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闻

标签: 专项行动

  • 中国中央网信办2025年开展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

    中国中央网信办2025年开展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

    中国中央网信办宣布将在2025年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重点打击App、SDK、智能终端等产品和服务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针对以下问题:开屏广告频繁跳转至意外页面、线下消费场景强制关注公众号或注册会员并过度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如手机号、生日、性别等)、物业前台将用户信息用于未经授权的目的、未经同意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以及因保护义务未尽而导致的信息泄露事件。此外,还将重点查处通过暗网电报等渠道非法售卖公民个人信息及因泄露或攻击窃取导致的违法犯罪案件。

    为保障网络安全和清朗网络空间,相关部门将围绕算法安全进行常态化监管,定期审核、评估和验证算法机制机理、模型、数据和应用结果,并要求企业开展自评估工作。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执法力度,集中查处侵害用户信息权益的行为,确保2025年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阶段性目标得到实现。

    此次专项行动将围绕App、SDK、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展开,旨在通过严格执法和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个人信息滥用现象,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

  • 米哈游专项行动对200余名泄密者进行了追责

    米哈游:对游戏泄密行为累计追责200余人

    米哈游今日发布消息称,米哈游持续开展专项行动打击游戏泄密行为。截至目前,部分涉案团伙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另有多人被处以行政处罚,此外米哈游还对恶意传播泄密内容的200余名泄密者进行严肃追责,并获得侵权人公开道歉,单个侵权人判赔最高金额达55万元。米哈游表示,其中包括了多个全国 “首例” 案件,对游戏行业打击泄密行为具有指导意义。例如,全国首例涉游戏未公开角色设计的商业秘密诉前行为保全案,全国首例将未公开的游戏角色、场景等认定为商业秘密的生效判决案件等。

    —— 米哈游

  • 中央网信办开展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为了营造喜庆祥和的春节网络氛围,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以下6方面问题:(一)挑起极端对立问题。一是借春晚等话题,挑起互撕谩骂、拉踩引战等行为。二是恶意丑化攻击春节传统习惯等活动,发表“地域黑”等歧视性内容。三是刻意渲染鼓吹不婚不育、反婚反育等话题,宣扬极端女权,挑动性别对立,宣扬暴力戾气。(二)炮制不实信息问题。(三)宣扬低俗恶俗问题。(四)鼓吹不良文化问题。春节风俗之名刻意展示炫富斗富、铺张浪费等导向不良内容。二是打着风水运势等旗号,鼓吹炒作封建迷信陋习,提供网上算命占卜付费服务。(五)违法活动引流问题。(六)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一是利用算法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进行大数据“杀熟”。二是恶意模糊优惠券领取条件和使用规则等方式进行价格欺诈。三是利用虚假或令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误导消费者。

    —— 新华社

  • 中国网信办开展的“清朗·同城版块信息内容问题整治”专项行动

    中国网信办整治同城版块信息内容问题

    中国网信办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同城版块信息内容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覆盖各类基于地理位置提供同城信息内容或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包括:借本地住房、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话题,肆意谩骂诋毁、抹黑攻击;炒作本地偶发的极端案事件,关联标签挑动地域对立;散布涉本地公共政策、社会民生领域虚假信息,捏造谣言,引发群众恐慌;以变体字、内嵌网址、行业黑话等方式,发布色情网址和 App 链接;以“茶”等暗语或者不合理高价售卖特定商品。为线下色情、诈骗引流;以兼职招聘、刷单做任务等名义招募刷单员。

    —— 中国网信办

  • 韩国警方开展专项行动打击深伪性犯罪

    韩警方将开展集中打击深伪性犯罪专项行动

    韩国近日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制播虚假影像的行为以及由此衍生的网络性犯罪泛滥成灾,警方27日宣布将于本月28日至明年3月31日开展集中打击深伪性犯罪专项行动。警方将在专项行动期间清查整治利用深伪技术制作并传播虚假内容的行为。与此同时,将通过深伪识别软件对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并与国际机构合作,积极开展侦查活动。警方计划严处针对未成年人的深伪犯罪行为。根据现行法律,可判处持有或观看问题影像者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制播有关内容轻则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重则无期徒刑。

    —— 韩联社

  • 中国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动

    中国在多个城市开展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动

    中国网信办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全国重点城市 IPv6 流量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宣布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合肥市、无锡市、烟台市共 8 个城市部署 IPv6 流量提升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提升固定网络 IPv6 流量为主攻方向,着力提升 IPv6 端到端贯通水平和服务质量,围绕应用、终端、网络、平台等关键环节,通过推动大型互联网应用扩大 IPv6 放量引流规模,提升家庭路由器 IPv6 开启率,提高重点单位政企专线 IPv6 实际使用率。面升级改造数据中心承载业务,提升云服务产品 IPv6 支持率等举措,实现重点城市网络 IPv6 流量占比明显提升,增强全国 IPv6 发展内生动力。

    ——中国网信办

  • 中国网信办启动专项行动整治网络直播乱象

    中国网信办启动专项行动整治网络直播乱象

    一是编造虚假场景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编造虚假“扶贫”“助农”“患病”等场景,通过“扮穷”“卖惨”诱导网民购买低质伪劣商品。利用未成年人、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等形象吸粉引流。摆拍编造虚假社会热点,浪费公共资源。二是“伪科普”“伪知识”混淆视听。冒充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专业人员,借提供所谓“专业服务”带货卖课。打着“情感咨询”“婚恋军师”等名义歪曲婚姻观念。三是传播“软色情”信息。四是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权益。直播互动中污言秽语,拉踩引战,刺激打赏。追逐、拦截、骚扰他人直播搭讪。五是欺骗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中国中央网信办专项行动为期1个月。

    —— 网信办

  • 中国11部门推动“信号升格”专项行动

    十一部门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实现 4G 和 5G 信号显著增强

    通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移动网络(4G 和 5G)信号显著增强,移动用户端到端业务感知明显提升,资源要素保障更加有力,监测评估能力持续增强,为广大用户提供信号好、体验优、能力强的高品质网络服务。

    通知称,到 2024 年底,超过 8 万个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即重点场所的关键点位均达到相关覆盖标准要求),2.5 万公里铁路和 35 万公里公路、150 条地铁线路实现移动网络连续覆盖(即线路沿线 95% 的区域达到相关覆盖标准要求)。移动网络下行均值接入速率不低于 200Mbps,上行均值接入速率不低于 40Mbps,卡顿、时延等主要业务指标加快改善,移动网络达标速率占比不低于 90%(即 90% 情形下达到相关速率标准要求)。
    通知称,到 2025 年底,超过 12 万个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3 万公里铁路和 50 万公里公路、200 条地铁线路实现移动网络连续覆盖。5G 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持续完善,5G 流量占比显著提升。移动网络下行均值接入速率不低于 220Mbps,上行均值接入速率不低于 45Mbps,卡顿、时延等主要业务指标全面优化,移动网络达标速率占比不低于 95%(即 95% 情形下达到相关速率标准要求)。

    —— IT之家

  • 中国网信部门针对自媒体platform开展了永久关闭数万个账号的专项行动

    中国整治自媒体平台永久关闭6万多个账号

    中国网信办今年3月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以来,截至5月22日,重点平台累计清理违规信息141.09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92.76万余个,其中永久关闭账号6.66万余个。

    根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星期六(5月27日)发布的通报,各级网信部门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自媒体”账号。微博、腾讯、抖音、快手等重点平台积极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依法依约处置“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

    其中包括在“胡某宇事件”“中电科加班事件”“医生倒提婴儿疑似虐待”“‘婆孙平移插队’视频购买流量增加热度”等热点事件中,借机造谣传谣、恶意炒作等违规行为。

    通报指出,各级网信部门依法约谈“自媒体”运营主体2089人次,移交公安机关进一步核查处置线索2268条,对外公开典型案例,持续净化网络生态。下一步,网信办将继续把整治“自媒体”乱象作为工作重点,从严查处“自媒体”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置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网站平台。

    —— 联合早报

  • 中央网信办开展网络乱象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重点治理恶意散布“民营企业卖国论”等十类网络乱象

    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的通知,重点治理恶意散布“民营企业卖国论”“国进民退”等十类网络乱象。

    根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央网信办在通知中说,此次行动目标是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清理处置涉企业、企业家虚假不实和侵权信息,坚决打击恶意炒作行为,依法查处侵害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网站平台和账号,为企业聚精会神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通知明确,重点治理的十类网络乱象包括:采用“贴标签”“带节奏”“放大镜”等方式恶意散布所谓“民营企业卖国论”“民营企业离场论”“国进民退”等论调,渲染丑化、煽动抵触国有经济、民营企业。采用“标题党”歪曲新闻原意、断章取义企业家过往言论和片面解读企业财务报表等方式,干扰企业正常经营。

    —— 联合早报