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中国政府

  • 阿里巴巴披露中国政府在其业务部门中持有的股份比例

    阿里巴巴披露了其业务部门的国家持股信息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进行调查后,阿里巴巴集团在更新文件中披露了中国政府在其业务部门中持有的股份。在提交的文件中,中国国有企业持有阿里巴巴六家直销业务的股份,截至2023年3月的财年,这些业务占阿里巴巴总收入的比例不到6%。其中五家持股比例低于10%,另一家持股比例低于30%。该公司还表示,国有企业拥有其体育、健康、物流和本地消费服务等多个业务实体的股权。阿里巴巴在其文件中没有透露具体实体。

    最新的文件的新增部分还证实了中国政府实体去年从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中国科技领军企业手中获得的所谓“黄金股” (名义股权通常为 1%)。理论上,这种股权结构允许政府提名董事或左右公司的关键决策,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市场管理的有效杠杆。

    —— 彭博社

  • 中国政府加速电动车企全球扩张

    中国政府提供支持,加速本土电动车企全球扩张

    中国鼓励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扩大海外业务,包括与外国研究机构和国家合作建立产业集群。中国商务部在周三的一份声明中表示,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并与航运企业共同整合在海外市场的仓储、物流资源。商务部表示,将优化信贷支持方式,鼓励银行机构开展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的境内外供应链金融服务。此外,还鼓励银行机构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

    —— 华尔街日报

  • 中国政府对希音网络安全审查

    希音上市还有新障碍:中国的网络安全审查

    中国的互联网监管机构正在对希音 (Shein) 的数据处理和共享做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这家快时尚公司正在为其计划的首次公开募股 (IPO) 寻求中国政府的支持。据知情人士称,中央网信办正在调查希音处理其中国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信息的方式,以及该公司能否有效保护这些数据不泄露给海外方。此外,鉴于希音正寻求赴纽约上市,北京方面还在关注希音将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披露哪些类型的中国数据。

    —— 华尔街日报

  • 中国政府为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进行研讨会

    中国政府寻求缓解游戏行业对新一轮整顿的担忧

    据四位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和省级监管机构现已召集领先的游戏开发商召开闭门研讨会,讨论《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的可行性和影响。这一过程通常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但预计最早将于1月底完成。

    该草案已酝酿数年,并于2021年初首次提交给游戏公司和行业专家。据两位熟悉2021年草案的人士称,上个月发布的版本与之前的版本有很大不同,监管力度大大加强,指令也更加详细。

    “我们之前被告知,大部分监管将集中在未成年人身上。然而,最终草案中的许多严格措施变成了对所有用户的控制,这让我们非常紧张。”一位匿名游戏公司高管表示。“这份监管草案的多项规定就像有针对性的准确的地打击了游戏公司的变现和市场模式。”

    —— 英国《金融时报》

  • 中国政府减轻对游戏行业的监管要求

    随着网游新规调门缓和,中国游戏股反弹

    因中国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网游监管的政策调门有所缓和,沪深股市游戏板块周二反弹。

    上海恺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股价早盘上涨6.0%,午盘涨幅收窄至2.3%,报10.08元(合1.41美元)。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迅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高分别上涨6.5%和8.7%。

    中国监管部门周一发布了新批准的105款国产游戏版号,试图缓和市场担忧。此前受严厉的网游新规草案影响,游戏股一度大跌。

    —— 华尔街日报

  • 中国政府加速实施iPhone禁令

    中国政府和国有企业加速实施 iPhone 禁令

    据知情人士透露,至少有八个省份的多家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包括繁荣的沿海地区,在过去一两个月里指示员工开始使用本地品牌。与 9 月份左右相比,这是一个明显的升级措施,当时北京和天津的少数机构开始告诉员工将外国设备留在家中。

    这次范围更广、协调一致的行动标志着中国对摆脱美国科技依赖的运动正在迅速升温,而与此同时,国产品牌华为正在重新崛起。彭博社 9 月报道,中国政府今年决定将禁止使用外国设备的范围从最敏感的部门扩大到更多政府机构甚至国有企业。

    —— 彭博社

  • 苹果因iPhone受中国政府限制而损失市值2000亿美元

    苹果因 iPhone 在中国受到限制的报道而损失了约 2000 亿美元的市值

    随着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苹果公司的市值在几天内损失了约 2000 亿美元,多家媒体本周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在单独针对这家 iPhone 制造商。

    苹果股价周四下跌 3%,本周下跌超过 5%,原因是有报道称中国政府下令禁止政府官员使用 iPhone 。

    该禁令最先由《华尔街日报》报道,该报援引未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政府正在要求政府机构的官员不得使用 iPhone 或其他外国品牌手机。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包括一家核技术公司和一家医院)的六名未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称,他们已被告知停止使用苹果手机。媒体称,该禁令扩大了之前对工作中使用 iPhone 的限制。

    中国正在寻求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但这(禁令)对苹果来说是一个重大阻力,因为中国是苹果最大的国际市场,约占其收入的 20%。

    —— 美联社

  • 中国政府禁止政府官员使用iPhone

    中国禁止政府官员在工作中使用 iPhone

    据《华尔街日报》周三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中国已命令中央政府机构官员不得在工作中使用苹果 iPhone 和其他外国品牌设备,也不得将其带入办公室。

    知情人士称,最近几周,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作聊天群或会议上接到上级的上述指示。该命令是中国政府为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和加强网络安全而采取的最新措施,也是在限制敏感信息流出中国的举措之一。

    中国政府此举可能对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在华外国品牌产生寒蝉效应。苹果公司在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是其最大市场之一,约占总收入的19%。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命令的传播范围,但一些中央政府监管机构的员工也收到了类似信息。

    知情人士称,北京多年来一直限制一些机构的政府官员在工作中使用 iPhone,但现在限制范围已扩大。最新命令还表明,北京将加大力度确保其规则得到严格执行。

    中国的限制与美国针对华为以及针对使用中国拥有的 TikTok 的官员实施的类似禁令相呼应,两国关系徘徊在数十年来的低点附近,两国都在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的情况下担心数据泄露。

    —— 路透社 、华尔街日报

  • 3M公司贿赂中国政府官员被罚650万美元

    3M公司贿赂中国政府官员被罚650万美元

    美国制造业巨头3M公司涉嫌用旅游机会贿赂中国政府官员以获得订单,违反了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而被罚款650万美元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周五表示,3M公司已同意支付超过650万美元,以解决其违反《反海外腐败法》(FCPA)有关账簿和记录以及内部控制条款的指控。

    美国证交会的命令判定,一家位于中国的3M子公司的员工,安排国有医疗机构雇用的中国政府官员参加海外会议、教育活动和医疗机构参访,此举号称是该中国子公司营销工作的一部分。然而,这些安排往往是为官员提供海外旅行的借口,以诱使他们购买3M的产品。

    根据该命令,至少从2014年到2017年,3M的中国子公司为中国政府官员提供海外旅行,包括导游、购物参观、附近景点一日游和其他休闲活动。

    在一些情况下,旅游活动与官员本应该参加的活动安排在同时,有时这些中国官员错过一整天的活动,或者根本不参加本应参加的活动。这些活动是用英语进行的,某些旅行活动包括了既不懂英语也不配备适当翻译服务的中国政府官员。该命令判定,3M的中国子公司支付了近100万美元,为中国政府官员提供了至少24次旅行,其中包括旅游活动。

    该命令还判定,在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期间,3M子公司的员工安排3M将25.4万美元直接转给一家中国旅行社,以帮助支付被指称的一些不当旅游活动。

    美国证交会表示,3M在不承认亦不否认调查结果的情况下,同意停止并中断实施或导致未来任何违反这些规定的行为。

    —— 美联社

  • 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

    国务院发表《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

    有序增加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地区。稳妥增加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外资股比不超过50%)、信息服务业务(仅限应用商店,不含网络出版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仅限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试点地区。

    鼓励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设立投资性公司、地区总部,相关投资性公司投资设立的企业,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深入实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投资试点,建立健全QFLP外汇管理便利化制度,支持以所募的境外人民币直接开展境内相关投资。

    坚决打击侵犯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行为,针对跨区域、链条化侵权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要求,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建立绿色通道,高效开展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促进数据安全有序自由流动。支持北京、天津、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在实施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保护认证、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等制度过程中,试点探索形成可自由流动的一般数据清单,建设服务平台,提供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服务。

    —— 中国政府网 (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