产品,中国有超强的土壤根基。他们制约不住我们,我们从根上具有超强的世界竞争力。”

    —— 汽车之家

  • 中国汽车出口首位

    中国上半年汽车出口连续2年世界第一

    日本汽车工业会7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日本汽车出口量为201万辆,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中国的出口量增长31%,增至279万辆,比日本高出78万辆,连续2年成为全球出口首位。中国向世界出口相对便宜的纯电动汽车等,拉大了与日本的差距。中国对东南亚和欧美的汽车出口表现强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汽车”占出口的2成以上。在中国,由于电池材料的供应链坚如磐石,具有低价采购车载电池的优势。

    —— 日经新闻

  •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份额大增

    中国汽车在俄市场份额大增,奇瑞、哈弗、吉利等受欢迎

    俄罗斯奥特克里捷银行日前发布的一项市场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所占份额增至49%。这项调查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汽车在俄销量首次突破50万辆,达到创纪录的55.3万辆,在俄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17%猛增至49%。去年共有30个中国汽车品牌正式进入俄市场,最受当地欢迎的中国汽车品牌包括奇瑞、哈弗和吉利等。奥特克里捷银行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汽车在俄销量今年有望进一步提升。

    —— 澎湃新闻

  • 欧盟调查中国汽车 manufacturers

    欧盟调查人员将在电动汽车调查中检查中国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

    三名参与调查的人士表示,欧盟委员会调查人员将在未来几周内对中国汽车制造商进行检查,作为调查是否征收惩罚性关税以保护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一部分。

    两位消息人士称,调查人员将拜访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调查人员不会拜访在中国生产的非中国品牌,例如特斯拉、雷诺和宝马。

    欧盟委员会贸易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表示:“欧盟委员会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和欧盟生产商样本,这些车企已经回复了调查问卷。”他说:“委员会将于1月至2月对其进行实地核查访问。”

    ——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